项目式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现实问题,获得更深刻的知识技能的方法。对于第一次接触没有具体实践过的老师们而言不免太过抽象,在行动时仍找不到头绪困难重重。
3.17-3.19 来自PEER教师社群教师、合作学校教师为代表的27位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科的教师相聚在长沙县第七中学,参与“身边的教育创新 & 可上手的项目式学习”教师体验工作坊。我们邀请了此前合作开展过项目式学习的老师来分享经验与反思,并简化项目式学习流程,通过三场应用工作坊与老师们一起在“做中学”共创PBL。
作者丨徐柳
PEER 教师支持项目部
「Day 1:了解」
在大厅结束了“谁是柠檬”的破冰游戏,老师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前往工作坊主会场,在定制明信片上画上了自己对这两天半工作坊的期待,并以挚友之家为单位贴在会场后墙。
为一教育创始及推广人、PEER特聘专家王小傑导师从“教育的真谛”、“时间和真相”、“由手到心”三个主题带领老师们觉察世界,关照内心,重新思考认知和经验的意义。首先进行了主题为教育的真谛的分享:“医生断人性命,教师断人慧命;二元互动是基本思维。”王小傑导师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不仅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深入剖析了教育的目标与现代教育的“空洞”。
下午,徐毅凯导师介绍了自己带领的三场项目式学习工作坊。在第一场“项目式学习:是什么又为什么”,毅凯导师依次带领大家进行了“问题银行”“五指图”“MISO”“符号复盘”来结合学生兴趣与三维教学目标,并在每个环节结束后先让大家以学习者的身份分享感受,再“戴上老师的帽子”一起探讨该环节对老师们具体教学的作用。
来自长沙县七中的宋雁老师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银行”可以解决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更加符合实际的要求,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沅陵六中的曹玉林老师肯定了五指图在小组合作中的实际运用,因为这可以很清楚地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组织者?协助者?或者其它?绥宁一中的陈代寿老师也用实际案例补充,五指图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志趣相投的小组,这样更有利于高效合作。
体验后总结时老师们一致认为:MISO可以通过提供多种途径进行探索,让学生找到个人所长和定位、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师实践分享环节,绥宁一中的陈代寿老师分享了自己一波三折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他先是声情并茂地讲诉了绥宁县在中国近代史中不寻常的“缺席”。“我就想让学生研究一下这个”陈老师把大家逗笑了,可惜当时学生却兴致缺缺:“但是我知道实际中会遇见很多问题,所以和PEER的伙伴商量后决定把驱动性问题换成学生家里长辈的口述史研究。毕竟项目式学习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嘛。”
来自山西的孙会苗和孙会果老师,对她们合作设计的服务学习项目也进行了分享。仔细解说了整个项目过程,起因是当地学校硬件环境过于恶劣,在教室环境改造的过程中还涉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图书角建设。
晚上,王小傑导师第二场主题分享和老师们详细探讨了“什么是问题?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何以有惑?”并介绍了”我执”“正心”“觉知”等概念。要学会察觉,不抽象,不能深入思考;不还原,不能了解世界的真。
「Day 2:做中学」
巧解绳结的晨醒环节结束后,老师们开始了第二场项目式学习应用工作坊——驱动型问题与学习环境设计,毅凯导师鼓励老师们进行头脑风暴:理想的学生会有什么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绪和心态?六个挚友之家依次分享了他们对六种经典项目式学习案例的总结以及三维目标的划分。
在“问题大作战环节”,每组需要不断深挖自己抽取到的兴趣主题。结合学科背景提出问题,并对问题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金字塔选定最终的驱动问题。这期间老师们忙的不亦乐乎,哪怕昨天还不了解项目式教学的老师们却也慢慢上手提出了每组的驱动性问题。
王小傑导师”由手到心“的主题分享,介绍了教学的几个进阶,教学1.0是传统的老师提问学生答,教学2.0是学生提问老师答,教师3.0则老师向学生学、学生从不同来源的信息中学。晚上三选一的平行论坛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老师们可以在场地A自由交流及讨论,PEER教师支持项目顾问徐昕在场地B引导不同学科的老师传说探索传说中的英文语料库能否提高成绩?PEER秘书处的竹飞也在场地C给老师们分享了“生命轮“及”4F引导反思法“。
无论是“同伴过程评估表”让被观察者享受了一把C位的感觉,还是寓教于乐的“扔纸飞机环节”,大家在体验中理解项目式教学、实践中交流,并尝试构建驱动问题。
「Day 3:共创&分享」
六组挚友之家经过讨论后需要完成的最终展示包含两方面内容:①设计一个引导学生完成驱动性问题的学习环境。②分享小组在两天半里关于项目式学习的回顾、思考和心得。每个小组有7分钟的展示时间、1分钟的互动评论时间。
老师们呈现了六种不一样的风格:“如何为宋朝人写一首正能量神曲”、“孟晚舟事件是不是任正非由低调到高调的转折点、“命运可知吗?为什么?”、“如何提高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如何提升女性魅力”、“如何练一手好字”,紧锣密鼓的分享现场掌声不断。
趁天公作美赶紧下楼合影再回主会场,PEER秘书处的曹竹飞带领老师们回顾工作坊,收集了大家对于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想法,并鼓励感兴趣的老师担任春季新学期共学小组的发起人,最后形成了“诗和远方”阅读主题、“学生问题与班级管理”主题,“结合乡镇现状的项目式学习”主题,“研究近视成因“护眼主题,老师们在自由交流环节可以去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咨询。
互相了解之后该确定心意了,老师们“用脚投票”组成了教师共学小组的雏形。共学小组绝不是现场的心血来潮,老师们认真思考和评估回校之后的时间精力投入、可能面临的困难,才在定制的明信片上庄重地署名。
在“明信片大风吹”的活动里,老师们打乱原有座位,向其他组的老师介绍自己的几天前的期待与实现情况。第一次参与PEER活动的罗冬梅老师用彩笔把之前画的空水杯添上色彩,“满足了期待,体验两天半的高密度学习得好好消化”。
最后大家围成一个圆,每位老师以“我记得”开场,分享一句话作为总结,在《we are peers》的大合唱中,大家在依依不舍地告别。
「教师回声」
两天半的工作坊里,老师们从体验到设计、从共创到分享,揭开了项目式学习并不神秘的面纱,三场应用工作坊只是开始,我们期待老师们在回校之后能开启自己与所教学科结合的项目式学习实践。
工作坊里的欢声笑语缀满回忆,转化为在繁忙的教学压力下开展创新实践所需要勇气:“回到学校我会自己做一个项目式学习。”“我觉得得问题银行特别好,可以用在课堂中。”“王老师的“我执”理论让我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还有老师打趣“我们提出的被解决的问题是0%,但是我们表达的意愿实现了100%。”
最后一天的大合照,长沙难得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