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在学生活动中引入公共议题,孵化更系统、可持续并且专业性更强的学生社团,PEER期待将建设在校内的PEER空间作为连接平台,把优质的公益项目资源引入校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和开展实践。PEER将这一创新命名为“友毅思”成长计划。
由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支持的“友毅思”计划主要希望实现以下目标:学生团队的孵化、个人成长的支持、服务意识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些目标,PEER在其中串联起议题专家、指导老师、团队导师、挚行者四种角色为学生赋能。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2021年秋季,PEER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引入县镇高中,带领高中生去探讨校园和周边的可持续发展行动探索。
宏大的公共议题如何找到切入点进入县镇中学?
学生如何去理解可持续和公共性?
学期内又能够做哪些可持续的实践行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可持续发展在县镇中学碰撞出哪些有意思的火花。
学生应该是校园内的观察者和行动者
友毅思可持续项目由常驻在PEER空间的挚行者为发起者和召集者,由学生们自主报名和组织团队,共同在校园内开展6-8周的可持续行动。
在江华二中第一次进行友毅思可持续项目介绍时,挚行者彭慧敏通过《可持续与我们的生活》主题工作坊引入可持续的理念,并引导同学们去发现可持续与自己校园内生活的关联。
令她感到惊喜的是同学们在未被引导之前就已经纷纷提出自己在校园生活内发现的各种问题:学校拐角处学生们走近路会直接穿过草坪,草坪就被踩秃了一条路;宿舍的衣服晾晒密集加上潮湿的地理环境,衣服永远也晒不干;学校的主干道上缺少垃圾桶的设置,不想随手扔垃圾的学生要捏着垃圾穿过大半个校园回到教室才能扔垃圾;一到周末学生们的各种快递就出现在学校的各个地方……
而在正安一中,挚行者蒋阳迪则是一开始就发现了感兴趣的行动方向:正安一中的PEER空间后面有一片废弃的荒地,他萌生出改造这片土地,进行绿化种植的想法。他希望这一片地能够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而吸引更多师生关注到校园的土地和环境。他以废地改造为具体的行动主题召集学生并与校方沟通申请。
在观察校园和发现校园议题的过程中,友毅思可持续项目也希望启发学生去思考:学生与校园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在校园的公共建设中是否真的可以推动改变?
学生讨论现场
可持续校园里的 “种子炸弹”
江华二中的校园可持续行动是从项目调研开始的。
学生们发现校园中过道的草坪总被踩秃,他们先来到被踩秃的草坪处进行拍摄和采访,通过对校园内路过学生的采访中得知,大家普遍认为的避免草坪被踩踏的方案应该是一些“惩罚类”的措施,例如罚钱、公示等。
而友毅思行动小组的同学们则是希望能够从学生们内在的意识去改变,让同学们主动的愿意保护校园内的环境。他们想过树立行动标语牌,但发觉这种方式可能与学校已经装设的一些标语牌并无差别,于是他们产生了美化这片草坪的想法。他们认为真正带动学生的是“参与”而不是“阻拦”。
而在正安一中,项目是从校方沟通和土壤检测开始行动的。学校同意了对正安一中PEER空间后的空地进行改造的行动想法,也进行了初步的土壤检测判断了可以种植的植物种类。
两所学校根据自己校内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各自决定开展“种子炸弹”行动。此行动灵感来自于纽约城市4-H环境教育项目,4-H是许多美国公立大学合作推广系统的青少年发展项目。“种子炸弹”是压缩的粘土、堆肥或含有种子的土壤,可以扔到一块裸露的土地上以长出新的植物。
曲折又精彩的行动历程
在与学校政教处进行沟通过后,江华二中行动组的同学们便开始了风风火火的锄地、种种子的过程,参与的同学还戏称自己为“新时代Farmer”。
学生们在自主的进行锄地、播种、挑水排班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了团队的合作与分工。在种子播种之后,他们便开始了校内观察,看踩踏的现象是否有减少。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播种了种子和插了牌子地方的踩踏明显减少,但大家会选择绕开这个地方,踩别的地方过去。
针对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行动小组再一次讨论应对方法,最终,他们决定把拐角处的空地种满植物,在植物的周边铺满多肉来保护这片土地。
江华二中的同学在校园内进行草坪改造行动
正安一中则是在户外种植的第一步就遇到了挑战,由于天气和土壤硬度的问题,正安一中的土地在当时并无法实现室外的播种。于是正安一中的挚行者蒋阳迪决定带领同学们先进行室内育苗,在PEER空间内用花盆种植萝卜并在开春之时移栽到户外。学生们分成了四个小组,每一组认领了一盆植物,颇有仪式感地开始了室内作物的种植和培育。
但四个小组在种植结束后,很多同学的热情和参与度开始降低,慢慢会忘记为种子浇水等。而挚行者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越是人多的小组若一开始没有形成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后面也越会产生行动力弱难以推进的现象。
正安一中的同学认领室内育苗的盆栽
令人惊喜的是,江华二中的草坪改造和正安一中的室内培育中,大家的种子都发芽生长了!这也令友毅思行动组的同学们感到兴奋,看到了“种子炸弹”在校园内焕发的生机!
小部分人的行动
可以带动大多数人的意识
学生们通过6-8周的校内行动,不仅主动改变了校园的公共环境,也带领和吸引了更多的师生参与。
在江华二中的行动中,老师们路过看到学生在锄地的时候会停下来好奇询问;在他们的标语被风刮倒的时候,路过的老师或者学生会把它扶起来插好。而且在他们一开始种植的种子和多肉的基础上,同学们隔三差五会发现一些不是他们种的多肉植物出现在这一小片土地上。
有各种各样的“神秘人”已经加入了他们一起改善和保护着这片土地。行动组的同学们也立了种子发芽的牌子,并在学校的公告墙以友毅思行动组的名义发文感谢那些支持和参与了行动的师生。
行动前后土地对比图
而在正安一中行动组的同学们也打算通过校园内摆摊赠送“种子炸弹”的行动来鼓励和号召更多师生对校园环境可持续的理解和参与。他们将公开赠送种子,领取人需要承诺一个校园内的环保行动,即可领走种子,传递更多生机与绿色。
在将可持续发展带入县镇高中这一行动尝试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对校园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对可持续的理解和行动;以及对他人和环境做出贡献的公共意识。
在本学期带领友毅思可持续项目的两位挚行者对于可持续、学生实践也分别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在本该天真浪漫,充满好奇心,富有探索热情的年纪,却被死死的按在了书本和课堂中,这是我许多个早上坐进空间后想到的第一句话。如果没有人关注资源、环境、人的发展,我将不知道如何再把“可持续发展”一词继续说出口。希望能有更多的可持续行动在校园内落地发生。
——正安一中挚行者,蒋阳迪
友毅思项目中我看到同学们能够不断看到问题,生发出下一步行动。整个项目能完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始终带着问题去行动。友毅思小组成员抱着热情去做这件事,不断讨论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行动计划,遇到困难后,也总有人愿意换个思路和方法继续做下去。我为同学们感到骄傲!
——江华二中挚行者,彭慧敏
最后,让我们通过文字来了解这些做出了行动的学生们内心的感受。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1年9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