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珊是云南楚雄一所公立高中的生物老师,她说,一线教学三年多,最糟心的事莫过于“不断赶课”。
高中生物课开的晚,课时有限,照着教材能讲完知识点已属不易,想做点创新简直“痴人说梦”。
但雨珊觉得,总得折腾点什么。
于是,她利用暑期,参加了2017年PEER的服务-学习项目;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了生物课“第二小课堂”。她相信,即使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应该存在融合的点。她要其中寻找更多的工具,为学生带去更好的学习体验。
对PBL的实践和反思贯穿了雨珊一整年的时间,这篇文章里会分享她的具体行动和疑惑。
作者丨张雨珊
授权转载自 微信订阅号 光合苗圃( ID:cxbyds13)
这个时间刚刚好是一年,距离我申请PEER的暑期项目。
这一年,参加PEER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似乎耗光了我所有的力气。项目刚结束之后写过一些文字,但并没有对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进行反思和总结。
最近和学生一起开展“生态瓶大赛”,某天,和办公室的老师聊天,说道:“我们学校现在的教学改革其实落伍了,人家别的地方早十年前就是这样做的,现在都不是单纯的提什么还课堂给学生,小组活动,智慧课堂……现在都在讲项目式学习了。”
突然有老师提到:“其实这个‘生态瓶大赛’也就算是项目式学习了。”
“是吗?”
这个事情我没有想过,不由让我用项目式学习的角度去反思这次活动,也想到了去年夏天我所实践的项目式学习。
当时,PEER所给我最大影响不是来自他的内容而是参与的人们——像是一小撮精英试图影响世界的狂欢,我不否认它的价值,但是对于一个不是精英的人走入这个圈子有的是隔阂和不适应。但现在再回看当时的想法,是自己浓浓的自卑和幼稚,而忘记了去思考PEER最初打动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梦想。
时过境迁,洗尽铅华,也该反观最初的执着和在实践中的具体行动。
在 PEER 实践项目式学习
PEER的教育实践中就在推广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流程包括:
引入:事件或者驱动性的问题
学习:获得知识或者技能回答问题;
活动:制作、修改产品回答驱动问题;
展示与评估:展示回答驱动性问题的产品。
围绕这样的教学理念,PEER设计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乡土教育实践营,我所在的营区的主题是社区探索。
我们带着学生走进社区,对某些现象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后由学生们提出想要解决或者深究的问题,类似社会实践。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各自设计研讨课,要运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由学生选择是否选修。
2017年夏令营期间我负责开展了一门研讨课,它给了我很多时间去自由发挥。
我们营的学生们是刚刚结束高一、开学就上高二的实验班学生。参加活动的接近50名同学,参加我的研讨课的有16名同学,刚好分为四个小组。
我的研讨课最初的设计主题是:路边的树——社区的绿化观察。
按照我的最初想法是:通过社区植物的观察,学习关于植物分类,植物景观等知识,让孩子们认识我们周边的植物,理解植物与社区的关系,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
我希望研讨课的最终作品可以是一幅当地的绿化植物地图,一场当地植被与社区关系调查评价的报告会。
按计划,我的课程分为三个模块:理论知识:植物分类(计划用时:2次课);植物与区域文化 (计划用时:4次课);绿化植物(计划用时:2次课)。总课时就是8小时,每次课2小时。
但是最终的现实情况却和计划相差甚远。
第一课
课程初始,我首先介绍课程的说明、课程要求等等;接着是同学们自我介绍,每人给自己取一个植物的名字,有个学生给自己起名“狗尾巴草”。
课程正式开始后,我拿出早晨采摘的大量植物标本,让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进行分类,让他们体验植物分类学建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们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并不是错误的,但是和科学的方法差别很大。就此,我再介绍关于植物的器官以及相关的分类学知识。
第二课
先给学生发放植物检索表,让他们对照检索表制作第一次课上使用到的植物检索表。当然,他们觉得做检索表并不是那么有趣,因为第一次课就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在后半课时我带他们走到校园里,让他们画下自己最爱的一种植物。
学生们画完之后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和植物的故事。这个过程中,学生谈起小时候怎么用植物做玩具,气氛一下被点燃。这让我意识到,是否可以写一本与植物有关的童年游戏的书籍呢?我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接下来,我们讨论如何制作这本书。首先,大家需要收集与植物有关的游戏;然后按植物类别或者游戏类别分;第三,确定书籍的内容;第四,分工与合作。
第二次课的形成是一场意外。当我把想法说出来的时候,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如何去完成这件事情,我想在这个讨论中大概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去针对一个问题去做计划,学会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吧!
但也因为这个突发的想法,我原本设计的课程被打乱了。
第三课
首先我让学生在黑板写下植物相关的游戏以及使用到的植物。黑板被他们写的满满的。
然后我们一起整理黑板上大家获得的资料,相同的合并同类项,并做一个初次的分类,为每一个游戏取一个响亮亮的名字。
其次,讨论关于书籍的内容:要有目录、要有植物介绍,要有游戏的玩法,要有作者的介绍等等。
最后,就是分工。学生自愿领取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有愿意的领取了两个游戏去制作。总之,这次课就是完成了上一次课想法的推进。
第四课
我们一起看了纪录片《种下一个地球》,并且发放了阅读材料《植物的欲望》。这一次课的目的其实是想让大家认识到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来影响了世界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但因为选择的认知材料以及对材料的应用等原因,我没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会感觉这就是理所应当的常识,不值得被讨论。
第五课
这次,我讲的是植物与区域文化。以纪录片《牡丹》中的一小段介绍牡丹和洛阳的关系。结束观看后,邀请学生列举关于迅速联想到的地域与植物。讨论马上又热闹起来了:荷兰与郁金香,日本与樱花……各种各样的市树市花开始在他们的嘴里冒出来。这引出我的问题:为什么地域与植物之间会建立这样的联系呢?这个联系如何建立?可否复制?
这次课的意图是想让学生们知道植物在塑造人类世界,但是人类世界也在给予不同的植物新的生命力,植物在人类文化中会脱离单纯的生命本身,变成精神世界的物品,而这个过程是植物在文学、影视、生活各个方面不断渗透造成的。
第六课
第六节课,带着学生们选“校草”“校花”——通过前面两次课的学习我希望可以自己去塑造这样一种植物——为自己的学校选一种校花或者校草,让它可以成为学校的一种精神代表。。
这个活动我想传达给学生的是我们的世界是被我们自己所塑造的,怎么去塑造由我们自己决定,让他们能够跳出我们现有的一个框架去思考世界的形成。
这件事要不要做我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学生都觉得这件事情是不能完成的。
于是我把它变成了一个小组的策划活动,学生们自己写策划,分别展示,其他组的同学则是负责找茬,对提出的策划设定种种不同的困难情景然后让他们给出解决的方案。
策划方案在不断的讨论中越来越细化,问题也越来越少,最后大家发现这件事情其实是可以被完成的。
这一次课的讨论是我最喜欢的,这是工作之后作为教师这个角色我第一次体会到的那种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快乐,时隔一年,那种感觉还是能被想起。
在这次课中我的角色就是一个引导者,我仅仅给出一些可能性,剩下的都是学生在挖掘。最重要的是在最后他们得到了和最初预想不一样的结果。
第七课
介绍绿化植物以及一些造景相关的知识,然后一起走出校园认识植物,并且分析学校的造景,最后还把学校的绿化区域分块,让不同的小组去识别和绘制绿化的草图,目标是制作一张校园的绿化地图。
第八课
全部同学分成两个大组,分别去完成地图的制作。一次课两个小时并没有完成这次任务,大家只能抽空余的时间来完成。
结营仪式上我们研讨课的小朋友们摆摊教大家玩“植物”游戏
总之,我的课程的最初设计是以“植物”作为中心词,然后围绕植物学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学会另一种视角去看待我们的世界。
这个目标是否真的实现了我不知道,感觉它也不像是一个项目,但是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未来的教学做出改变,这种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在我的工作岗位是很难实现的。一方面是学生人数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
这个课程最终并没有发挥出我想得到的全部效果,这和我自身的知识积淀是有关系的,我的知识还不够去讲更宏大,宏观的角度,我很多时候就是半瓶水,有点皮毛,但没有能力去说的天花乱坠。
现在,我还是没有办法去评价我那时的课到底上的怎么样。因为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按照推断,这是一种开放式,没有结果的教育,和传统课堂相比,它一定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但是这个过程本应该有形成性的评价,可我不会,不知道怎么去评价,那时也忘记去收集学生具体的反馈。记录下这些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某一天也许我能更好的去分析和评价。
关于这门研讨课,最后的产品是:两幅不同风格的校园绿化地图,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植物与游戏的小册子。
对于绿化地图,我觉得它可以体现出团队的合作和绘画的创意,但是它并没有什么在创造的含量。对于小册子,它里面有每个同学对于自己童年的一些记忆,他是一个很美的点子,但是我也不知道它所蕴含的价值在哪里。
在学校做“生态瓶大赛”
然后要聊的就是这学期做的“生态瓶大赛”。
这是我第三次带高二。
第一年完全没留意应该让学生做生态瓶,是同事马老师引导学生做了,效果很棒。第二年,我也要求了,但没有硬性规定,结果没有人做。第三年,刚好学校在搞小组制学习,于是萌发想法,让小组来做。
我用一个小时查阅资料并制作了赛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与此同时,绝对不能浪费一点点的上课时间,所有事情要在课后完成。
围绕这两个原则,我设计了超长的比赛时间,并利用他们的周末时间。此外,我还邀请了办公室老师线下评价,以及组织了线上投票,时间持续了约三周。
制作生态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五节末尾的一个小实验,它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与它稳定性间的关系。
一个好的生态瓶它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它还应该美观,持久。如果把它看做是一个项目式学习的过程,那么第五章的学习就是知识的积淀,制作过程包含有知识的应用,设计与创新等等。最后的线下评价和线上投票又包含了不同的评价方式。这是一个人人可参与,人人可收获的活动。
当然,整个过程也不是没有弊端,比如,材料的来源,有破坏学校植被得来的;小组赛,必然会有偷懒耍滑的学生,线上投票必然会有拉票,甚至可能会有“水军”。
但是这次的活动让我很开心,学生们也是开心的,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同时,我也需要反思,我能否做的更好?能否让更多的人参与这个过程呢?我是否有力量让“科技周”这样的活动在学校绽放呢?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这次活动,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关于大赛的奖品。我给学生买了书籍作为奖励,但是颁发很多个小组,每人一份奖品,这个成本有点高,我该如何解决成本问题?
第二,这个比赛有了结果,颁发完奖品就结束了,之后本应该有总结和反思,小组间的交流,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我可以怎样去实现最后的总结反思呢?
无论是探究式学习或者是项目式学习很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素质,而我现在最迫切的需要是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积淀:更深入的思考课本知识;学习更多关于科学史的知识;注意观察生活,留心知识与现实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