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教育是什么? 思考理想的教育,自然要思考理想的生活,以及理想的社会、人与人的互动模式、制度、氛围、内容。这不是一场刻板印象中的教师培训:听讲座、小团体一起吃饭、写“正能量”的东西上交。也不是消费主义式的夏令营:走马观花、找乐子,由工作人员承担所有杂务。在这里,人是被看见、被回应,但不是被满足的。我自己在面对游戏、戏剧环节的时候会觉得很紧张,很不舒服,在行政环节觉得比较无聊,晚上安排得满的时候会很累,但不代表这些内容不重要,更不说明它们需要被改变,因为这是为将来“挚行者生活”做准备的一部分,也是“PEER色彩”的一部分。但人的感受也是重要的、可以被表达的。工作坊结束后工作人员会私下询问反馈,可欣带我们画一天的能量值折线图,有专门分享个人特质和生命故事的环节,讨论中仍有疑虑的部分可以贴在“停车场”,每日复盘。真诚友好的氛围,让每个人更多地打开,虽然打开之后不一定都会收获期待中的东西,更有可能的是被预料之外的情况撞个满怀,或者在没有结果的讨论中消磨。但这进一步补充了预设——感受是重要的,但不一定会被满足;讨论是重要的,但不一定能解决问题。频率极高的交流和互动,更多在于分享经验,在于把什么内容问题化达成共识。从而不苛责自己,相信他人,敢于看见问题,敢于推进,也敢于和问题共存。这种氛围是否是难得的?至少在之前工作的教育机构,我从一开始什么都想发表看法,到后来发现重要的不是你的观点、判断,而是是否能高效率地处理细节,解决问题的同时不给别人找麻烦。职场和市场规则当然有用,但是在大家普遍融入经济理性的同时,或许,市民社会的运转逻辑,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讨论“教育是什么”的那天,我们先在纸上画出理想的教育。我画的很简单,是一个简笔画的太阳。“一些县镇中学的学生可能很早就接触了现实,但对我来说,一直到大学毕业,我才真正开始面对现实。现实是每天早晚高峰时期的地铁,是加了肉就不能买酸奶的工资,是加班到十点多之后冒着大雨回家,是在领导和家长面前唯唯诺诺……现实好像很逼仄,让人没办法抬头。但是也有一些时刻,比如学生开始读一段诗词或者古文,可能一开始也是浮躁的、怀疑的,但是从开始读第一句话,你看到他们状态慢慢变化,哪怕不说什么东西,也好像抬头看到了太阳。如果我们相信世界上有太阳,那么,理想的教育就是把太阳种进学生心里。 03“理论太泛滥,我相信的是人”一天晚上,长沙县七中的陈老师和教师支持部门的阿碧,来和我们做教师分享。当时挚行者们正散坐在七中的咖啡吧,感叹县镇高中里竟然有这样的地方,而且据说是高中生们自己开起来的,空气中萦绕着赞叹和怀疑。陈老师进来时不引人注意,短发,抬着头,步履轻快坚定,直接绕进吧台,背对着我们找杯子。“你们哪天来的?去吃过街西边的粥吗,那里的粥很新鲜,每天不到上午就卖完了。我经常早上跑完步,去那里喝碗粥,就特别舒服。”陈老师边倒水,边看着我们说。 长沙县七中咖啡厅图书馆(由学生设计运营)我们纷纷表示还没去过,这两天一定要去。陈老师接着推荐了好几家店子,不少人掏出手机和记事本记录。“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自信”是我对陈老师的第一印象。之后在不同县镇遇到的对接老师,大多都会从美食地图开始介绍,那些非连锁、口味各异的小店,构成了对当地的第一道链接。这一场分享在谈教师眼中的挚行者与PEER空间。问题集中到各种流行的理念,比如流行的UBD、PBL。“对老师来说,首先得用他们了解的词汇,比如我们就说,搞活动。现在的理念太多了,我相信的是人,理论太容易换,真正珍贵的是人。比如像刘泓这样做教育的人,他提出的理念,我愿意跟随。”陈老师侃侃而谈,内容出乎我意料之外,想一想却又如此顺理成章。有时候读理论,就像是在找武林秘籍,希望能有一个系统化的、通用的、碾压其他招数的架子。最好不仅能降伏学生、震住家长,还能显示我的前沿和独特。但是毕竟教育不是工科,课程不是程序,任何一种理论最终都由人来展示,化为人的行动。正如荀子所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富兰克林概括为“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 PEER培训也不是理论的直接灌输,而是化为时间表上的活动、布置好的场地、团队间的氛围、正向而积极的语言……这些,正是选择跟随PEER之后,每个人共同参与和营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