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挚学舍是PEER为县城高三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深度人文项目,舍员们可以在此结识朋友、深度阅读。今年的启挚学舍于2020年7月27日至8月13日在桂林举办。
启挚学舍是PEER为县城高三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深度人文项目,舍员们可以在此结识朋友、深度阅读。今年的启挚学舍于2020年7月27日至8月13日在桂林举办。
粟宁是2019年的学舍舍员,今年回归成为舍友。作为一名旁观者,她细腻地体察到了学舍中不断迸发出的思维火花,怀着好奇进行了一次内部访谈。通过访谈,她不但了解到了舍员们关于阅读、集体、个人、联结等关键词的思考,还发现有新的疑问在不断产生,等待着大家继续探求……
作者丨粟宁
PEER秘书处
8月9日,这是抽取末期展示题目后的第二天,我在桌上一叠厚厚的纸中发现了最后的展示分组和题目。
题目既关于“知识”、“学问”、“集体”、“结构”等一个个看似抽象的词,也关于学舍的一切。学舍的哪些方面会引起大家对这些题目的思考呢?学舍期间大家都阅读了哪些有趣的材料呢?这些会如何出现在大家的展示中呢?现在大家与学舍有了怎样的关系呢?
于是我计划着要进行一次学舍内部访谈,关于展示,更关于大家与学舍。我扫了一眼周围,大厅里的舍员正在跟着「美国非裔历史与文学」研讨课的导师观看记录片《第十三修正案》。我迅速采取行动,混入正专心观看影像的舍员中。
我的身份从去年的启挚学舍舍员变成了今年的舍友,学舍成员除了导师和刚刚高中毕业的舍员,就是我们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舍友可以参与学舍活动,也可以为学舍带来新的工作坊、沙龙等,当然还可以选择旁观。
我先找了立立,她是绥宁一中的一名体育特长生。我先尝试问了句:“如果别人问你,你会最想告诉别人关于学舍的什么呀?”
一旁的蕊蕊先说了句:“有意思,不过有时候经典会读时还比较困”。
经典会读探讨中
我们相视而笑。
的确,作为每天最早的活动,会读是需要克服大家的困意的。在会读上我们细细品读经典,对话经典,每一段文字都可以被探讨,每一个观点都可以被倾听,各种想法在这里碰撞出绚烂的火花。这些配上读书声是极佳的“晨醒”活动了。
一段不会结束的充实旅程
午饭,我融入了多人一桌的闲聊“饭局”。虽然离学舍结束还有几天,但这一桌已经开始计划着自己之后的生活,并感叹着学舍生活的种种了。
有学舍后想体验暑假工的,有想回家多看看书的,有要回家带小朋友的,有要去外地亲戚家的……这样轻松随意的氛围中,我有些不忍心打断大家去进行我的访谈,就只是听着,时不时问上两句。
又困又累但还想继续
冰冰一段看似矛盾的话最先引起我的注意,她有着怎样一份“又恨又爱”的情感?
我在学舍会有累的感觉,首先是因为学舍每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满,其次,我们的研讨课需要我们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并按时提交作业,而且这些作业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另外,很多事情是由我们学员组成的团队来商讨并决定的,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
为什么感到累仍然想来呢?那是因为这种累是充实带来的。在学舍我们学会深入思考,与人讨论交流,学会阅读各种文本,完成各种形式的作业,其实都是一个自我尝试、进步的过程。我们能够通过沟通来处理学舍的事务,又是一种锻炼和提升。最重要的是,在学舍里我遇见了一群是朋友但更像家人的伙伴,在学舍和他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天,都无比的开心和快乐。
“14号就可以回去了,但这是一段不会结束的旅程。”小茂用这句带着文艺气息的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旅程在他心里会如何继续。
启挚学舍,是我学习旅途中的一小站,这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一个过程。虽然短短的18天的旅程即将结束,但我这种干劲却不会因此而停下,毕竟要终身学习呀!
同时,我还认为我和学舍的导师、学员、舍友们会在不久的将来碰面,我虽有些许感伤,但我憧憬与学舍朋友再次在PEER相遇的那一天,所以我认为这并不会结束……
但是,大学呢?
“这里好像什么都可能发生,但大学呢?”小茂又如此疑问道。不久他们就要进入大学,经历了学舍后,他们对大学的期待会变吗?
启挚学舍,给了我们一个表达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无论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导师们会尊重你,并且询问你的想法,但到了大学之后,这样的东西还会有吗?这里的朋友都是真心地去对待你,这在大学还会有吗?我对大学生活充满着向往,同时也带着忐忑。
联结如何继续
“结束后一起去南山吗,长沙好像也可以?”小钰是今年学舍的导师,为舍员们开设了「美国非裔历史与文学」这门研讨课程,饭后她问了我这样一句话。我就顺势问了下去结束后她对学舍成员们的联系或活动有没有什么想法。
目前的一个想法是,大家大学开学两个月后组织一次线上交流分享活动,也不一定要所有人同时参加这个线上交流会,可以分成几个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可以是交流初入大学的体验,还可以是读书分享。
这次闲谈让我听到了大家在学舍即将结束之际的一些想法。从中,我看到了大家心中对学舍期间充实状态及多元的人、事的不舍 。
同时,大家对学舍生活结束后彼此的联结应如何继续、学舍中自己的成长如何继续也开始有了一些思考。对之后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担心。
研讨课进行时
观影时刻
下午是城市探索时间,探索组为学舍策划了桂林博物馆之行。每次城市探索的出行、日常财务的管理、后勤劳动安排都会由舍员组成的自治委员会先给出方案,再由大家在议会上进行讨论、投票等。
这次是三个分舍依次搭乘公交前往,“分舍”是今年出现的新单位,就是在学舍中再分出三个小舍作为部分活动、交流、出行的单位。
城市探索——开心到飞起
城市探索——入桂林山水画
终期展示旁听——回看学舍那些人和事
8月11日,终期展示前,舍员们按照分组和展示时间各自准备着。
9:20,展示正式开始,三个第一批展示的组合来到各自的展示场地。我旁观的第一组中,一位舍员因有事而提前离开,但他竟然还不忘和搭档合作网络连线展示。虽然有网络因素的影响,声音有时断断续续,两人却还是能配合得很好,这让我深受触动。
学舍的三个关键词
立立和蕊蕊抽到的题目是“为学舍梳理出三个核心关键词,并说明其出处、概念演变的过程、以及如何应用在学舍的场景内的”。她们选择的三个关键词是「分享」、「会读」和「集体」。
关于“分享”,她们讲述了在真人图书馆中自己是如何逐渐袒露心声,去分享自己内心深处的故事;舍友开设的“口述史”工作坊教她们怎样让一个陌生人愿意分享他的故事。
而她们之所以选择“会读”,是因为经典阅读对她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如何用生活解释经典、如何在经典面前有自己的思考。
说“集体”时她们提到了议会,从中懂得了集体需要规则的约束,集体中的人需要有平等的权利。
展示风采
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小虹和冰冰的展示题目是“学舍后如何看待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这是一个需要较强论述能力的题目。
在她们的展示中,惊艳到我的是她们对学舍期间阅读材料的运用:
在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中国古典作品之一《诗经》曾这样表述农夫的祈祷:‘先降雨与公田,再润及私田’。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人们是具有一定的公共精神的,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学舍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如公共场合被个人物品占据。如果在学舍的每一个人都有意识到自己应具备公共精神,管理好个人的物品,那前面所提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个人生活在集体中,个人要有较高的素质,也要有较高的公共精神,能够遵循集体中的规矩,但同时集体也要是一个合理性、公正性的群体,有能够让个体共同遵循的合理的规章制度。
她们还从《大学》中读出了个人对集体的影响;在舍友带来的讨论工作坊中从旁观视角看到,讨论也是需要有他人意识的;通过「西洋镜内外的中国」这门研讨课的文本阅读,她们意识到在集体中也需要保持个人的思辨精神。
工作坊瞬间
看着舍员们手中那一叠叠写满字的纸,又回想到他们初到民宿时的模样——一个个红着脸、汗涔涔地进行各个步骤,防疫消毒、签字、拍照。
从第一次议会上的晕头转向到能够熟练运用议事程序、从面对经典的昏昏欲睡到主动提出各种无解的问题、从对研讨课中遥远主题的懵懂好奇到将它们拉进自己的生活、从工作坊中的不敢放开到踊跃积极地体验思考……
看着看着,沙漏里的最后一缕细沙也流尽了,展示全部结束。大家各自回房整理行李后在大厅里嘻嘻哈哈地吃着午餐,10个披萨一桌摊开,大家七手八脚,拍照的、分手套的、开盒的、摆盒的……
酱汁在嘴角晕开,笑眼在眉下闪光。
在特殊的2020年,一个人的生活就这样在桂林变成了一群人的生活。
学舍结束三问
12、13号我们去往阳朔郊游,夜话在点点星光下随着潺潺水声流走,骑行在灿灿阳光下伴着呼呼风声停下,烧烤在缕缕黑烟中混着笑语结束……
这最后的轻松与自然,到底是大家各自的偷偷设计还是真的在自然间随性而生呢?不管怎么样,每一个人都在主动地做些什么。舍规、程序、人与人等等,或许真的很多事情都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自然”。
带走什么
最后一次晨读在遇龙河畔,一路走去,一个个还肿着眼的小迷糊看到一路带着露水盛放的繁花和云雾缭绕的远山都格外兴奋。
“告诉你这里有两座猫猫山,这边和那边,它们正面对面微笑”。
“哇哦,真的,哈哈哈……”
晨读结束前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想从晨读带走什么”,有带走“修身”、“道德”的,有带走“极高明而道中庸”、“勉强而行之”的,有带走早起晨读或读经典的习惯的,还有带走一分情怀的……
可能很难说能带走或留下些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存在过些什么,在那段我们共同创造的时光里。
学舍是什么
13号,我和几位学舍的小伙伴一起来到了长沙。在另一个项目融入集体的开始,就是介绍自己和学舍。
“学舍是什么”,从小脑袋围成圈的一桌里我听到这样一个问题?
学舍于我而言,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一个过去未曾想象到的自己,探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探索关于未来的多种可能。
或许我并不是和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有过特别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但他们却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慢慢、慢慢地融入进了我的生活,未来,他们也一样在。
学舍是一段生活体验:在高中毕业的暑假,你来到一个新的城市,结识一群新的伙伴,其中有你的同龄人,也有正在读大学或更年长的导师。在经典会读和研讨课上,你可以体验一种以提问和讨论为主的学习方式,而不仅仅是听讲。你还有机会自主规划集体活动,比如城市探索、休闲娱乐活动等。
总而言之,在学舍你会遇到一群有趣的灵魂并和他们产生有趣的对话!
学舍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在一起会读,探讨“诚”与“诚之”,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睿智,可以从研讨课上用西方人的视角看待中国,体会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可以在议会中自如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感觉到个体想法被尊重,从各式各样的工作坊里,我学到如何进行人生设计、如何尊重特殊群体、如何更加open地展现自己…
日常间的交流、自习时刻的解惑角、课上的思辨等,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我们逐渐变得严谨和“专业”,不同角度我们去询问“你所理解的xx是什么,你怎么定义xx?”不断提问思考作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对于我来说,2019年的学舍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不同世界的大门。那段时光让我看到原来人与人可以千差万别,原来课堂可以不只是老师讲,原来读书不只是为了考试,原来自己可以表达,原来自己与他人、周围、世界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连接,原来情绪、他人、交流、合作、性别这些被我习惯性忽视的东西都需要被关注。
而2020年,学舍对我更像是一个理想摇篮,在那里我可以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真诚地与他人对话,建立自己与周围的联结。读书、行走、观察、思考,然后从这些人与事中汲取力量,自己继续“回归”或者“改变”。
维系些什么
学舍结束后,我们都加入了启挚学舍Alumni微信群。2019学舍结束后,我们线下也在各个不同的地方重逢了;线上也有过好几次交流会,聊自己读的书、所在的地方、所做的事;也有一起把晨读放到线上变成“昏读”,在《墨子》里继续不懂、提问、讨论。我们在维系些什么呢?习惯、交流,还是社群?
“可以和每一个不同的具体的人面对面对话非常珍贵”,一位学舍的导师告诉我,她在学舍的变化之一就是重新确认了“与人对话”的重要性和信心。我想至少我们可以继续有那么一群人可以诉说或者倾听,有这么一个地方让我们有理由去做一些事情。
2020启挚学舍正式落幕。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我想学舍会依旧安全舒适,且愈发温暖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