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高考结束的那天,我跟着一位相熟的女孩去她家玩。刚踏入她家的那一刻,我被这个更像是直播带货工作室的“家”震住。她带我去菜市场买菜做饭,带我爬上顶楼晒衣服看夕阳。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好像这才是生活,不只有“高考”的生活。
《县镇中学生画像》缘何而来?
县城高中素来是各个县域内的最高学府,寄托着人们对“教育改变命运” 的期望。然而,近年来省城和地级市的 “超级高中”逐步崛起,县域内的普通高中优质生源与师资流失,教育质量下降,出现了“县中塌陷”。
县中学生的生活也发生了剧烈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有着随打工父母在不同生活地点间流动的经历,并能够以手机为端口通往互联网里的娱乐、社交、学习空间。
在强筛选性的应试教育体制和高学习强度的县中里,学生是否真的失去了主动性和创造力,成为只知道看书、刷题的“考试机器”?除了高考“独木桥”,还有哪些分叉的小径可以通往对岸?网络真的能抹平不同地区学生的眼界差异,实现“一块屏幕改变命运”吗?
三所县中的学生日程安排
我们希望从学生视角出发,听听TA们如何看待和讲述自己的生活,又是如何把握和创造自己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
研究过程与方法
每次他们问我来C县干什么,我会毫不掩饰地说:“我们在做个研究,专门来了解你们。”
有天,当我苦思冥想我的研究问题时,突然有一个学生把手机给我看。我说:“看啥呀?”
她笑嘻嘻地对我说:“看我的生活。你不是想研究县镇中学生吗?我就是。”
也有学生对我说:“姐姐,你有啥想问的,我能答的一定答,我一定帮你做完这个项目。”
——研究员
本项目于2021年2月搭建研究团队,包括三位研究员(王旻若、马啸、黄婷)和两位指导老师(Hamilton College人类学系王辰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程猛)。
三位研究员分别前往湖南省A县一中、B县一中和广西壮族自治区C县一中三所学校,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田野调研,通过日常聊天、聚餐、购物和课上讨论等契机,对学生进行自然状态下的参与式观察;同时寻找合适时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员黄婷还设计了“学生成长自传写作”工作坊,鼓励学生自由撰写自己的生长故事。
我们共收集到来自三所学校的57位学生访谈和33位学生的自传写作材料,并整理了超过18 万字的参与式观察记录。
报告里有什么?
给每个学生,框上24个“标签”
我们设计了一份表格来呈现学生的基础信息,虽然这不可避免地具有强烈的“外部视角”,但还是有助于了解与该学生相关的基础信息。
学生深描
从学生视角出发,看TA们如何阐释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生活故事。
研究员的声音
TA们是90个“研究对象”,更是90个生动的少年。
小艾
科幻迷小艾早已将所有刘慈欣和克拉克的作品读完,如数家珍。谈起那些文字,他的眼中泛起光亮:“克拉克的书让你看见沙漠的存在,刘慈欣则让你在茫茫的沙漠中看见星光。”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数家珍,还说起自己的理想:“我真的很希望能到外太空去,在极度的危险中感受极致的浪漫。”
威利
威利带我去网吧这天,是学校第一次公开在校门口查手机,我比威利先回到学校,一方面担心他被抓住又被处罚,但又担心自己提前透风报信,坏了学校的规矩,只好忍到第二天再问他的情况。结果,他告诉我:“我踩鞋底进来的,结果屏幕裂了。”
瑾音
瑾音一家四口住在县城的一栋傍山五层高的洋楼房。父母皆为当地小学教师,祖辈以中医为业。关于未来的旅游路线,她满怀憧憬地描绘道:“我在旅游方面有两个小目标,一个是去英国伦敦的贝克街,找202B号,那里是小说中福尔摩斯住的地方,也是福尔摩斯迷必去之地。另一个就是日本横滨,我想去那里找太宰与好友织田作之助,板口安吾一起喝过酒的酒吧。”
佩萱
第一次见到佩萱的时候,是五一假期结束之后的一个大课间休息,她来到PEER空间。她的脸色略显苍白,校服上别着鲁迅和普朗克的徽章,“迅哥儿保佑我语文上110,普朗克保佑数学上120。”佩萱问我,PEER空间能不能贴海报,她有一位朋友在市里办漫展,希望借助空间宣传一下。
在进入田野的过程中,我不断被提醒着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来自浙江,拥有名校硕士学历,在北京工作过等等。曾有老师对我说:“欢迎你们来我们偏远落后的地区带来先进的理念,我们基础教育不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在撰写这份县镇高中生画像时,我们也曾多次拷问自己,呈现高中生故事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并非是想识别和呈现那些看起来“特别”、对于读者有新鲜感的学生。而是期望读者在阅读时看到自己与 TA 们的同与不同,平视他们的话语和行动,体味这背后 TA 们的意义世界。
他们如何做决定,如何思考,如何应对喜怒哀乐,如何在现实矛盾中穿梭,在时代的洪流中把握自身的命运。
——研究员
《沉默的县中》纪录片截图
报告电子版申领及交流合作
电子版申领入口
《县镇中学生画像》电子版现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申领,欢迎关注此项研究的伙伴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申领表单。
交流合作
我们很期待与关注县中学生和县域发展的教师、研究人员、媒体人进行交流合作。
研究合作请邮件至:wangminruo@peerchina.cn
媒体合作请邮件至:jinjiangxin@peerchina.cn
PEER还根据《县镇中学生画像》调研成果,设计了《看见学生》体验式工作坊,帮助读者快速代入学生视角,体验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景与所思所想。欢迎希望体验此工作坊的伙伴,关注我们后续的微信公众号推送。
研究团队
项目统筹:黄婷、王旻若
在地研究员:黄婷、马啸、王旻若
专家顾问:程猛、刘泓、王辰宇
研究支持伙伴:陈彦翰、戴运星、高蕴晖、胡昕航、刘铭松、唐晓芸、王诗语、钟秀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版权说明
本报告版权归PEER 毅恒挚友(北京毅恒挚友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所有,未经本组织事先书面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发行、传播、 展示、出版或广播该内容,亦不得更改或删除该内容复制品中所包含的商标、版权或其他声明。如需使用,请与机构联系。
本报告对学生信息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研究团队与所有学生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学生信息妥善保存在PEER 的文件库中,非研究人员无权限查阅,且有可能用于识别具体个人、地点、经历和事件的信息均已进行模糊处理。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2年8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1所初高中累计逾148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10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7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