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丨 龚玉廷
PEER导师发展
2018年12月30日毅恒讲习堂第八期,我们邀请到了PEER的朋友,科蚪实务学堂的创始人之一,欧阳艳琴为PEERs分享“为什么我们需要农民工子弟的学堂”。
科蚪实务学堂(下称科蚪)2018年3月创立于北京昌平,是一所面向12-18岁打工子弟的公益性、全日制学堂。科蚪的使命和愿景是:探索打工子弟职业发展新路径,为好的社会培养“珍贵的普通人”。
12月30日下午,在毅恒讲习堂,欧阳艳琴从当下中国人口流动及农民工子弟的教育机会的问题入手,介绍了科蚪的愿景、教学体系、志愿者团队和课程体系,并慷慨的分享了他们团队做出种种尝试和困惑。
下文为12月30日毅恒讲习堂第八期,“为什么我们需要农民工子弟学堂”编辑删减版。
为什么我们需要农民工子弟学堂
背景
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的总规模370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42.7%。但我国农村孩子的高中完成率约40%,(REAP:2015,37%;联合国儿基会:2015,47%)。
所以,还有60%的农村孩子是没办法读到高中的。
这背后的原因很多,包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早期教育滞后、学业不太理想导致的退学、异地高考政策的影响……这让农村学生走向社会机会的不公平。根据宋映泉等人对打工子弟初中毕业后去向的调查,发现其中1/3的学生无业或“自雇佣”,2/3学生在“低端服务行业”打工,平均月薪2500-3500元,少数的学生“流动儿童再生产”(即较早结婚生子,然后子女再次流动。)
所以说我国社会转型中,有一部分就是没办法向上流动,甚至是向下流动的。而我们关注到流动儿童,一定会关注到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之间在不断转换。很多人正是因为没办法流动而成为了留守儿童。
疑问
相信很多人会有跟我一样的疑问,返乡创业提的那么多,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父母不选择回去?
因为返乡创业太难了。现在的年轻父母进入城市,所能吸收到的信息、所获得的技能与学识的增长是目前农村远不及的,并且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城市化的进程中,由农业向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转变。所以中国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路径有且可能只有一个:让劳动力自由流动,也就是——让农民进城。
所以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应该让这些农民工在城市里面生存下来,显然应该让他们的孩子生存下来。
方案:科蚪实务学堂
为了能帮助这样一批学生,让他们有可能享有竞争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阶层的跃迁,即使不能,至少也能分享到社会的财富,让大家“向上走一走”,所以我们一起创办了科蚪实务学堂。
当然,对于这群孩子来说。第一步是有这样一个学校存在,让孩子在学校里面,不要辍学。然后才是提升大家的能力。
科蚪教学的几个要点中,首先显示价值观层面,用校训来讲就是“诚实、勇敢、爱”,让大家有自己的目标与动力,独立地完成事情。
然后是信息处理能力。最近“权健事件”比较火,你会发现受害者往往是底层人民,而科蚪接触到的孩子很多都是“权健式”的。这背后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信息处理和辨别能力。我们比较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的孩子在未来需要处理到复杂的信息。
第三个部分是让学生有一定的职业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与阅历。过去的教育强调的是学历,“我们”强调的是阅历。最后是希望学生能有一个专长,所以我们开设了编程、手工艺等课程。
教学创新
作为一所为农民工子女开办的学校,科蚪经费有限,全职人力不足以承担全部教学工作。同时,学生基础薄弱,个体差异较大,家庭支持不足,要成为“珍贵的普通人”,需要许多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投入。
所以科蚪组织大量优秀的志愿教师,建立了强大的志愿者体系。一年中,100余人在线登记志愿教学意愿,70人为科蚪提供了志愿服务,目前科蚪已经有了超过20位持续、稳定、专业的志愿教师。
但由于是志愿教师团队,所以很多时候老师不能全程陪伴学生。比如科蚪有一门课程为灯工课,授课老师每周从天津过来授课,即使老师已经很辛苦,但是授课时间仍是有限的,有时候有的作品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完成。
这怎么办呢?经过商量之后,科蚪选择了将为课程提供协作的机会交给学生。由一个老师培养三个助教,老师不在的时候就由助教协助其他学生完成作品。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人力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很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非常有成就感。
这也是科蚪教学的创新点“同伴协作”——基于任务的同伴协作学习,学生提升技能的同时,习得协作能力及互助品质。
以编程课为例,有的学生英语较好,能很好地完成编程英语学习课程,有的学生对编程特别感兴趣,愿意投入很多精力进行钻研。所以大家组成团队相互学习,高中的学生学习好之后又带领初中的学生学习,相互协作,共同成长。
同时科蚪组织学生在线学习,多个课程在线教学、协作,或使用在线教学资源,把不利条件变成了有利条件。
科蚪团队
诚然,科蚪的教学体系搭建和教学创新的种种努力都离不开科蚪的校董会、全职团队和教学志愿者。
学生成长
第一个是科蚪的公众号。
科蚪的公众号除去招生信息外都是学生自己编辑的。从周报第一期到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质的上升。刚开始连顿号怎么用都不知道,到现在可以完成年会推文编辑、两千字个人总结。
(大家可对比阅览以下来自科蚪的周报,也可关注文首二维码,进入科蚪公众号阅读各期推文。)
第二个是科蚪的活动。
科蚪活动现在都主要是采取学生自主运用的方式进行。跳蚤市场从活动项目书的撰写到活动的开设、总结都是由学生完成。
老师主要做两件事情:1、提供鼓励!告诉学生他们真的很棒;2、提供脚手架。协助学生完成项目书、做分工等事项,然后由学生去操作完成。
学生在关于跳蚤市场的推文中写到“这天儿的跳蚤市场是玩得很开心,参加的学生跟老师,线上线下一共32位,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卖出了自己的物品”。
PEERs 提问环节
伙伴的热情让我们最终开放了一个多小时的提问时间。不过,由于问题较多,没办法一一和大家分享,在此节选部分问题和大家分享。
请问您之前在东莞做科蚪,为什么选择在2017年选择来到北京?
这个事情主要有两个点。
首先科蚪在2017年做了个转型,2017年上半年我在一个打工子弟学校蹲点做研究,让我考虑做这个事情的意义。之前在东莞做社区空间,课程也研发出来了,但是我认为课程设置特别浅,没办法真正帮助到学生。当我看到打工子弟的学生四、五年级都没办法认全拼音,我教他们其它知识也没有任何作用,这让我特别崩溃。
同时,弟弟即将成为留守儿童,发现自己干了两年了,却仍然没办法解决弟弟之后的就学问题。这些开始让我思考,从喜爱的记者行业决绝的投入现在这个事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甚至想过要不干脆不干了。因为我想要的意义并不是要被多少人认可,关注度有多少。
所以从解决这个问题出发,最终还是觉得办一个学校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路径。另外一点就是其实我的生活重心在北京,所以当时也会希望能回到北京。所以就这两个方面的考量,我们回到了北京。
如果科蚪继续发展下去,您认为比较大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是自己,那么资金的较大来源是什么?如果是人,请问人的主要需求是?
我从做科蚪以来,我就认为资金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资金是一个问题,我们过去也一直钱都不多,但我认为只要事情是对的,是自己想做的,资金总是能解决的。所以资金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人呢,从目前搭建的团队来看,我最理想的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团队,比如有的人懂得心理,有的人懂职业发展,有的人懂企业的需求等等。我明白要搭建这样一个全职团队从资金来说对于科蚪来说几乎不可能,所以我们采取校董会加志愿者模式,好像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人的具体描述的话,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对这个事情有使命感的人。从这个点出发,我们需要的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你可以擅长教学、擅长职业发展、戏剧、工艺等等。
如果你想问我们有什么困难,那么应该是目前来看我们招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摸索,但是收效甚微。
您觉得招生比较困哪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首先是我们办学时间短,家长并不知道。
其次是学堂(科蚪学堂)本身会迷茫,上半年并没有定位到职业教学。家长就会弄不清楚这个学堂具体是干什么的。在家长的想法中,要不是高中,要不是职高。所以我们没有清晰的定位,家长也就跟不清楚自己的学生会接触到什么了。但总的来说我们现在对社群的传播我们始终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方法,我们仍然在不断地探索,但效果始终不太好。
针对打工子弟这群学生,随着时间或者其它原因,有的学生会完成自己的学业,但有的学生会中途离开,请问针对这群学生,学堂有预案吗?
这种情况在我们高中是比较少的,高中学生往往比较有独立意识。所以我们之后拓展的方向也会是高中,初中的不确定性太高了。并且我们也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要做职业发展的。
请问学生的学习生活自主权有多大呢?
在我们学习学生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比如学校的值日制度都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学生自建立学生会等等。并且我最近在跟学生探讨能不能没有校,我这个校长太累了(笑)。我希望学校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事。老师主要做鼓励和提供脚手架就行。
场地支持:尚8美术馆
尚8文化集团始于1997年,二十余年的运营和积累,尚8文化集团已经形成“园区投资运营+文化产业内容投资与孵化”的多元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格局。确立了“以工业遗存资源为载体、保留历史文脉与时代记忆情怀,发展以智慧内容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目前运营尚8系列文创园区21个,涉足9大文创产业领域,孵化投资企业超过50家,园区入驻企业超过500家,每年活动超过150场,总经营面积超过50万平米,园区员工超过5万名。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内重点园区及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创园区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