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挚行者朱浩本科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虽然就读的专业是化学工程,但他对上课非常感兴趣(包括听别人的课和给别人上课),并认为这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加入了PEER并成为了教育创新挚行者。
2017年秋季学期朱浩与教师合作开展了2个项目式学习,加入了19位老师的课堂,累计听课33节,与8位老师就课堂设计和教学理念进行了深度探讨,并为项目学校的11个班级带来了累计40多个小时的课堂体验。
2018年春季学期他的第一站是湖南省绥宁县第一中学,他的工作从听课开始……
作者丨朱浩
PEER教师支持项目部
不经预告地去班级里听课很有意思。
当上课铃响,老师在讲台上站好之后,我就从教室前门进入,小声地向老师自我介绍。征得老师同意之后,我便搬着我的小凳子快步走到教室最后一排,开始听课。
无一例外,我总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我走向教室后排那(对我来说)极其漫长的几秒,几乎所有学生都注视着我。他们的目光和面色中透露着惊喜和些许困惑。在我坐下的一分钟内,很多学生频频回头,仿佛把我看作一个凭空出现的“外来生物”。但在大约十分钟之后,我所能见的,便几乎只是他们的背影了。
课程过半,几乎没有同学会注意后排的我。
融入课堂的仪式
上课铃响之后,老师会先说“上课”,紧接着班长或课代表说“起立”。于是,全班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们齐声回应“老师好”。
这并不奇怪。我们在小学和初中总是遵从这样的流程。作为一位听课者,为了更好地融入课堂,我在开始上课时也会起立,和学生们一起说“老师好”。奇怪的是,这一举动常常会使我收获不少充满困惑的眼神。在和部分同学短暂又尴尬的对视之后,我会迅速地把目光转向黑板。
上课了。
教室里的“绝地求生”
拉我一把
最近,“绝地求生”(也称“吃鸡”)这款游戏很火。我禁不住联想到,很多课堂其实宛如“绝地求生”的战场。
“绝地求生”这款游戏中,当玩家失去所有生命值时,如果队友赶到附近并能够及时救援,那么该玩家就得以重返战场。如果救援不及时,该玩家就GAME OVER了。
在我听课的时候,这一幕常常发生:当一位同学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如果他答不上来,附近的同学便会伸出“援手”小声提示。如果没人帮他,他很可能要直愣愣站好一会儿。这时他和其他坐着的同学格格不入,仿佛已经“离开了战场”。
选一个好位置降落
每次“绝地求生”游戏开始时,玩家从一架飞机上降落。选取好的降落地点至关重要,很受欢迎的热门地点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坐在前排且靠中间位置的学生往往有着更好的听课体验,因为老师会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他们身上。当老师向全班提问的时候,主动回答问题的往往是那些坐在前排的同学。他们被老师点名回答的可能性也就大幅提高。
不过,在我观摩过的大多数课堂中,学生都无法自由选择坐在前排或后排,他们大多是在“睡觉”和“不睡觉”之间作选择。
装备随地捡
“绝地求生”游戏中装备散落在不同房子里,玩家通过拾起装备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与概率。
在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看书、听老师讲解、看PPT或黑板板书获取信息,提高自己的课堂生存能力(毕竟谁也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会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座位布局(降落点)影响课堂体验
合作!合作!
许多听课体验之所以会让我联想到“绝地求生”,是因为感觉老师和学生处在一个对立面。
在一些课堂中,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他和学生是对立的。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就被罚站便是一个例子。长此以往,学生也许会把老师的提问视为一种“考验”,为了通过这样的考验,他就需要选一个好的位置降落,捡装备,并且和队友一起在课堂中生存。
而在另一些课堂中,老师和学生成为了队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的关系。在合作模式下,老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也喜欢听老师讲有趣的故事。这种师生关系下的课堂氛围往往比较融洽,而“绝地求生”的感觉也大大减少了。有的老师选择不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在其他课堂昏昏欲睡的学生则更愿意融入这样的课堂。
下课之后,有的学生会希望我下节课也去班上听课,有的学生则会问我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听课,好像我的存在给他们带去了些什么。
我从没有跟他们聊过,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问我。
观察者效应
双缝干涉实验是量子力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实验。该实验中,一束电子射向带有两条平行缝隙的挡板。挡板之后是一块检测屏。通过缝隙,电子束会在检测屏上投出亮暗相间的带状图案,显示出与波相似的特点(A)。然而,如果在挡板的缝隙旁放一个电子探测器,观察每个电子到底是从哪个缝隙中穿过的话,那么检测屏上只会出现两个明亮区域,仿佛电子像一颗颗子弹般被打出,通过缝隙落到挡板上(B),不再显示与波相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