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行者廖玉碧是龙胜本地人,15年前他从龙胜中学毕业,前往大城市求学、工作。选择回到龙胜进行教育公益服务源于他对于教育的执着。一方面,他可以在这里反思高中教育带给自己的改变;另一方面,这次服务经历也成为他动态追踪教育现象的难得契机。从学生的阅读入手,廖玉碧开启了对县镇教育的“再”观察。
作者丨廖玉碧
PEER空间项目部
“相逢即是缘”
作为本地人,对于这片土地我总是有更深的感情。选择了龙胜中学作为我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因为我大约15年前从这里毕业,在这里服务可以反思高中教育究竟带给我什么改变。
时间已经很久远了,但是也非常欣喜能看到这里发生的一系列改变,但又好像一切仍是记忆中的样子——一堆堆的辅导书籍累积起来的教室。另一方面,这是很难得的机会,方便对我所希望观察的教育现象进行一个长期的动态追踪。
在观察中验证猜想
——教育环节中的有效阅读
从前我曾经在民办类的创新性学校教学,这一段工作经历赋予了我对大城市和县域学生教育状态的思考。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也尝试了大量的创新教育行动:游学、项目式教学、观影会等,我也将其积累的经验运用到高中的项目中。
在服务实践的观察中,有助于我挖掘到更多细节的边缘化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是如何被影响的。我希望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状况,尤其是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现在孩子们的思想与过去也大相径庭了,在这些影响中,阅读占据了多大比重呢?
在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后,也验证了我过去在教育环节上的一个猜想:能够进行有效阅读的人非常少,而阅读非小说类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自愿阅读理论性强和有一定难度经典的学生少之又少。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精力被严重消耗,筋疲力尽的学生已经失去额外阅读的能力和动力,只想躺平睡一觉,玩游戏,回家宅。由此也造成了县域学校重点班学生应具有的阅读能力与实际阅读量不成比例,缺乏自主阅读。
尤其在县域的教育背景下,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可能越不会去翻阅所谓“闲书”,反而是成绩中等的学生有精力阅读“闲书”,思考一些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问题,对社会公义也更具反思能力。
县域学生的阅读水平并非低下,只是他们需要一个阅读尝试的空间,以及闲下来的时间。但过重的作业负担往往成为了这一尝试的绊脚石。对他们而言,过于相信书本,就会失去鲜活的经历和阅读的精力。
在观察中与学生在一起
——思想的裂变如何产生
这学期管委会的一些工作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程序公正性在管委会的管理中得到体现——确立了入会的不记名投票制度。
半年的服务即将步入尾声,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和学生在一起,因为我非常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这并不是一个稀有的场景,而是每天都可能发生又令人愉悦的交流。在PEER空间管委会会议的时候,我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和反思过程中学生在乎的问题——他们普遍关注公平,也希望被看见,希望获得鼓励。
读书会分享书籍
每天和学生的私下交流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思维很活跃的学生很喜欢找我聊天,从社会、科学、漫画、小说,无话不聊。我在观察这个时代的高中生在思考什么,他们怎么认知这个世界。在这个月里,我通过观察学生借书的结构,得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几个特征。也推荐了些好书给学生。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和学生进一步的私下交流,向他们推荐书籍,观察他们思想上的一些裂变,和好奇心被激发的时刻。
在本次高中PEER服务项目中,我也总结出了两点经验。一是要学会放手。相信学生,不过度干预他们决策的过程。因为这里的学生相对独立,可以做到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挚行者只需要提醒他们,辅助他们,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多个活动是他们自己发起的,比如这学期就有学生自主申请阶梯教室给高一做新课改选科的小讲座,最后圆满完成。从资料准备,PPT制作到后期宣讲宣传全是独立完成,给我带来很大的惊喜。二是在管委会招新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培养民主的精神。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尽量杜绝小团体派别的出现。管委会倡导维持一个公平公正的状态。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就可以观察挚行者的行动能多大程度上改变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做出一点点行动呢?我们帮助他们扩大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能够独立思考,具备服务精神。
TO 下一届挚行者
龙胜是一个环境适宜的地方,从前来到龙胜的挚行者对龙胜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可以说这里好评如潮。
这里的学生友好、热情、独立。祝福下一届挚行者与学生一起收获一段充实而开心的旅程!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1年9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