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毅恒讲习堂在阴雨天中如期举行,大家参与的热情并未被大雨削减。本期邀请到的主讲人是萧辉老师,她是《财新周刊》的资深调查记者,曾供职《新京报》。萧辉老师在介绍社会调查新闻案例的过程中,也分享了她对于众媒体时代社会法治调查新闻的价值思考和实践操作,并与现场的伙伴进行了问题的交流与互动。
2008年,萧辉还在北大学习。地震后的三个月里,萧辉在汶川搭了三个月的帐篷,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一起,看到了真实的地震后的中国。有一个孩子在地震中离世了,他的父母十分后悔与自责没有让孩子上城里的学校。萧辉开始思考,为什么地震中死亡的大多是学生?她开始想和这个时代发生关系,她想知道新闻真相,于是,她决定做记者。
社会调查记者的真实生活
新闻的第一要务是追求真相,萧辉所做的“硬新闻”更是直面权力。萧辉说,中国34个省市直辖市,300个县级市,她都已走过。秉持着“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理念,她不是在调查目的地,就是在去往调查地的路上。
天津空港大爆炸后,萧辉和摄影搭档陈杰迅速行动,选择在深夜突破封锁区,潜入爆炸核心区域,在露天平台等待了一个晚上,只为在黎明时拍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得到了摄影记者的最高奖,但回到家后萧辉发现,自己的身体因为接触到空中危险化学品(事故导致了700吨氰化钠泄露)而全身红肿,免疫力下降,一年后才逐渐恢复。
中缅边境,缅甸军机炸弹落入我国境内,造成我国云南正在甘蔗地进行作业的4位平民伤亡。事件发生后,缅甸军政府不承认投弹。中国人民解放军封锁了村子,在不能从中国进入被封锁区域的情况下,萧辉选择从缅甸进入,在一个毒贩子的带领下,在丛林边界徒步5个小时到达投弹现场。在勘察弹坑并让军事专家鉴定照片后,萧辉发布的报道告诉了中国民众事实真相,并对中国政府和缅甸的外交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
2016年,在甘肃康乐县调查精准扶贫。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为什么精准扶贫的资金到不了最需要帮助的地方?通过去书记家的突袭,去最贫困家庭中做现场调查,到底是谁拿了精准扶贫款项逐渐浮出水面。当地的干部不希望媒体过多报道,所以萧辉的住所和行程都有人关注,在写完稿子准备离开前,萧辉终于对他们发泄了自己的不满:“你有时间看着我,还不如去解决精准扶贫的事!”
在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调查工业园区沙漠排污事件,让污染事件受到多方关注,背后巨大的利益链条也曝光在民众面前。报道之后,在习总书记的批示下,当地最终做了彻底整改,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江苏盐城12级的飓风事件中,萧辉坐着农用三轮车风尘仆仆地进入封锁现场,在路上还被甩出座位。
萧辉说,社会调查报道的写作,离不开两个词四个字:“故事”、“细节”。事件的细节,故事的叙述,这是做好社会调查新闻的关键环节。
经历过社会调查新闻,在积累了许多资源,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后,萧辉开始做政商关系的调查,也会对高层人士进行专访,比如与资中筠老先生对谈,和林毅夫谈他的人生故事。
萧辉说,高端访谈如果要做得有深度,既需要记者擅长交流,也需要擅长倾听,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死缠烂打、锲而不舍。
谈到社会调查记者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时,萧辉强调了以下几点:
1、好奇心。觉得自己和他人有关,才会有动力去了解,这是作为调查记者需要具备的第一驱动力。
2、一定要有质疑精神。怀疑一切,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一个说法,不要盲目相信外界,也包括不要盲目相信自己自己,要做到在报道中对抗自己的偏见。
3、分析推理能力。像福尔摩斯一样,从蛛丝马迹中寻找事件的线索和真相,在拼图中拼出完整事情框架,尽量无限接近真相。
4、坚持不懈。碰到困难不退缩,追求真相不放弃。
严肃新闻死了吗?
现在是传统媒体生存的寒冬,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出来做新闻的是个位数;而在萧辉刚毕业的时候,做记者还是精英的选择。
如今正是众媒体的时代,新闻行业正在遭遇重重危机:新闻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热度维持越来越短;对新闻的观点越来越多,发掘的真相越来越少;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优质内容越来越少;从事严肃新闻的人越来越少,记者很少去到现场,自媒体观点先行;成熟的记者很多都跳槽去了互联网巨头的公关团队……此外,大众都喜欢”吃瓜“看热闹,更关注娱乐性的事情,而对涉及到权益公平的事情却不感兴趣。
但“我们真的不需要严肃新闻了吗?新闻真的死了吗?”萧辉基于自己从事调查新闻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了她对于当前的传媒行业的思考。
在萧辉看来,在众媒体时代,严肃新闻并没有死,它也不能死。因为严肃新闻是生活刚需,它关注的核心是公共利益,直接关乎公平和正义。新闻总需要人做,在监督社会和政府方面,新闻还是比较有效的手段。我们现有的矛盾,是内容供应能力无法满足大众对优质新闻内容的需求。
在今天做新闻,更应当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萧辉认为,新闻人聚焦于公众利益,关注公民社会的价值观,唯有事实是最重要的。萧辉所供职的财新新闻便遵循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和操作原则:坚持公共利益至上;坚持诚实与保护的原则,不隐瞒身份,保护线人和采访对象;无止境地接近真相,避免个人偏见,避免事实不清、评论先行。比如去年的“汤兰兰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报道过程中,本于保护的原则,萧辉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受害者本人,而是从法治新闻的角度,尽量对案情做了真实还原,写出了《汤兰兰迷案》。
“未来可能不完全是我们想象的样子,但如果不做,肯定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萧辉说,新闻业虽然面临着挑战,但也未尝不是机遇。新兴技术和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兴起,让新闻行业有着更大的成长空间,能迅速获取丰富的受众反馈。与此同时,这也需要新闻行业的年轻人丰富自己的技能和思维,在做新闻中收获不一样的经历。
做新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哪怕你只当了一天记者,也能学会从纷繁的事物中找到真相,至少不会轻易被欺骗;记者能接触不同的人,接触鲜活和多样的人生;记者的经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人性、生死等问题……
“最好的记者不会出现在最好的时代,记者是适合那些执意追求公平和正义的人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