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何曾想到过,25岁的年纪,会花上十分钟的时间,什么也不干,就呆坐在长椅上看高中生打着乒乓。
要按二流国产剧的一般套路,我现在应该系着红色或黑色的围巾,捧着一杯余温尚存的速溶咖啡,嘟囔几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样没头没脑的鬼话。可惜没有围巾,没有咖啡,更遑论“静好”或“安稳”的狗血。有的,是一颗伫立在眼前的银杏树,裸露枝丫,分割视线中的山野和天空;有的,是太阳与落叶呈现出的,同样的金黄;有的,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世界。
以一本著作名为题,写写近期的感想,无疑是在沾借点光。况且,这本书,怎么说,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话题。它有种魔力,能使得学生朋友自愿来和我讨论。
毕竟说实在的,在空间的日常运行过程中,我最头疼的事情就是阅读,一来自己学识浅薄,带好一次阅读需要大量准备;二个就是,我能所想象到的形式始终挣脱不了语文课堂的藩篱。而更重要的,学生朋友们表现出的兴趣总是寥寥。所以结果常常就是“谁也没有来,什么也没发生,我一个人等待戈多”。
以《平凡的世界》作为切入点的想法,萌发于与日常的书籍管理中。整理空间书籍的时候,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上百本书本里,借阅量最大的就是《平凡的世界》。于是,会和很多借过这本书的学生找点时间,放些相关影视资料,营造轻松点的氛围,和他们随便聊聊书里的人物,情节。因为我太想知道,这本书会这么他们受欢迎的原因。
众所周知,这本书的段落中夹杂着许多陕北方言,文本背景也是架构于文革后期至改革开放前期的社会大背景下。很难想象,这些学生朋友们需要有多大的热情,才能完成整本的阅读。不免一串问号: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他们有着怎样的理解?
在与学生朋友们的交流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条清晰的线索:他们会选择阅读这本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三个字,影响力。他们之前从家人,电视,网络等渠道听说过很多次这本书了,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内容,但他们知道,这是本名著,一段关于奋斗的人生历程。因此会翻开书,试图看看那个世界。而后,自然而然地,被吸引住。
十六七岁的日子,不再只是冉冉书香的纯粹,生活悄然间给他们抹上了一些别样的色彩,落败的羞愧,朦胧的想念,迷途的茫然…太需要一个具体形象,迸发着光亮和温暖,同他们在青春的纠葛里一道涤荡。这样看来,“孙少平”的出现,就成了理所当然。他贫困、自卑、敏感,同时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和求知欲。面对困顿,坚忍;面对爱情,窘迫;面对外面的世界,好奇,渴望。每一件事的起承转合,看起来也都似曾相识。这不正是他们很多人的缩影吗?愈发明显地感受到,原来,他们是在阅读自己。看不懂的方言,通过日常相似的语境得到了理解;变化了时代,没有变化生活里的喜怒哀乐。或许于他们而言,通过阅读这本书,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到:“奋发”“刻苦”不仅仅只是宣传栏里的标语;周边的人都不是板着冷漠表情的陌生面孔。人,是真真实实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书里面,平凡的世界。书外面,又何尝不是呢?
阅读活动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对话间完成。少了些正式,却常常欣喜能听到真实的声音。喜欢看他们动情地分享自己与书中情节相似的经历,聊聊得失,体验。这些个时候,没有华丽的辞藻,虚伪的矫饰,一切都很美好。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与他们共勉吧:“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本文作者王泽康,绥宁一中PEER空间挚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