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同样的大学后,城乡学生的差距体现在哪里?近年来,一批教育社会学者的研究进入公众视野并受到广泛关注,若干个体故事也让人们看到县中学生的现实困境。一些“小镇做题家”在高考中取得令人艳羡的成绩,进入知名学府,但陡然和与自己成长轨迹完全不同的城市学生处于同一环境,成长差异、文化障碍导致的种种“尴尬”往往会让他们陷入一种迷茫无从的境地。人们分明地看到,在小镇学生和城市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由于成长空间不同导致的显著差异。
回溯两类学生过往的“原生环境”不难发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少县中学生习惯性地聚焦高考这一阶段性目标,轻视了课本学习之外的各种生长机会。而除了研究者的关注,一批公益人也早就尝试以自己的力量促成一些改变,滋养县中学生的生长。
在县镇土壤中生长出可持续行动
2024年6月,伴随着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江华二中”)学生纪年(化名)的高中生涯结束了。和很多县中学生一样,纪年十分认同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但并不认为这应该是自己生活的全部。
三年繁重的学习生活之中,她始终寻求书本之外的实践成长,期盼丰富自己的机会。而今,除了学校教育中的知识学习,她还有着每每想起就感到美好的专属记忆——参与北京毅恒挚友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PEER”)发起的项目,代表小组在各级平台展示项目成果,并参加了“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
作为一名小镇青年,此前纪年的出省经历寥寥无几。从上台发言声音忍不住颤抖,到自信地陈述自己的思考,她察觉到PEER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她享受这种清晰表达观点,向世界发出声音的感觉。
“让每一名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青年人有机会选择优质的博雅教育。”这是PEER的组织使命。这些年,他们始终关注着县域高中。实际上,高中从来不是公益机构关注的重点,因为这里基础设施往往不算差,并且在高考指挥棒之下,学生的时间又总被安排得非常紧凑,能促成的改变的确有限。但PEER很早就认识到,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他们想在十六七岁这个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珍贵时期,撬开一些空隙,在空隙中,去探索每个个体真实的生长过程。
PEER在湖南、广西、贵州、湖北的11所县城及乡镇中学设立了集学生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公共空间为一体的多功能“PEER空间”,与学校共同实践人文素质教育实验。每个空间里驻扎一到两名长期在地志愿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支持,定期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活动。学生们在空间里借阅图书,参与专业志愿分享讲座,讨论时事热点和公共议题,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和世界;在空间里开展手工、戏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使自己被看见、被理解;空间管委会的学生自主管理借还书、活动筹备等日常空间运营工作,切身参与和自己相关的公共事务,更多地发挥自主性。
为了更好地在学生生活中引入公共议题,帮助学生发展博雅教育、人文素质教育,PEER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参与“友毅思”项目,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开展行动实践。每个学期初,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报名,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实地调研、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发现校园、周边社会或县城中的真实问题。同时,学生们可围绕感兴趣的议题自行组队,分析问题、确定方向,进而开展一学期的公共行动。
在学习紧张、节奏重复、资源有限的县中里,当夏日的热浪夹杂着升学的焦虑向他们袭来时,PEER的存在让一些学生找到教室之外更松快的“呼吸”空间,也通过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式享受到智识提升的愉悦。“‘走啊,去趟在PEER!’成为无数个傍晚我们常说的话,不是因为空间里桌游带来的快乐,而是因为感受与思考产生的乐趣。在这里,我有了许多奇妙的经历,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朋友,做了一些以前从没想过的事情……”一名学生说道。
纪年的困惑与“村小捐书”
纪年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接触“友毅思”项目的日子。那天,上届友毅思“瑶文化组”的同学进班宣讲,侃侃谈起如何在庞杂的议题内容中确定主题,开展行动研究。“当时他们宣讲的是文庙,提到文庙的守护者和那座古建筑承载的文化记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纪年从好友口中了解到,与学校合作的PEER会支持学生围绕一些公共事务或社会问题开展项目。有机会关注本地传统建筑和文化,让作为“全文生”的纪年动了心,不久后,她顺利通过筛选进入“友毅思”项目,被分入了“瑶文化组”。新课标的高一语文教材中正好有“家乡文化”主题,《乡土中国》也是其中推荐的整本书阅读书目。纪年由此策划了一次乡土文化摄影展,发动更多同学利用假期发现身边的古建筑,活动成功落地。
上下学时,纪年时常路过学校旁的豸山寺、凌云塔,也曾驻足了解过石碑上的文字。因为“友毅思”项目,她想了解更多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她和成员们兴致盎然地分工、行动,搜集资料、采访并记录,挖掘了这座古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常在不经意间发现其中与书本知识的勾连。只是随着手头的素材越来越多,纪年却陷入了迷茫,“做了,然后呢?”她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享受精神的丰富,却猛然发现难以说服自己能对他人产生多大影响,“比如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我知道凌云塔的存在,但为什么要去了解它,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在地志愿者小灵发现了纪年的迷茫,沟通之后帮她联系了口述史研究者。在研究者的追问下,纪年向内观照,确认了自己想做的就是将文化传播给更多人,虽然这个目标看起来似乎有些远。谈起那时的困惑,纪年不由得感慨,人们常在行进的过程中忘了为何而出发。目标清晰后,她的行动越发坚定。项目中,大家时常因为意见不一而产生争论,出现无效沟通;参加比赛时,也曾遭遇演讲超时、表现不及预期的失落。但她总能情绪稳定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收获了各方面的成长。她曾听闻与PEER合作的其他学校里,有小组在往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那时就感到与有荣焉。因此,有机会参加当年的比赛时,纪年非常欣喜。虽然本组
在比赛中的名次不高,但她由此结识了各地优秀的同龄人,感到非常满足。“我们接触到的人、走过的路中好像藏着某种力量,伴着我一直往前。”
与纪年不同,贵州省遵义市正安第一中学学生刘婕(化名)虽遭遇困难,却从未有过迟疑。无论是组织“拒绝月经羞耻”系列活动、创办《女性·在附近》报刊,还是实施“村小捐书”活动,她都从容地应对过程中的各种“突如其来”。
比如“村小捐书”活动中的几次波折。“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经济条件的落后会导致儿童教育水平较低,又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我们这里大多数小朋友都没有课外书可看,这也是我小时候就面临的困境。”刘婕说。在PEER空间,她萌发了向村小捐书的念头,并很快付诸实践——组建团队、设计任务、宣传活动,并在全校征集到286本闲置图书。只是当准备回小学母校捐书时,原本以为高中学校可以提供的支持却出了意外。她和PEER在地志愿者一同找到校方,发现问题可能在于两所学校间的距离太远,校方难以提供人力支援,得到的回应很直白:“你们不就是想给穷的学校捐书吗?”最终,他们将受赠学校更换为就近的三所小学。
谈到那时的感受,刘婕很平和:“公益就是这样,你要接受任何结果。”捐书那天,因为一场意外的雨,原本设计好的户外赠书环节无法进行,刘婕和组员跑遍了三所村小,挨个将书送往每个班级。不过,她感受到的更多还是快乐:“就是想要帮助他们,看到他们的笑容就很开心。”不久后,刘婕和组员们收到了数十封来自小朋友们的信件,其间饱含朴素的情感和稚嫩的祝福。知识与爱意的流动,为他们彼此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每一年的报名筛选中,PEER都会问这些县中的孩子:“你为什么想要加入‘友毅思’项目?”每一次项目的最后,他们会再次提出问题:“通过这个行动,你想传达的是什么?”一开始,学生们总带着做语文阅读理解般的思路给出答案,到后来,他们终于能够诚实地袒露自己的困惑或野心。他们既努力改善身边的环境,通过调研向校方提出建议,又关注社会性的问题,倡导“县城妇女权益保护项目”“无界定义”“校园欺凌STOP!”。
“虽然身处小县城,我们仍有一颗为社会、为世界增添光亮的真心。这是会让我感动一生的事,它也会内化为我在未来拼搏向上的勇气。”江华二中的一名学生说。紧迫的县中时间表里,他们为自己留出了一小块空间,并于此突破方寸内外的成长想象,生长为勇敢坚定的少年。
《教育家》杂志2025年征订
《教育家》杂志大16开,全彩印刷,周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0-1372/G4,国际刊号:ISSN 2096-1154。
订阅方式:
一、电话订阅
电话:010-67071542 62253451(全套,全年订阅价720元)
汇款附言请标注订阅刊期和详细邮寄地址。
二、微店订阅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