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种子如何发芽生长?项目式学习与语文学科、话剧形式如何融合?作为老师又如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把控和评估呢?这篇PBL全纪录里有胡老师的答案。
一、缘起
2017年在PEER公众号上的一篇《项目式学习与传统语文课堂的结合》中,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雷雨》或者说话剧单元的项目设计,模糊记得当时的激动和歆羡,语文课竟然可以这么上,我也好想这么做。这个项目式学习几乎把我想做的和曾经因为怕流于过场和形式而不敢做的都做到了:能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兴趣,又有具体的落点而不至于流于空泛。
它像是一粒种子,虽然一开始我并没有指望它发芽,就像龙应台所言,或许周遭几乎都是“华歆”,但只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管宁”就可以了。我们都在做这样的教育,但如果同时很清楚,教育还可以那样——内心的制衡就不会失去。
值得感恩的是,人生总有许多意外之喜;在加入PEER教师社群后得以更深地接触,在几次大大小小的工作坊和活动中,原本仅放在心里的想法有了一个可以发芽生长的出口。从最初的蠢蠢欲动,到今年三月在长沙参加的项目式学习体验工作坊时“说出口”后的“只得前行”,毅凯老师的引导让方案渐渐立体,更让人惊喜的是教师支持团队分享了上次《雷雨》的案例集和参考资料,在和贤婧的对话中又得到了很多《雷雨》项目式学习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建议。
还等什么呢,且行吧,“《雷雨》PBL 2.0”!
二、项目筹备
- 同学们提前读完《雷雨》(图书馆集体借书)【自由阅读】
- 团队建设(完成分组)【手形图】
- 话剧工作坊(话剧是什么?如何排演一部话剧?)【获取信息的四种途径】
- 剧本分析(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小组合作+分享】
- 台词解读(对课文节选部分台词的理解和演绎)【课堂】
- 肢体语言、声音指导【寻求音乐老师的帮助】
- 复盘和反思(感恩心、合作心、在反思中前行)【分享交流】
- 演出(服装、道具、化妆、摄影摄像)
- 反馈总结【开放式,组内、班内自评】
三、项目执行
(一)项目执行进度表
路线安排 | ||||
日期 | 早读(30min) | 课堂(40min) | 晚读(20min) | 备注 |
3月26日(周二) | 团建+分组 | 话剧工作坊1 | 话剧工作坊2 | 获取信息的四种方法 |
3月27日(周三) | – | 复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兼论人物的丰富性) | 排练 | – |
3月28日(周四) | 排练 | 议论文写作(准备考试) | 自主复习 | – |
3月29日(周五) 考试 | ||||
3月30日(周六) 考试 | ||||
4月2日(周一) | – | 《雷雨》 人物分析 | 《雷雨》人物分享 | – |
4月3日(周二) | 《雷雨》人物分享 | 《雷雨》台词分析 | 排练 | |
4月4日(周三) | – | 试卷讲评 | 放假 | |
4月5日-7日 清明假期 | ||||
4月8日(周一) | – | 演出:18:30-21:30 | – | |
4月9日(周二) | 演出:7:00—8:10 + 合影留念 | – | 作业:《雷雨》演后记 | |
4月10日(周三) | – | 班内演后分享 +《罗密欧与朱丽叶》 | 复盘(小组讨论) | – |
4月11日(周四) | 复盘分享 | 《长亭送别》 | 反馈总结 |
(二)具体实施
01.团建+分组(30min)
- “我的期待”:期待在话剧工作坊、《雷雨》演绎中收获什么(用一句话表达,组内分享)
- 手形图:长处、待提高、令我生气、理想的沟通环境、理想的合作方式
- 分幕:1-8,小组随机抽签
- 各小组自行选出导演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场演出的机会,并减轻演员背台词的压力,在教师支持团队的建议下将四幕戏拆分为八个部分,由八个小组分别演绎(因第一组和第八组都想演出序幕和尾声,故加之。)
组别 | 组名 |
第一组 | 雷雨I |
第二组 | 萬世师表 |
第三组 | 灵绎 |
第四组 | 罗嘉楠粉丝群 |
第五组 | 雷炙雨冽 |
第六组 | 《雷雨》全球粉丝后援会 |
第七组 | Air Force |
第八组 | 王Yi |
02. 话剧工作坊(一)(40min)
*小复盘:为什么要让大家画手形图并交流?
(1)内容:什么是话剧?如何排演一部话剧?话剧有什么用?
(2)方法:获取信息的四种途径:媒体、调研、观察、访谈;
(3)产出:组长准备资料夹,将所得资料汇总。
附:获取信息的四种途径
① 媒体: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关键词“话剧”,得到两篇文章;在知乎中搜索如何排演话剧、如何欣赏话剧,得到若干回答。
② 调研:论文《话剧百年从中国话剧到世界华语话剧》、《话剧表演要适度》、《话剧语体与话剧对戏曲的偏离》、《话剧老人谈话剧》
③观察:《蒋公的面子》片段+《蒋公的面子》剧本纸质稿
④访谈:温方伊(90后编剧,《蒋公的面子》编剧在《一席》的演讲)
03. 话剧工作坊(二)(20min)
*小复盘:今天课上的几个环节的用意是什么?
集体交流【巩固习得】
(1)什么是话剧?话剧的特点?
(2)如何排演一部话剧?
(3)话剧有什么用?
最后将同学们讨论所得做简要汇总后印发。
04.《雷雨》台词分析(40min)
参考了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林正娟老师的教学设计,围绕台词中提到的物——“洋火”(提示可精细化道具)、台词中的称谓——“你们”(“你”和“你们”的区别,台词的精准性)、台词中的动作神态提示——汗涔涔以及经典场面“相认后”(当堂演绎,感受表演张力)展开。
05. 反思复盘(20+30+20min)
高中的语文课时其实很紧张,我原先是想把复盘做得尽量简单一些的,在和贤婧的交流中才明确复盘的重要性。所以最后设定了专门的小组复盘讨论和分享时间。
其实这次复盘还有一个动因,同学们交上来的演后记,写得多是对人物的分析,很少有同学提到对组员亮点的肯定和感恩,当时我有一些懊恼(现在回想可能是我布置任务的时候没有说清楚),很担心同学们最后变得唯结果论,也希望同学们能更多的关注过程。最后,发现同学们的反思复盘都特别棒!
06. 经验反思
1 | 分八组进行演绎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从学生数量、时间精力和参与度而言)。 |
2 | 走心的服装和道具同学们更容易入戏(同学们表示舞台布局很棒,服装很走心)。 |
3 | “合作体验——反思总结——经验习得——付诸实践”的学习方式很贴切。 |
4 | 需要靠谱的摄影和摄像师(感谢外援摄影晓晓和摄像是学中老师)。 |
5 | 拍了大合照和各小组合照,很有纪念意义。 |
6 | 反思和复盘很重要,不要吝惜课时,这个沉淀的环节蕴含了太多收获。 |
7 | 有必要进行肢体语言和声音训练(因为时间问题没有邀请到音乐老师进行演出前的指点实在太可惜啦…) |
8 | 有必要设置一个总导演协调现场的演出事宜(现场因此出现了一些混乱)所以,除组内角色之外,应当设置总导演、声控、灯光等职位,并进行提前的统筹。 |
9 | 有必要进行彩排,设置好各组的时间节点(预防超时)。 |
10 | 演员们普遍表示“档期不足”,台词不够熟练,排演不够多留下遗憾(如何协调课时和项目式学习耗时的问题)。 |
11 | 现场录制时的收声很重要(有条件可以立个立麦,由于几乎没有收声设备,视频声音非常小,后期很吃力)。 |
12 | 不要小觑同学们的演技和潜力,完全可以做更大规模的演出(邀请家长、老师、和其他班级同学来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