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季挚行者结项活动合影
PEER空间项目
挚行者是PEER在合适的项目学校派驻的长期志愿者,他们协助学生组织活动、学习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朋辈交流和社会参与。此外,挚行者作为在地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对接相应公益资源。
如果说人是目的,那么教育便应该为人的自然生长留出空间。“德不孤,必有邻”,我们希望发现同样关注学生成长的伙伴。
挚行者洞见分享会
随着学期结束,1月16日,PEER在长沙举办了空间挚行者结项分享会。分享会主题为“苹果再普通,也是有人喜欢的水果”,这是挚行者手记里记载的一句来自学生的留言,也是挚行者对待学生的真诚态度的写照。
在分享会上,绥宁一中挚行者皮瑾、沅陵一中挚行者于敬元、龙胜中学挚行者廖玉碧、中方一中挚行者刘馨恬和PEER空间义工杨冰雁选择不同的主题做了演讲:
皮瑾:《可爱又快乐的遂宁——挚行者坡坡的学期观察》
于敬元:《让每一个选择被看见》
杨冰雁:《从被守护到成为其中一颗星辰》
廖玉碧:《在县中,好成绩的同学都读什么书?》
刘馨恬:《中方一中PEER空间:从最老到最新》
演讲内容将在PEER公众号陆续推出。
现场演讲照片
现场活动
游园会
在活动现场,PEER以“游园会”的形式复刻了一个“PEER空间”,展示挚行者日常工作场景、学生活动成果和挚行者服务手记。
期间,参与结项的观众可以随意在场地游走:看挚行者海报,了解每一个挚行者的个人故事;阅读公共区域的宣传册和成果集,了解每一个 PEER 空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或者和挚行者互动,聊一聊他们对于项目和教育的所思所想。现场还布置了古风体验活动投壶,以及普鲁斯特问卷墙,观众可自由参与。
PEER剧场
此外,PEER还设计了“PEER剧场”环节,通过生动的戏剧形式,向观众直观地展现PEER空间的日常生活。戏剧以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在 PEER 空间的矛盾展开,经过“元旦晚会”事件将矛盾推向高潮。展现了在学校里,学生、老师、校领导和挚行者不同视角里的 PEER空间和彼此的化学反应。
活动现场照片
在任期内,挚行者们也撰写了多篇手记,记录工作日常、在学校认识的伙伴,以及自己的教育反思。
我们在此摘录了部分精华内容,希望更多对县镇中学教育发展有所思考的伙伴能从中获得新的认知,并由此产生新的思考。
挚行者&学生
“时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个高中生究竟按照怎样的时刻表生活?这样的时刻表里是不是每一刻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呢?挚行者彭慧敏在江华二中的第二个月,决定把学生们对作息时间的日常感受与改进建议变成一场情景剧,让他们的时间和生活被看见。
在演出过程中,每个人都拿出最好的状态去表演,每一个场景演员和旁白都配合得很好。在场上还发现饰演食堂阿姨的同学自己准备了一个围裙;在食堂买饭的同学也表现出了每天刷卡的动作。每一位本色出演的同学都表现出了大家的日常。
跑着;被哨声、体育部、值班老师催促着;早读因瞌睡被抓住批评……但高中生活不是只有这些不满,也有帮带饭的同学们,能借给自己牙膏的室友们,一起侃天说地的室友们……希望大家记住的不仅是高中为梦想而忙碌的日子,也能记住这些闪光的时刻。
|相关链接
“放假”后的学生
学生的在校时间被挤进了紧张的学习日程表,放假的时间是否就有些许轻松时刻呢?短短30小时的假期,为什么也值得学生期待呢?挚行者何诗颖想知道其中的答案。
贵州省是人口输出大国,很多学生的家人在外务工,有的学生就算回“家”,家里也没有什么人。
在空间举办的价值拍卖会上,有一件藏品出乎了我原来的预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件藏品每次一出现,就会立即有学生举手花费所有的家当拍下,行为果断,眼神坚毅。每次他们的反应都让人不忍心再问“你为什么要拍卖这件藏品”这类拓展性问题。
放假的底色有时没有家庭作为基色,没有新奇的美食添色,也没有丰富的活动加彩。
但学生还是喜欢假期,期盼假期,会把有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这些可以支配的时间,或许带来的是他们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掌控感和支配感,可以自由选择吃什么,去哪里,买什么。
|相关链接
学生与“家乡”
在一周一次的弘慧班课程上,为了配合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桑植一中挚行者赵溪竹选择了《乡土中国》作为课程内容。来自县镇的学生们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从文本到现实生活,溪竹带着学生们开启了一段探索家乡的旅程……
相比给学生带来什么,我反倒常常被他们传递出的态度和内容震惊。比如烂熟于心的各种动植物,和土地亲近的关系。他们谈起来那么亲切自然,对我来说则是陌生的,需要学习和理解的东西。
我反复想到,这里的学生和大城市的学生有什么不同?更紧张的作息、相对封闭的环境?
可能相对于“消费者”,他们更像是在担任“生产者”的角色。然而,在社会文化中,不管是课本上学到的、试卷里看到的,还是流行文化中书籍、影音、互联网文娱传递的,都与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距离遥远。看的书、听的歌、看的电视电影、追的星,使得他们对未来保持陌生和仰望的姿态。甚至,高中可能变成了拉远他们的传送带和“高考工厂”。
但也不必悲观,看到学生镜头下鲜活的家乡片段,谁不会感叹学生们的创造力呢?他们,是未来。
|相关链接
学生眼中的“人际沟通”
“认识差异——非暴力沟通的艺术”是本学期PEER开展的弘慧工作坊之一。其重点是引入《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的重要概念并加以实际应用。挚行者郑媛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反馈和发问,看到了学生对于“非暴力沟通”、“强者话语权”的不同看法,也重塑了自身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课堂上,当我问同学们过去在遇到暴力沟通时会怎么应对时,大多数同学会说“也攻击回去”。问他们会有人因为语言暴力而双方产生不适吗?大家说“不会,因为大家都这样”。
当我再问大家在生活中愿意尝试非暴力沟通吗?第二个班上的一位同学说“强者才能使用非暴力沟通”,“强者才有话语权”,周围也有很多同学表示赞同。
但是只要变强就可以了吗?变强之后又如何看待那些“更弱”的人呢?还没有变强的人又如何看待自己呢?害怕成为弱者又是出于什么呢?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在某一刻成为一个更弱的人。
后来,那位提出“强者才有话语权”的同学给了我一份他写的感受:
“‘强者’有自己的规矩,他们有建立与世间大流相适应,并且以‘义’为核心的规矩,‘强大’之处一直都是心灵……‘弱者’也有这样的心灵,但弱者之所以是弱者,就是因为他少了‘原则’这个信仰,他容易做出妥协和让步,容易受欺负。
“所以,我们应该带着一份对他人的尊重与宽容,带着一颗决心,抱守着“非暴力”且不动摇的原则,有勇气提出需求,作出请求,并且抱有理性态度。”
阅读之后,我感慨万分,意识到原来我也只是狭隘地定义了“强者”。在下一节的课上,我跟同学们朗读了他写的感想,大家一起为他鼓掌。
|相关链接
结项分享会
PEER空间的访客
正安一中挚行者诗颖把PEER空间的运营时间延长到了晚自习之后,这不仅为结束一天紧张学习后短暂到访的学生留出了时间,也让她偶遇了几位晚自习时来这里的“意外”访客。避开人群来到空间的学生有的只因事出紧急,但更多的是试探、安静的到访。
诗颖打开门迎接这些意外的到访,是希望那些小心翼翼敲门的学生,在觉得学校无处可去时,还可以来空间和挚行者聊聊天。
离异,转学,抑郁,被束缚的自由,未尽的梦想……一开始的聊天里,面对主动暴露伤痛的小F,我有些手足无措,好像能做的只有倾听。但慢慢地,我们聊起了很多话题,她说rap,我告诉她我和《经济舱》的故事,她讲身边人的小八卦,我也想起了很多趣事,最后两个人在毛笔字砧板上互相写写画画,没有拘束地聊天。
那天的晚自习有三个多小时,我们聊了三个多小时,我记得,她刚见我时是哭着的,走的时候是笑着的。
有一次,我送给了小F油画棒画的小红花,她也送了我一副花,蓝色的背景下是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背后她写道,不知你是短暂的流星,还是一直悬挂着的北斗星,在我的生命里,你是耀眼的,明亮的。
空间是个神奇的地方,会把不开心先赶走。
|相关链接
与学生共成长
溆浦一中的学生很喜欢PEER空间的保留活动——音乐会。本学期新上任的挚行者郑媛祯记录下了和学生一起筹办音乐会的曲折故事。从确认时间和设备,到设计海报和宣传,挚行者郑媛祯发现学生的自主性远比她想得要高。尽管挚行者承担了最主要的运营工作,学生们却也是空间真正的“主角”。学生自己的热爱、服务意识、利他精神,以及和挚行者之间的联结总是让空间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当一次次看到办公区被刘同学收拾整齐时,我感到惊喜又有些惭愧,也开始觉得我得把自己的位置收拾整齐了,并且想要能和刘同学学习一些收纳技巧。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的桌子总体也还算是要比以前整齐一些。
做宣传海报时,给艺术生妍同学看了看新做的海报让她给点建议,她先问我要说她的意见吗?我说是的,我审美可能不太好。于是她说也不是不好,只是她是艺术生,让她来做可能不会这么做。她说她想重新取个景,她也比较擅长修照片。于是我们当时在空间的几个人就按照她想要的重新布置了场景。看到她跟随自己热情,自信笃定的样子,就很欣喜地想要能助力。于是最后用来线上宣传的海报完全出自她手。
跟其他挚行者开玩笑,当挚行者躺平以后会发生什么,会发现她身边的学生都站起来了。
|相关链接
挚行者的角色是什么
挚行者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沅陵六中挚行者吴若思在空间的实践和摸索中逐渐意识到了挚行者和学生之间从来都不只是“单箭头”的奉献和爱,而是通过陪伴共同成长的双向支持。
关于挚行者的角色,不管是线上培训,还是线下培训,和周边人解释我要去干什么,抑或是我在给自己及做心理建设的时候,我永远想的都是“我能够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我能够去了解同学们什么”。
然而,这些想法其实都只考虑了挚行者和学生的单向关系,即挚行者对学生,却没有想过,其实挚行者之所以能够持续工作,持续散发能量,是因为挚行者和学生的“双向奔赴”。这段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正因为挚行者和学生互相支持、互相关照的感情,PEER空间才会如此生机勃勃。
……
包括我在内,挚行者大部分是“新鲜出炉”的大学生,还在摸索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和同学们相处,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挚行者并不是在“带领”学生们成长,而是通过陪伴,共同成长。
|相关链接
分享会现场
挚行者&老师
“经验者”的视角
挚行者皮瑾在进入绥宁一中的空间后开展了很多改造的工作,但在对于走廊空间的使用和垃圾的处理上,她和学生有了很多轮博弈。公共空间的概念需要持续的沟通才能慢慢建立。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皮瑾也和学校的老师逐渐熟悉起来,关于这所县中的历史,关于教学的讨论也在适时地发生。
陈老师是我到达绥宁一中后,第一位大方地踏入空间与我交谈的老师,也是这所学校中与PEER联系最深的老师。平均两天一次的频率,陈老师会在晚自习时进入空间与我聊天。
当我向他寻找如何在与学生的拉锯中建设PEER空间时,
陈老师建议我:“这个事情最开始,你应该去找他们班主任,或者来找我,我或者黄老师,我俩任何一个再去跟学生说,你不用直接跟学生聊。”
“如果我找他们的班主任,班主任会给他们下命令,中间我就无法和他们沟通,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怎么办?”我疑惑。
“沟通是需要桥梁的。在这件事情里,班主任或者老师,就是那座桥梁,你直接跟学生聊,学生很难理解,以班主任的身份去跟他们说,他们才能听进去。这个桥梁可能是一种身份,也可能是一个人或者其他东西,就像PEER空间,也会在今后成为那座桥梁。”
陈老师的话猛地将我打开,我在顿悟与犹豫之间,尝试慢慢理解。也许之前的经历中,有很多隐形桥梁的存在让我忽视了桥梁本身。
|相关链接
坡上走得最快的人,也依然要在坡上走着 | PEER空间 · 绥宁一中
空间的土壤
当我们谈及教育公益时,我们在想什么?我们的目光正在聚焦在哪里?
沅陵一中挚行者于敬元通过这一个月在PEER空间的服务,逐渐意识到除了关注学生、与学生相处和举办活动之外,去深入教育发生的空间,看看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老师,帮助自己适应和融入学校生态,在矛盾中寻求共识,在共识的召唤下互相支持,也是同等的重要。
摆摊是PEER空间常用的一种宣传和活动方式,我的小小摊位设置在食堂外面的空地上,人流量很大,连续两个晚上,我收获了近百条办卡信息登记,并且第一次与这么多学生有了直接接触。
然而,“噩耗”在第二天当晚传来:学校对接老师打电话问我这个活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我解释过后,他说,摆摊视频被其他领导拍下来发到了管理层微信群里,质疑空间是在组织有偿借阅行为;还再三强调以后办的活动都必须要和他报备。
尽管活动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还是从老师们对此事的描述中,看到了一些学校内部纠葛的影子。为了保证空间顺利运营,原本计划持续三天的摆摊被迫中断。
……
在空间所服务的县镇中学里,尽管不乏认同和赞许PEER理念的老师,一切以成绩为导向、一切以考试为导向仍然是这里的主要基调。如何看待这样的教育生态?答案或许在接纳与批评的二元对立之外。
空间所扎根的土壤,是一片需要细细耕耘的土壤。在矛盾中寻求共识,在共识的召唤下互相支持,是我们应该踏出,也必须踏出的第一步。
|相关链接
挚行者&社区
校园由哪些人构成?
校园是由哪些人构成的呢?这里有学生,有老师,还有挚行者巧遇的编外人士。中方一中的校园里除了教学区域,也容纳了一小片教职工家属区,在这里,挚行者刘馨恬结识了陪读的家长和其他生活在这里的人。在和她们的接触中,馨恬对于县镇生活,对于教学活动以外的校园社会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虽是一个只有高中部的学校,但中方一中有着十分宽敞的校园。除了教学必需的建筑设施外,还有足以容纳校内教职工和家属的生活区域,以及一栋住满陪读家长的寝室楼。
我在十月下旬搬了一次住处,新寝室就位于这栋陪读家长寝室楼。
如果不是挚行者的角色,可能这些陪读家长的故事只会是我从长辈口里听到的“远方亲戚的邻居的故事”,我甚至在听完之后可能仅仅只会表达一句“真有趣”,并不会表达过多的评论或深入的探究。而恰恰是挚行者的角色,使我能够稍微走近他们生活的圈子,窥探到这样不同的生活风景,了解到各自的生活故事,于是我产生了更多的对校内“编外人员”的好奇。
而恰恰是这些对她们的好奇,能够引领我去了解这个学校里除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外的社会关系是怎么搭建、维持并持续运转的,也使我脑海中“走进县域”这一主题开始逐渐清晰。
|相关链接
学校之外的生命力
阴历九月初六,是怀化中方县的赶集日,人们会放下手中的农活,从四面八方的乡村里来到集市,进行物品买卖和交换。
一次配钥匙的经历,让中方一中挚行者蔡雨薇走出空间、走出学校,误打误撞体验了一次县城赶集。通过赶集,她看见了生动的县域生活图景,体验了别样的县域烟火气。
集市上的人都是快活和精神的,他们不会因为早起感到困倦,也不会没精打采。人们互相打招呼、开玩笑,聚集在一起谈论着各种各样的趣事。即使是被谁踩到或者被撞到一下,也不会吵闹,一切都是有序和鲜活的。所有的人兴致都是那么高,碰见卖什么的都想挤到跟前看一看,人多的摊位光是看热闹的人就能围好几层。
集市把县镇有趣的事物聚集到一起,来到这里能见识到既显示着中国农村延续下来的古老传统,又显示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那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充满人情味、烟火气的地方。
|相关链接
学生的活动
在学校里的呼吸
挚行者除了管理日常空间事务,给予学生们长期的陪伴和支持以外,参与学校内的各种活动,也是与学生们建立更多联系,看到学生最真实一面的好时候。
正安一中挚行者蒋阳迪在空间任职的这两个月中,参与了学校一年一度的校运会狂欢。通过这次活动,他看到了很多不曾设想到的场景,也发现学生们在被禁锢住的表面下,所隐藏的更多真我。
在老师、家长的眼中,学生就是孩子,需要他们的引导和监督才能少走弯路,避开很多年轻时可能会绊到的石头。这样的想法怀着深厚的爱意与关怀,但有时又强行拉回了孩子想去尝试与探索的步伐。我曾经和很多家长讨论过关于“当代时尚”的问题,当我问到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穿洛丽塔裙,喜欢cosplay的话,你们是否反感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肯定的。
在校运会上,我看到了很多我不曾设想到的场景。广场上,学生们穿上了那些不太被认可的衣服,勇敢地站在了大家面前,用无声的行动诠释着一切,那一刻深受震撼,看到阳光下自己的影子无意间和这些学生重合了起来,看到她们,仿佛看到了那个不被认可却依旧坚持前路的自己。
或许我们想要的不是一路顺风,不是成为主流眼中的成功典范,我们想要的,是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剧本已然写好,其实没有人可以改变属于你的内容。
我想,这就是青春的气息。
|相关链接
放声歌唱的学生们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节,自古便有团圆节的俗称,可惜城步一中的学生只有6小时的假期。城步一中挚行者王燕玲发现今年的中秋与以往都不同,这是她来到PEER空间的第一个节日。刚到空间6天的她,面对尚属陌生的周边环境,还未熟络的人,6个小时的中秋假日时间,如何组织举办了一场由PEER空间发起的中秋音乐会呢?
对于这些同学,热情的邀请是打破羞涩的最佳方式。只要几句话,“同学们,今天是中秋节,过来一起赏月听音乐呀!”也有一些同学,特别活络地就坐下来,自然而然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对话与交流。这些,都是我乐于看到的,让沉默的同学放声歌唱,让外向的同学更加自由地对话。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在同学们唱了三四遍《平凡之路》之后,月亮已经离开桂花树的枝头,挂在不远处山头上。深夜十点,操场上只剩下稀稀疏疏几个人,我们围成的大圆圈经过那么多学生的停与留,也只剩下十几位同学。
有同学提议,我们最后再唱一遍《平凡之路》吧!“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月色不语,同学们在沉默的操场上放声歌唱,这一刻,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鲜活、青春与欢快。
|相关链接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深秋的龙胜中学,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来自上海的NI亚太区航空航天技术部门负责人沈晨和他的团队工程师们。
此次NI团队来到桂林市重点中学龙胜中学和PEER空间一起,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分享活动,NI工程师与“未来的工程师”交流,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同学们的感悟与思考摘录:
“听了讲座后,受益颇多。本以为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却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说里嫦娥奔月的神话,现在也逐步实现——那片无人探索的土地正在被人类渐渐涉足。生活中小小的发现,只要用心研究,便可得出惊人的发现,以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科技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在发展如此之快的时代,我们要激发创新意识,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时代的浪潮中后浪推前浪,勇往直前,创新科技强国的使命已然交在我们肩上了。”
“精彩的演讲,打开我的思维。从科技到物理现象再到推理数学,看似很难但在专业人员的演说下变得通俗易懂,生活中处处存在知识,只要仔细观察,我就是下一个科学家。双枪会给出答案,要学会奖励自己,积极面对生活。”
|相关链接
新春将至,春节假期后,PEER又将迎来新一批挚行者(点击查看名单公示),2022年留任的挚行者也创造了新的纪录。新的县域教育故事将被书写,我们期待与PEERs一起为县镇中学生创造更多选择的机会。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1年9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