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服务-学习项目招募开始之后,大家的申请热情就像是房间里的暖气,着实令人开心!我们陆续收到很多申请者关于冬季项目的提问,通过这些问题,能够感受到大家对PEER项目的期待。为了解答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小P特地邀请PEER秘书长刘泓,请他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就2018冬季服务-学习冬季项目的设计初衷、为什么PEER的项目在服务-学习体系下开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相信此篇能很好的解答申请者的疑问。
Q1.
小P: 什么是服务-学习体系?
刘泓: 服务学习体系可追溯到19世纪的美国,起源于一种将严格的学术学习和社区义工服务相结合的尝试。在此体系中,服务和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即参与者在经过一定培训后,参与有组织的服务社区的实践,同时也将服务中习得的经验内化到个人的认知体系里,进而更好地支持实践。服务学习体系将“知”和“行”通过“反思”这一桥梁联结,形成了一个服务-学习的循环过程。
Q2.
小P: PEER冬季项目为何要在服务-学习体系下开展?
刘泓: PEER在冬季项目中纳入服务学习体系的原因大概有两点:
其一,当代中国的青年教育公益实践越发普遍,从学校社团到各种社会服务类机构开展的长短期支教,层出不穷。但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志愿者仅靠服务欠发达地区的热情驱动,缺乏系统性的准备和相应的技能训练,这不仅导致其在教育实践时难以深入,也引发了一系列公众之于项目有效性的质疑。基于此,PEER的项目设计在服务学习体系下开展,以“挚愿者”为核心,通过培训、全方面支持为挚愿者充分赋能,既关注其作为服务者是否能满足社区需求(比如当地学生的需求),也关注其作为学习者是否能够在项目中进行个人成长。
其二,服务学习最早提出的场景是社区义工服务,而PEER的课程实践亦强调社区(即基于一定地理领域的社会群体,此处主要指挚愿者服务的县城)这个要素。其一,对于挚愿者而言,他们需要在一个陌生社区和另外十几名不同背景多元化的朋辈协作开展教育实践,这其中可能包含了一系列挑战,我们希望挚愿者能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克服挑战获得个人成长;其二,对于当地学生而言,他们会在挚愿者的引导下重新审视和探索生活了十几年的社区,我们也希望这个探索过程能够激发初中生对于自身所在社区的责任感,为其将来反哺社区埋下种子。
Q3.
小P: 服务-学习项目有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刘泓: 理论若灯塔,给予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和方向,落到实处便是项目。那么一个服务-学习项目究竟是怎样的?它是如何支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呢?
经过10年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和迭代,PEER的服务-学习项目由五个阶段构成:1) 服务-学习线上课程;2) 线下拓展营;3) 在地调研;4) 乡土教育实践(冬令营);以及5) 朋辈交流分享会。五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组成针对于挚愿者的服务-学习项目。
第一阶段的线上学习, 挚愿者不仅会接受相关课程指导培训,还可以了解当代中国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思考公益机构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并理解个人的志愿活动是如何被涵盖其中的。PEER希望能够带领挚愿者构建一个公益发展地图,他们能够把自身行为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中考量,找到自己合宜的位置。
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提出了一个学习技巧,即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学会什么。因此,为了让志愿者能将其线上所学内容真正的掌握,PEER的第二阶段是一个线下培训的拓展营,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学技能工作坊和集体备课试讲,帮助挚愿者打磨他们的课程,也是线上学习内容实践的过渡。
紧接着线下培训拓展营的第三阶段是一个在地的项目式学习,我们邀请每一位参加的挚愿者通过一个议题、一个切面去了解要去服务的社区,尤其是了解本次的合作机构。通过亲历社区实践,挚愿者能够建立一个微观的从社区需求出发的视角,在社区服务时才能因地制宜。
第四阶段的乡土教育实践是服务-学习项目的重心,挚愿者开始将他们之前所习得和储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结构化的课程和活动开展朋辈教育。在全浸式的8天冬令营里,挚愿者需要和当地初中生建立联系,通过相互学习和不断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升自身能力并更好地服务社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冬令营的两大主题阅读课和社区探索,前者需要挚愿者反观自己的阅读史再结合初中生的需求去设计专属于自己的阅读课教案并进行实践,后者PEER会提供一套基于UbD原则(Understanding by Design)设计的探索课教案并指导每位挚愿者掌握和应用。
第五阶段的成长分享会,着力于反思和分享,此亦是服务-学习体系中的枢纽。尽管挚愿者在冬令营期间会带领学生每日复盘并接受PEER组织的定期评估,但成长分享会是一个全面的组织大家开展反思和总结的机会。挚愿者会通过和其他伙伴交流,从社区、教学技能和个人成长等三面进行深度反思,帮助其系统澄清和梳理长达2个多月的学习经验并使其内化到自身知识体系中去。
Q4.
小P: 服务-学习项目有哪些制度的设计能够帮助志愿者实现个人成长?
1) 导师制度
我们会在前期给每位挚愿者匹配有经验的导师,指导挚愿者完成线上课程的学习和拓展营阶段的备课和教学法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挚愿者被分成几个工作组进行团队协作,导师也会及时跟进工作组的动态,起到一个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其顺利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
2) 挚友之家制度
挚友之家是PEER冬令营期间的一个特色制度,涵盖了PEER朋辈教育的理念。当地学生和挚愿者会组合成多个小组——挚友之家,集体去行动,彼此加深联系产生紧密联结。每天挚友之家会开展深度反思和分享,初中生也可以定期和导师一对一交流,从而让挚愿者和学生真正以“同龄人”的身份一起成长。
Q5.
小P: 为什么与三门有为图书馆与天台家庭教育研究会合作?
刘泓: PEER 的主要服务学校集中在以湖南、广西、贵州为主的县级中学。本次冬令营与地方公益机构合作,有两个原因:
其一,这两家机构具有较好的社群基础,当地的家长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这种人与人联系紧密的社区属性和我们的课程有很高的契合度。此外,这两个机构有较强地调动当地社区资源的能力,也容易为挚愿者的社区服务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现实的例子,咱们挚愿者的住宿都可以免费解决)。
其二,我们自身在中西部的学校里也运营着PEER空间,我们发现,中西部进行的社区空间探索实践与沿海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也是一次机构间共同学习成长的机会。我们希望和挚愿者共同见证,在三门、在天台,本地的社区社群是如何由本地人支撑起核心责任,同时组成较好的能够面向外地、面向世界的组织形式。沿海地区实践的经验,对中西部地区的学校和PEER要服务的社区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PEER的服务学校有限,所以PEER也在探索,如何与其他公益机构形成更多的合力,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Q6.
刘泓: 以上涵盖较多的同挚愿者相关的内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只注重服务者的成长。一个高质量的服务-学习项目需要同时关注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成长与需求。
简言之,对于三门、天台初中生来说,PEER的乡土教育实践(冬令营)设计内核是,希望初中生们能够通过体验、行动和分享实现其和在地社区的联结。
这里需要了解的一个现状是,我们所接触的许多来自县城的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其所在的社区的联系其实挺少。即使学生们天天去学校,也会和家长一起去周边的补习班,但这些只是功能性的延续,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所在社区正在经历的变化、现在面临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过去文化积淀是缺乏系统性认识的,所以我们做的冬令营是紧紧围绕着PEER的关键词“认识自己、改变世界”来开展的。世界和个人之间其实是有一个很明确的连接点,大,可以称之为社会,小,就是我们周边的社区。社区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事实上这是一个公与私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去逐渐习得和认识公与私边界的一个地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齐家和治国之间,我们认为缺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因为“身”和“家”,按照现在的理解是一种私的延续,如果我们仅仅是以治家的态度,用对待私人的态度去理解国家与社会,这中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我们的冬令营以及类似冬令营的项目事实上都是在去弥补社区教育不足的问题。
所以我们采取社区探索的课程不是光有理论课,而是强调从体验带入,通过体验我们给大家的”工具包”,从不同视角去看待社区。比如,如果我们和广场舞大妈一起跳广场舞是什么感受,如果我们要和快递小哥一起去送快递是什么感受,无论是社区的空间,还是服务社区的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新的见解。
哪怕是一个县城,也是包罗万象的。可能也会有来自明清的老街,有解放初期年代、八九十年代的建筑。顺着这些线索去寻找,也许我们会发现在习以为常之间还会有新的面貌。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体验式的探索。在探索之后,我们还会进行一个很严谨的调研。在挚愿者的指导之下,学生小组一起更深入地去了解一个话题。然后,学生还需要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具体的行动设计。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社区中是参与感的,是可以做出改变的。在社区探索里就有一些列的课程,根据关注的点去进行相应的改造。比如,之前做过城市规划的三维图、为贵州手工艺传承人收集古老图案、尝试改变过县城的公交路线、用多媒体的形式传播污水治理、或者学校内部的“翻墙”现象、走访抗战老兵写故事、寻找本县的传奇人物再把这些事情分享给更多的人。这些事情可大可小,有的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而易见的成果,有些可能不会短时间显现,但是重点是在于参与。
不论是否成功,在参与的过程之中,挚愿者会带着学生去感受。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的动员和合力更为重要。同时仪式感也很重要,最后将会以“社区嘉年华”的形式,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访问过,探访过的的人再邀请回来,让大家一起见证学生是如何社会参与、社会动员,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即使是一个初中生也有社区关怀,也可以参与社会动员,发动更多人。事实上,社区嘉年华本身也是一次社区动员和参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