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R已经开启新十年的历程,肩负着“让每一名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青年人有机会选择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PEER在始终专注于课程和项目改进的同时,也更加看重PEER社群的持续成长,和公益、教育领域专业化分享平台的构建和经验的积累。基于这一目标,“毅恒讲习堂”活动应运而生。
毅恒讲习堂是PEER特聘专家社科院文学所靳大成教授与PEER毅恒挚友共同设立的系列线下讲座活动,每一期活动PEER将邀请一位教育、公益、社会创新、乡村建设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嘉宾主讲,活动预计每月开展一次。PEER致力于打造一个围绕上述领域内容的思想交流平台,促进公益界、教育界经验分享和知识共享,在活跃PEER社群的同时,也希望为PEER及其他组织吸纳、总结和积累更加多元的专业化经验。
作者丨曹竹飞 龚玉廷
PEER导师发展部
活动名称:地方的生成——社区文化脉络研究方法与案例
时间:6月2日上午10:00-12:00
主讲人:齐晓瑾老师
嘉宾:靳大成老师
主讲人简介: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副所长
暌违月余,毅恒讲习堂如约回归。第三期活动中,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齐晓瑾老师带来关于社区文化脉络研究方法与案例的分享——“地方的生成”。
齐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社区文化脉络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研究:充分使用地方志等文献;(2)深度访谈:获取本地社群对空间认识的直接方法;(3)踏勘: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获取传统聚落中各类空间的营造情况和使用情况,与文献、访谈对照;(4)影像记录:以影像的方式,对空间、地方传统技艺和对街区建设历程的回忆进行记录和编辑;(5)图绘:图示的方式呈现逻辑关系、变迁的空间结构、空间叙事和层叠。
随后,齐老师给出了古镇研究与保护工作中的一个具体案例——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的安海镇。下面,我们就跟随齐老师的梳理,了解对安海的地方文化脉络的研究过程。
自然、历史与文化
从自然地理的基本环境来看,相较欧洲和美洲地区,中国拥有海港的城市是较少的,所以,海港对安海的交通、贸易有深远意义,也塑造了其较独特的性格和文化。
历朝更迭和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都显著地影响着这座海港城镇的兴衰,而明末海禁时由于其远离行政中心,且与郑芝龙、郑成功家族具有密切关系,得以凭借在海上继续开展走私贸易而至鼎盛。从历史沿革看,行政层级上安海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一个镇,其建制能追溯到宋代,近代以来,其受到厦门通商口岸和华侨活动影响甚深。
安海依托山水形成了优质的避风港,六座陆桥的建设便利了市镇生活、交往,扩展了其腹地和辐射范围,在环安海港区域形成了发达的墟市网络,先市而后城。以龙山寺和安平桥的连接线为核心构建了线性的城市骨架。密集的历史街巷网络蕴藏了当地的历史、民俗、宗教、传说、信仰。例如,安海传统建筑红砖大厝、番仔楼、商铺错落其中。
其建筑的营造规律代表着趋吉避凶的符号系统,屋顶、山墙上的瑞兽,屋脚、梁下的符文等构件也体现着闽南地区丰富的信仰体系。宗祠、祖厝背后是单姓村落中的祭祀和生活,宫庙、戏台背后有多姓村落中的公共生活。
当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致了新建宗祠等建筑的旺盛需求,也同时促进建筑技艺借助商业和经济的发展活跃地传承着。
近代城市功能建设
这样一个800多年历史的古镇,经历过燹毁和衰落,在面对现代的冲击时它是怎么应对、怎么组织资源的,是一个非常值得被关注的命题。齐老师指出,华侨引领下的自发建设是安海曾对这一命题给出的答案。
首先,安海拥有悠久的海外商贸和寓外侨居的历史,鸦片战争后,南洋各地闽籍华侨社会逐渐发展。再者,安海是近代侨批业的发源地之一和重要的区域中转站。据《晋江侨批集成与研究》,“批”即指信,近代以来大量开办的侨批信局是安海交通、经济发达和社会服务繁荣的见证。交通、电力、城市卫生等基础设施的近代化建设,和慈善团体、医院和消防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均是由华侨和华侨团体联合本地力量倡导和完成的。
教育与民俗
这是一座和朱熹联系在一起的城镇。传说以前安海的东市和西市间经常有矛盾,所以当地士绅希望朝廷派一位官员来治理。赴任的官员恰是朱熹的父亲朱松,据传他在教化人心上颇费心力,在鳌头精舍(石井书院)讲学,而朱熹也可能在安海待过一些时日。通过朱熹父子的故事,当地把人文教育的传统和本地固有的商业传统相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前镇政府的办公室和宿舍是在石井书院这里的,05年的时候镇政府从这里搬走,石井书院得以恢复。无论具体的过程怎样,关于文教的传说对当地人心、文化始终发挥着影响。
单就科举成就来说,安海并不很突出,但达到较高成就的人才很多,在地的文化刊物也在很长时间中保持了稳定发行。
在兴建公路和市政建设之外,华侨做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办学。安海有四所百年老校,都是在二十世纪初兴办。这些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董会,每年都会专门开会讨论学校发展的机遇如何把握、问题如何应对。一年一度的讨论对学校长期的发展和竞争性的生存都有很深刻的意义。更要指出的是,同样具有深刻意义的是对于校友而言,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地方的教育和自己的工作生活联系了起来,从而他们有了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机会。
非物质文化得到保持也与此有密切关联。例如,南音、什音、书法、楹联、灯谜等都是安海发展成熟的人文艺术传统。安海雅颂南音社频繁获邀去东南亚授课,可以见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会给这种传承一个有力的支撑。从社会学的视角观察,这种文化和传统的延续,与其发达的商业之间有相互促进。当地小学的校长介绍,地方上某文化领域公认的大家来给学生讲课,一节课也就收几十元的讲课费,但被邀请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承认。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是被重视的,教师对古诗的吟咏被记录进了校本教材。
从文物建筑理解地方感情和精神
安平桥是当地最古老的建筑物,大概可追溯到南宋时期,长五里左右。桥的周围有一些附属文物,包括宋代的塔和石将军,可以说他们就是宋代以来安海文化内容的集中展示。
官方驿道不通过安海,安平桥的修建可以更好地便利当地人进行贸易运输,极大地增加了区域经济互动和整合。更重要的是,安平桥屡坏屡修的历史为一块块石碑所见证,可以说每一次修缮都是一次团结人心的标志性事件。据宋人赵令衿《石井镇安平桥记》,“斯桥之作,因众志之和,资乐输之费,一举工集,贴利千载,是岂偶然也哉!”齐老师认为,“贴利千载”不仅仅是交通上的优化,也更是一种地方的共建和文化的聚合。
另外,龙山寺及其分香系统也是重要的文化纽带。
工作如何开展
齐老师团队第一次调研在安海待了17天,工作安排很密集。规划院接受当地政府的委托完成安海历史文化的保护规划,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把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总结出来,以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团队重视在地文化,做了很多和公众的互动,和居委会主任、村长等进行了座谈,访谈了乡贤、学者、社团和宗族组织,了解了大家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也发起了在地资料的征集——希望大家能把在地的著述借给团队查阅,最终团队查阅整理了200多本材料。其中,一位企业家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本地就能有很好的教育,不必像自己一样小时候就去厦门读书。可以说,对家乡的认同,是一切社区脉络延续的根源。
在这些工作基础上,团队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故事馆来实现向外的文化阐释和交流的功能,实际可被视作一整个纵深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中,书院把总结出的材料承载于此,对接未来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需求,同时以口述史档案馆对历史进行记述以供查阅。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做公众展示和记录出版,其中公众展示又可分为对外来人群的社区导赏和更多针对内部文化传承的民间学堂。
当然, 这一构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讨论和点评
最后的问答环节中,大家就安海更多的文化内涵细节(尤其是南音文化)、在地文化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性经验、如何浸入在地人群、跨专业合作在工作如何实现等问题与齐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靳老师在点评中指出,齐老师向大家呈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案例,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只揭开了冰山上的一角。虽然PEER团队在带着学生进行社区探索时无法做到如此高水平,但仍可以也应当借鉴齐老师团队的工作方法和目标。服务学习项目三周的营期虽短,但是对学生的状况的了解可以从家庭口述史等方式去浸入。齐老师的工作再次向我们展示,历史的褶皱、缝隙中一定有很多丰富的细节,拥有融入在地的意识是去了解这些细节的首要要求。PEER秉承同样的愿景,期待和齐老师更深入地交流。
靳大成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