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2020年秋季挚行者线上分享会顺利举行,两位挚行者王雪薇和石剑南向大家分享了他们一学期服务中的收获和思考。这次分享会也为挚行者们的秋季服务学期画上了句号。
作者丨李澹然
PEER空间项目部
1月24日晚8点不到,“听挚行者说”分享会的会议房间已经热闹了起来。大家一边聆听着PEER营歌《We Are Peers》,一边期待着分享会的到来。终于,在PEER空间部门工作人员陈晓晓风趣幽默的主持下,分享会正式拉开帷幕。
热闹的“听挚行者说“分享会房间
愿流年不负星火燎原
第一位分享嘉宾是2020年秋季桑植一中的挚行者王雪薇。她伴着“桑植一中空间管委会结项总结”视频,从学生管委会团队建设、学生活动的创设、县城高中生身心发展三个角度,分享了她由挚行者工作得到的感悟和思考。
学生管委会团队建设
雪薇认为,挚行者工作乃至空间运行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如何使管委会作为学生团体中的小火种,将挚行者想要传达的空间影响力辐射给身边的人。为此,雪薇重视建立管委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培养管委会成员的责任心,自主性,加强管委会内部多部门的合作。雪薇希望,即使是挚行者不在的时候,管委会也能成为一个互帮互助的成长共同体,这种自然连接的群体效应,会有持续的影响力。
学生活动的创设
挚行者在驻校服务的一学期或一学年内会举办很多活动,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活动都能获得学生的热情支持,其中也不免有草草落幕,中途夭折的案例。雪薇分享了她的一个成功的活动案例——辩论赛活动,和一个夭折的活动案例——英语口语沙龙。雪薇说到,只有“挖掘学生真实的兴趣点,规避廉价的快乐“,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持续地参与活动,并得到有益的收获。
县城高中生身心发展
雪薇说道,身心发展应该包括知情意行各个方面,但应试教育束缚素质教育发展又是无奈的现实。雪薇在弘慧班负责社会探究实践课程,她在教师口述史活动的开展和成绩的天平中寻找平衡,在回归学情的基础上,探求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
挚行者究竟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许每个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答案一定不谋而合,那就是作为陪伴者。雪薇谈到,作为陪伴者的挚行者,不得不考虑“陪伴的时间长度和广度,投入的力度和辐射程度“的问题。
在分享的最后,雪薇说道:“我们所做的努力,可能因为时间和条件而受限,也无法确定学生是否真正获得,是否可以长时间保持在空间锻炼出来的能力。因此我们没有放大任何一份投入的需要。但是在与这群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效率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点滴的进步和小小的温暖,可能是我们带给空间和我们从空间带走的,最珍贵的礼物。”
雪薇写在“桑植一中空间管委会结项总结“视频末尾的话
支离破碎的杂志社:
一个理想主义者如何面对现实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2020年秋季江华二中的挚行者石剑南。他带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抱负来到江华二中,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似乎很骨感
丰满的理想主义
“捷克的猪肘子外表是被炸过的,带着脆皮,我用刀狠狠地划开它的表面,汁水和肥油一起流下来,就像我非常丰满的理想主义。”
在布拉格听对媒介的讨论,在东欧观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倡议,这使得剑南开始思考信息环境与教育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保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又意味着什么?”
啃着金黄流油的猪肘子的剑南决定,要去县城中学设立一个不属于文学社,不服务于考试,真正为学生利益发声的独立媒体,使学生了解到信息生产的过程,在接触到信息时拥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他想从信息生成的源头开始,探讨如何提高县城中学生的媒介素养。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当头三大棒
怀揣着远大理想的剑南来到江华二中,但现实却给了他三大棒。
第一棒是学生复杂的媒介阅读习惯。很多学生不适应,甚至厌恶读长文;很多学生习惯在算法的控制下被动获取信息,而不是主动搜集;很多学生受制于僵化的考试答题思路,将“新闻是什么”视为一道政治题,套用着“价值观”、“正能量”之类的大词,但却不清楚其准确的含义。
第二棒是学校紧凑的作息时间安排,这也是大多数县城中学共有的特点。上课,练题,考试填满了学生的日程,唯一的自由时间也未必能支付给杂志社活动。有学生问剑南:“参加了杂志社,我还能理发吗?”
第三棒是学生的个人选择。来江华二中之前,剑南曾理想主义的认为:“学生只要想参加活动,肯定能挤出时间做事情。”但现实看来,学生的事情优先级中,“做自己想做的事”仿佛排在最下层。
现实很骨感
“但这个腊鸭子就特别的让我失望,因为它特别的有嚼劲,经过风干之后,这种口味真的是无可比拟,每次我都要费尽牙口才能从骨架上把肉撕下来。我啃这个鸭子用了半个小时,每啃一下我都要喝一口啤酒来清爽一下。我看着一桌的骨头,这让我想起了大约一年前那支非常肥硕的大猪肘子,啊,这可能就是现实的骨干和理想的丰满之间的对比。”
杂志社的成员数不断减少,到最后一次会面,参与者只有报名人数的四分之一。
面对这样的现实,剑南尝试了多样的解决办法。他调整活动思路,让活动更加接地气;他将讲课的形式换为协作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想做什么。
不断减少的杂志社成员
杂志社带来的意义
尽管有这些当头大棒,但也并不是没有好消息。学生关于追星、体育生的采访和摄影,精良、专业到出乎剑南的意料。除此之外,学生还通过杂志社获得了更加重要的东西:
“原来生活处处可以写文章。”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自信。”
这是学生自述的杂志社给他们带来的意义。尽管剑南并未完全达到自己最初设想的目标,但他说道,学生更加需要的是被认可,不顾及压抑地展现自己,获得自信的机会。而关于学生们获取信息的这件事,植根于整个环境中,但环境是很难撼动的。
观众互动问答
在分享会的最后,很多伙伴向挚行者们抛来了好奇的问题,雪薇和剑南一一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以下仅选取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为了方便阅读,部分问题/回答内容有所删减或修改。)
问:“在去学校之前,你所设想达到的效果?”
剑南:我借鉴联合国、欧美等对于媒介素养的规定,搭建了一个的金字塔形的框架。最底层是,“我会用媒介”,例如我会打字上网,主动搜索信息;第二层是,“我读到信息的时候,会批判的甄别”;第三是,“我参与公共讨论,做一个有公民精神的公共生活参与者”。但是我发现,其实能做到第一层,也就是主动搜索信息的学生就不是很多。
问:“挚行者在选拔管委会的时候,更看重学生的哪些方面?”
雪薇:责任心最重要,其次是对空间理念的认同感,还有策划,思考能力,思维等等。我会设置问题来考察他们的这些能力,比如,“如果让你去走班,你会选择哪些方式?”,“你觉得空间有什么样的功能?”,“空间如何体现‘公共’这个词?”,“请你设计一个活动”等等。
一学期的挚行者服务,他们的活动开展和理想实践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们所种下的一颗颗火种,或许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影响和改变,或许终会成燎原之势,带来无限的力量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