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号是PEER十周年开放体验日暨研讨会。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邀请了PEER往期的挚愿者们、我们合作方的老师和学生们、以及这些年来一直在跟我们合作的专家们一起体验和分享。上午的开放体验日部分让大家通过种种有意思的活动亲身感受我们项目中常见的一些环节,更加了解我们的服务-学习项目、我们的PEER空间、以及我们的教师支持项目。下午的研讨会环节,我们邀请了与会的大家跟我们一起探讨中国教育的现状,同时对PEER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
开放体验日
早上大家签到并在我们的背景板处签名留影,微笑的大家让北京初冬的早晨都显得没有那么寒冷。
完成签到后,PEER十周年开放体验日活动就在PEER理事长陈奕伦先生的开场致词中正式开始了。陈奕伦先生在他的致词里提到初心,“初心也是PEER愿景里的一句话——希望中国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教育,开发自身的潜力,了解社区的需求,共创中国的未来。”
理事长致词后把PEER的营旗转交给了负责破冰环节的学生们。
几个简单的破冰游戏之后,就到了我们的给我三分钟演讲环节。在这个环节,我们邀请所有跟PEER有关的群体都派出代表,用三分钟的时间分享他们和PEER的故事。
空间运营挚行者周越跟大家分享了她加入PEER这两个月所收获的感动与惊喜。
PEER工作人员曹竹飞:“这个组织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不管工作压力有多大,这里凝聚的都是一群对教育有想法有热情的人。
长沙县七中英语老师 PEER大使高艳艳: “教育是引领孩子们去奔向自由。”
中方一中的两位学生向奕萱和黄烨。
向奕萱认为PEER带给了学生们更多发现自己的机会。黄烨告诉我们在和PEER熟悉的过程中她学到了“团队精神”。
PEER往期挚愿者黄诗雨: “当这件事情是对的,是有意义的时候,就会有莫名其妙有各种各样的信念与力量加入。”
给我三分钟后接下来的环节是PEER体验工作坊,一个让所有到场嘉宾都有机会以体验者的身份参与的环节。我们给到场的大家安排了三种活动,分别是营地体验、PEER空间活动体验、以及体验式戏剧。其中,参与体验式戏剧的嘉宾会在之后的PEER小剧场环节作为演员出现。
营地体验工作坊
营地体验是PEER的暑期项目里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助环节,目的是通过一些团队挑战游戏让大家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次的营地体验是由PEER 15年夏季项目挚愿者周敏和娄底六中的学生黄琛一起主持的。
第一个营地挑战是钻绳子,每组围绕随机摆成的一圈绳子站立,所有人需要在手和肩不能触碰绳子的情况下从绳子底下钻入绳圈。
第二个游戏是木板过河,体验者需从一座荒岛到达另一座荒岛,两岛之间有一条具有腐蚀性的河流,有四块木板可以帮助他们过到另一个岛,但只有在身体任意部位碰触到木板的情况下木板才有效。当两组体验者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传递木板,一个个过了河(地面)之后,引导者加大了游戏难度,引入了“火山爆发”、“酸雨”、“沙尘暴”等场景,让一些体验者不能说话或者不能动身体的某个部位。“历经艰险“的两组在互相鼓励中完成了任务。
最后,周敏引导大家围坐一圈进入总结反思环节。大家都纷纷表示在两个挑战中学到了很多团队合作的窍门,对自己的在团队里的角色也有了更好的认识。
PEER空间活动体验工作坊
PEER空间是PEER的长期项目,以协助学校进行教育创新与变革为主要目标,目前已有8个项目点。PEER空间是位于学校的一间特殊功能教室,里面有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几百本精心筛选的书籍、以及给学生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的挚行者。
在空间活动体验部分,沅陵一中的挚行者单雨旸给大家介绍了空间里的阅读生活。江华二中的挚行者谢歆蕊拨弄着尤克里里,展示着空间除了阅读之外的娱乐活动。沅陵六中的挚行者王琦和绥宁一中的挚行者周越给大家展示了空间活动的照片和空间的常见摆设。中方一中的挚行者于金戈带学生们摆弄着相机,搜集朋友们的笑容。
第二个部分是挚行者范立霞的摄影课,主题是构图法讲解。立霞边讲解边用自己的摄影作品做示范,在讲完理论知识之后还进行了同样精彩的答疑和实践环节。
接下来是教育创新挚行者朱浩的物理课。以一只小小的牙膏为引,朱浩讲起了非牛顿流体的特性,还带领大家用玉米淀粉和水现场制作了一盆非牛顿流体。神奇的是,用拳头重击在混合物上,混合物竟然可以将拳头弹起来。大家纷纷上前感受非牛顿流体的特性。有小伙伴说:“如果我高中的时候有这么有趣的物理课,我早就弃文从理,成为大科学家了。”
在短短1个多小时的PEER空间体验中,大家充分感受到了空间给人带来的思维的拓展与延伸,同时也感受到了,知识原来可以这么好玩。
体验式戏剧及PEER小剧场
戏剧总是通过他人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命。本次PEER小剧场是以“一人一故事”的形式让大家分享自己和PEER的故事。观众分享完故事后,在体验式戏剧环节接受了两个小时的戏剧培训的小伙伴放下自我的情感,变身演员,通过流动雕塑和一对对的表演形式演绎他人的内心故事,感受他人生命中的起伏。
PEER小剧场的一开始,在17年挚愿者许丹莹的带领下,大家从语言加动作的自我介绍开始体验成为他人的感觉;一分钟分享让大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故事;无目的行走让大家感知空间,用肢体表达自我的感受,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
在“一人一故事” 展示环节,主持人请观众上台分享自己跟PEER的故事,然后让演员们用戏剧的方式展示这些故事里的情绪。
第一个故事来自PEER的工作人员周敏。她来自长沙县七中的教改班,在遇到PEER以前,她的生活充满了叛逆,但PEER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学习。
第二个故事来自于刚刚加入PEER不久的蒋予琦,自小的经历让她本以为自己是可以傲视群雄的佼佼者,但是进入PEER以来,她发现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人和事。
来自娄底六中115班的高三学生告诉我们她在学校曾遭遇不公,但是在石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挖掘出了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演讲。
另一位来自娄底六中的学生曾在PEER暑期项目被赋以学生助理的重任。他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个工作,但是最后还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务,PEER给予了他自信和成长。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中方一中的PEER理事刘校长,他通过PEER的项目和PEER空间的设立看到了学生的转变,也看到了教改的希望,和PEER的合作让刘校长倍感欣慰,并且也希望一直与PEER一起,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在演员们生动的表演中,从叛逆少女的转变,到学霸女孩的重新定位;从默默无闻的学生到演讲台上的新星;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再到波折中愈挫愈勇;从面临瓶颈的学校改革到遇见PEER后的欣喜与希望,都在肢体与言语的重复中不断得到展现,将个人的故事情感带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PEER小剧场的演员们也因为这样的经历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体验了他人的心理历程,收获了个人的成长。随着小剧场的落幕,上午的开放体验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研讨会
下午的研讨会环节共由两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主旨发言,由跟PEER的工作有关的各方人士分别围绕着PEER和教育本身进行发言。第二个环节是我们的三个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教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中学生的全人教育”。
一、主旨发言环节
PEER毅恒挚友秘书长刘泓
秘书长刘泓跟大家分享了他这十年来的个人的历程,同时也给大家介绍了PEER目前在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2008年刘泓去到了湖南昭阳地区的城步苗族自治县。社会学出身的他被城步作为一个苗族自治县独特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他和几个伙伴在当地开展了社区探索课程,让学生们走出学校,近距离走到县城、城乡的切面,然后探究式学习、研究、行动,最后将成果分享给大家。刘泓认为县城的中学承载着责任。不论学生们是否有机会上大学,县城建设是最重要的。
刘泓接下来介绍了PEER的具体工作。PEER的服务-学习体系通过服务大学生,让他们更了解中国社会的大背景、学校的所在社区的具体诉求、基本教育理念,确保他们去到社区之后可以给学生和学校带来实际帮助。PEER空间的核心是背后的人和人承载的理念。空间运营官连接空间内,空间外的人。教育创新支持者和教师一起探讨教育用怎样的方法面向现在的经济形式和国家的诉求。
PEER教育创新挚行者 朱浩
朱浩发言的主题是责任与自由。朱浩认为,在学校里,学生触犯规则往往让老师非常愤怒。老师没有理性地分析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而动用了情感上的思维,选择打压甚至体罚学生,然而这样做往往无法帮学生树立真正的责任意识。
PEER空间运营挚行者 单雨旸
雨旸跟我们分享的主题是空间的活动组织与策划。雨旸跟我们介绍了她在空间举办的一个古装NPC游戏,让学生用一种更有趣味性的方法学习知识。她说自己以前认为年轻是“不忘初心、望见天涯”, 但是加入PEER后还想加后面一句话:“平凡生活,英雄梦想。”
学生代表:江华二中学生唐赵龙 沅陵六中学生王晓东
赵龙跟我们分享了他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感想。他觉得在留守儿童没有很多跟父母沟通的机会,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引导他们。因此,他希望PEER空间和学校更积极地关注学生心理,去探索他们的内心,去给他们心灵上修复。
晓东觉得农村和城市学校的区别有两点,一个是学生缺乏表达自己的机会,一个是硬件设施不够好。他说PEER空间给了他策划活动的机会和一些他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课程,这让他变得更自信也更优秀。
湖南省娄底六中115班班主任、PEER大使 石艳平老师
石艳平老师跟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一场师生共同成长的旅行。石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教改尝试,包括让学生开TED演讲,上观影课,阅读大量书籍,展开小组讨论等等。她说“我做教改,我倾尽所能,就是认定一个目标,我要培养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我要让我的学生走出课堂,高中毕业后也有一些独特的存在感和自信感。”
湖南省中方一中校长、PEER理事 刘子松先生
刘校长认为如何处理好升学和学生能力的关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而大力推行课改是一种好的解决方式。中方一中全校高三到高一推“学本课堂”课改,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合作、展示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
刘校长也感谢了PEER在这个过程中给学校提供的帮助。
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张帆先生
张帆先生从事乡村教育公益已经有17年之久。他告诉我们在过去的30年间,乡村孩子的环境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认为在想在短期内改变家长素质或者重塑教育体系太难,所以改变的路径一定在学校,这也是弘惠目前在做的事情。张老师还说弘惠和PEER的核心理念非常一致,互补性也非常强。
为一教育发起人、PEER特聘专家 王小杰老师
王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为一教育的理念。他说为一的为就是行为,他有三个口号:“行为第一、行为致一、行为即一。行为很重要,行为既是道,也是实践道的基础。” 王老师认为好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而这个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关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类学研究所 王永健老师
王永健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的调研细节以及成果。 “在中国,只有乡村是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手工艺的土壤,如果土壤没有了,他们也无处安身。” 王老师认为这是探讨艺术如何进入乡村的原因所在。
*因为个人的时间安排,王永健老师的主旨发言是在上午进行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PEER特聘专家 靳大成教授
靳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兴人文者化天下——基础教育之我见。靳老师先是带我们回顾了一下中国教育的历史背景,从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到孔子办学,到毛泽东的人民素质教育。他跟我们分享了中国的几次大的教育变动下的断裂和延续,鼓励大家把目标放长远,用文化建设给未来中国的建设做杠杆。靳老师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课的改革是重中之重。
二、分论坛环节
主旨发言后就到了我们的分论坛环节,三个论坛的主题分别是“教改”,“老师的成长与发展”,和“中学生的全人教育”。论坛的形式是先由两位指定嘉宾分享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自由讨论。以下跟大家分享部分精彩内容。
分论坛A)新时代中学“教改”应该如何改
PEER教育创新挚行者朱浩认为,教改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让老师在设计新上课方式的同时得到乐趣。朱浩在学校观察和学习后发现一线的老师其实非常繁忙,很难花大量时间尝试新的教学。他有时会自己上一些课,老师看到效果之后会更有兴趣尝试。
长沙县七中的高艳艳老师在教改的过程中曾经尝试过翻转课堂,打通文理班,大阅读,项目式学习等。她举了最近做的英语PBL的例子,她说让学生自己创作剧本、练习表演、并且小范围公演的形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高老师认为好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应该是自己愿意参加的,老师也应该有个顿悟就是这个不难,过程应该是开心和轻松的。
在自由讨论环节,城步一中的学生杨周洲告诉我们,即便作为一名成绩拔尖的学生,她对学习这件事也提不起兴趣,兴趣是建立在成绩提高的基础上的。贞丰中学徐永滇老师跟我们分享了贞丰的一些教改经验,他说老师应该与学生亦师亦友地进行交流和接触;改造教室,营造温暖舒适的学习氛围。
论坛B) 终身学习者: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沅陵县第一中学的聂莹娥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她与心理学如何结缘的学习历程。聂老师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2013届有位同学高考失利后聂老师深感痛心,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内疚不已,为此不愿意再当班主任;这次意外让聂老师意识到相比知识的传授,同学的心理疏导同样重要,聂老师开始关注心理学的进修课程并全程自费学习,聂老师在2014年11月份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这之后她无偿给学生做上百次的心理疏导:有得过抑郁的同学在聂老师的引导后重回高中课堂,有因为压力过大考前弃考的同学在聂老师的帮助下重拾自信认真备考……同学们都亲切地称聂老师为“聂妈妈”。
长沙县第七中学的张金亚老师跟大家讲述了她从被动到主动二次成长、提高自我的故事。张老师认为教师有两个成长阶段,一是从新手老师成长为有经验的熟手老师,学习过程是被动的,二是从熟手老师成长为专家教师,学习过程是主动的。张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她的进阶之路。张老师被学校安排担任了教改班的英语老师后开始主动研究教学方法,主动尝试举办英语晚会、辅导同学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发起与戏剧改编结合的英语阅读项目式学习,在收获了个人成长的同时也让她更加重新发现自己热爱教育的初心。
在自由讨论环节,对于聂老师和张老师的分享大家都很有共鸣,并由此延伸出对教师成长与支持的话题探讨:娄底市第六中学的石艳平老师结合自己的教改经历提出如何鼓励教师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完善,贵州省贞丰中学的王茂宽副校长则分享了相互支持的教师社群案例。为一教育发起人、PEER特聘专家王小杰老师为大家从观念上理清教师支持不等于课改,其更深层的内涵在于通过为教师赋能,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怀从而为学生们带来有品质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也正是PEER教师支持团队努力的方向。
论坛c)从“音体美”到 “核心素养”:中学生的全人教育
沅陵六中的学生张培枫同学告诉我们,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不堪重负选择辍学或者出现心理问题。他说其实很多老师也希望可以通过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因为担心升学率,老师不敢轻易拿课堂做实验。沅陵六中的PEER空间就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沅陵六中的挚行者王琦的看法是乡村学校学生的信息比较闭塞,因此更难找到学习的意义。同时家庭教育和家庭互动往往也是缺失的,这让学生无法发展互动成长的能力。她认为尽管如此,学生还是要思考为什要学习,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他们才会更有动力学习。
自由讨论环节,在被问到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时候,同学们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人想做老师,有人想当演员,有人想学传媒。有人说,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思想,自我发现的能力。应试教育忽略了另一部分学习不好但是有其它专长的同学,而这些专长往往是走入社会之后最需要的。
精彩的分论坛环节结束后,大家回到了一开始的挚友之家小组,对一天的活动进行了反思和分享。
一整天活动的最后,大家站起来围成了一个大圈,手拉手一起演唱了PEER的营歌We Are PEERs。学生、老师、专家、PEER的工作人员、所有支持PEER的人,在这一刻“我们是同龄人”。
就像PEER秘书长刘泓说的那样, “希望在将来的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无论PEER是作为一个机构,还是以“朋辈赋能”的方法支持县城和乡镇教育的形式。希望我们有机会共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