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环节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想必每个人的教学生涯中都经历过很多老师,老师们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学生们。PEER教师支持正是关注老师们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以各种方法来鼓励并支持老师进行教学创新,在过程中关注教师身份由授课者向学生成长引导者的转变,以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营造良性循环的教育小生态。
徐柳在加入PEER之前,不了解直接服务于学生的暑期项目或是PEER空间项目。19年春季,师范在读的她因为对老师的特殊情结而加入了教师支持部门。实习期间产生的多元联结让她转变了很多对于老师身份的刻板印象,也让她对PEER社群产生了认同感,在实习期结束后申请参加了暑期项目。她如何思考并选择将「教师」作为职业,又是什么改变了她最初的想法呢?
从抵触到向往
可能是因为我爸是中学老师,我很早就发现教师实在是个“性价比不高”的职业:每年躲不掉的口腔溃疡和咳嗽,我妈常嫌弃他当班主任时用自己的工资补贴班费。“千万不要当老师,不如去学工商管理挣大钱。”虽然现在的我已经发现工商管理并不一定能挣钱,这句话却折射出一位普通湘西学子当时的朴素理想,或者说对于教育的解读:拿高分,进好大学,找好工作,读书需要有意义。
在这种价值观的驱使下我付出了努力也取得了回报。直到高三时不小心摔伤,停课,转院,治疗,快节奏的高三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我在逃离了高强压的环境的休学中得到了一丝安宁。返校后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却也发现自己被作为鲶鱼的角色施加于竞争氛围中。种种经历,让我禁不住想:学生时代遇见不一样的老师是不是人生轨迹也会变化?当时甚至钻了牛角尖:反正我的人生已经“毁”掉了,我可以当一名好老师帮助未来的学生们。
当我抱着这样的心态进入师范院校时,认为老师这个词很神圣很有意义的。直到大一暑假参加社团的支教选拔,学长问我为什么要加入支教呢?我说“:因为我曾遇见不好的老师,他们的影响促使我想要当好老师……”我被刷掉了,后来学长告诉我不该说老师不好的。现在想来,大众似乎给老师这个普通职业太高的道德要求。老师是圣人还是普通人?
职业的偏移:教师是备选?
在湖南师范大学求学的四年里,让我最难忘的无疑是我的专业老师们。他们向我展示了在初高中考纲之外的英语,语法单词之外的英语。我惊讶地发现,这些大学老师们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不仅自有体系,且乐在其中。这种精神享受使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有了继续读研的动力。当时我比较喜欢语言学和英语教育两个分支,相对而言,前者偏理论后者偏实践。
有趣的是,教学法老师曾经做过一个意向毕业后从事一线教学的调查,全班近40个人只有3人举手。我也没有举,因为这时候初高中老师成了备选,大家更向往去做翻译,或是读博去高校当老师。
或许受这种风气影响,我选择了去香港中文大学读语言学,但内心也在隐隐担忧。因为做一个好老师从来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大三英语教学法课程让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有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以及语境是如此的重要。高中时想当老师只是教学生如何考高分,当大学老师带着我们读绘本的时候,一个“大孩子”带着一帮“大孩子”都很开心。我一直在自我怀疑,我有资格把「教师」当作职业备选吗?
从了解到理解
在PEER教师支持部门的实习生经历,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立体也更深入的理解。刚入职就参加了大型线下教师工作坊的我不仅结识了PEER的很多伙伴,也难得地同三十余位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一线老师交流。他们的真挚,对于教学的反思,对于学生的关怀,以及不同老师之间鲜明的性格特点都让我受益匪浅。
或许被PEER吸引的老师都有着,这些优秀的老师真是我的榜样。我喜欢他们对教学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努力地进行吸收新知识而且抱持一种包容的态度去做教学实践。部门主管贤婧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教师角色与身份的多重性:因为老师不仅是老师,同时也承担着子女,家长与其他社会角色。需要整体的看待,尊重老师的个人诉求。
18年的夏天很热,我和贤婧在溆浦走访胡老师的聊天时,突然意识到这位美丽体贴的女老师,不再是隔着网线的微信网友,也不是带着标签的一份教师档案,而是有着职业烦恼和育儿压力的普通人,莫名感同身受。后来我也慢慢发现,当我因为一些特殊的情结而选择性地加入这个行业,自己对老师在教学和师德的要求标准过分严苛。不能强制老师永远做到一百分,教师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做着普通而有意义的、关于人的工作。
逃离老师:逃避选择意义
在教师支持的日子虽然咸鱼,拖延症或许折磨了贤婧,但自己却收获了难得的体验,起初只是因为想更了解老师这个职业才加入,离别时不仅发现自己确实转变了对教师的看法,同时也结识了非常多的优秀伙伴,感受到了“同辈压力”。教师支持部门的积累的资料库,也让我在执行正面管教,PBL,回音共话和树洞信箱等项目时受益匪浅。和老师们的沟通中了解到他们的困扰和心声,然后跟教师支持团队的伙伴们一定讨论我们可以如何协作来支持老师。想着之后或许还能成为教师支持项目的甲方(被服务教师),实习期结束后我试着在线上断断续续地进行义工服务。
毕业后的暑假,我申请了PEER挚行伴夏项目,作为一个湖南人想去大东北见识见识。在北京线下培训的时光是美好的,因为自己在不断地输入,社区探索的理念,带挚友之家的方法。
从东北龙井营点学校离开,2019年大家一块在长沙复盘,好像那个夏天就渐渐远去,哪怕我在香港拖延了小弯的ddl,写着龙井课程营长的报告都有种脱离感。
这段暑期去学校另类支教的体验,和我原本想要教书育人,播种种子的目的相去甚远。其中深层的无力感常常让我想起在教师支持实习的时候。教育创新、项目式学习是我在教师支持接触到的新领域,协助想要开展教学创新实践的老师一起设计一些适合本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当我在夏令营中带着初中生去做社区探索,聚焦社区中的具体问题行动。这种相似的理念和目的,却让我反思:社区中的问题真的改变了吗? 如果没有,那我们做的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对学生们来说有什么变化吗?
我倒是发现初中生们都挺“没心没肺”的,自然也不会追着他们要意义。这种对意义的追逐执念,在学校或许体现为考试的评价指标,学科老师们想做教育创新,或多或少都隐含着提高成绩的期待吧。当时的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幸运的是,在短期志愿结束后可以回到简单的生活中,不需要用教育这个很大的词去“折磨”自己,或许之后也不会当老师。
放弃读博之后的再次坚定
语言学系是很有科研氛围的,新生会上很多学霸问读博的条件,有一阵子大家见面寒暄几句然后单刀直入:朋友你想读博吗?家人都比我还要还热心这事,咨询了上届学长后,我抱着不挂科的目的努力学习,和年段前几的学霸在单向请教和薅羊毛中熟悉起来。慢慢发现似乎努力认真的话,成绩也是可以不错的,老师也是可以给正向反馈的。学霸聊天的主题无非做实验发论文,听久了自己也逐渐学会要如何去衡量和设计。
在交流中切身体会到彼此的差异,无论考试前我们如何激烈讨论,大考结束后我都不会特别上心,因为木已成舟,成绩不会再变。不知道自己这种实用看法是否会发生变化,但更清楚发现,我对考试范围外的知识并没有足够的坚持和热爱。和不同背景的同学聊天,抱着我这样想法的竟不在少数,哥哥劝我:读博了也只是一场工作,认真的工作精神才最重要。事实上我又发现,读博是场投入与产出都很难确定的选择。
专门听了一场打鸡血的系列讲座
读书是什么?学习是什么?知识是什么?
我并不是不适合在教育体制下读书,在内地读研的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也能按家里最初的期待规划生活。但是快节奏的一年制课程与真实的科研训练还是让我迟疑了。自己对于知识的单纯喜爱似乎已经在高中时代就被榨干了,抑或更早?想起小学时在书店每个周末无忧无虑看绘本、童书、小说的日子。后来有机会和几位学霸们简单聊过,有意思的是他们都就读于不同省城的重点中学。我们经历着完全不一样的高中生活,我想起来的是试卷,考试排名,他们提到的讲座,阅读,论文,竞赛,社团之类的我可能在本科阶段也没太多机会体验。大三有次去长沙四大名校之一雅礼中学参观,解说员说“雅礼坚持的从来不只是应试。”
最后决定当老师,可能是出于我对教育本身的一点相信。
我发现自己天资并不聪颖,性格也比较咸鱼,从县城中学,到省属师范,再到香港前三的大学,有点运气,但每个阶段的教育都让我成为了升级版的自己。感谢在PEER认识的每一位老师们,你们都成为了未来的前进的榜样。感谢在PEER认识的每一位工作伙伴:贤婧,荔枝,睿睿,老大,老庄,小弯……某种意义上你们也是我的老师。
后记
谢谢你读完这篇长长的手记。其中不仅有和教师支持部门乃至PEER有关的故事片段,也有我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思考。成为PEERs,对我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历里的几行字,更是一个温暖的、有朋辈支持的教育社群。愿大家都能越来越好。毕业季的我计划在长沙/深圳/广州寻找初中或高中英语教师的岗位,欢迎推荐工作机会~
同时也期待有共鸣的小伙伴可以加入教师支持项目,主动把握和一线老师接触的机会,学习教育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论,在实践中思考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