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配龙,凤配凤,蓑衣就配竹斗篷”,在湖南省怀化地区中方县,斗笠,曾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物件。而在中方县荆坪古村,斗笠更是文化传承的见证者,在当地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顶轻薄透亮的中方斗笠,是由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现在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挚行者盛波和同学们走出了校园,在“斗笠之乡”探索着斗笠背后的那些逐渐丢失在风雨中的故事。
作者丨盛波
PEER空间项目部
我是盛波,来自湖南长沙,我已经在湖南省怀化市的中方县第一中学服务了三个月的时间。成为挚行者,我希望能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做手工,我们也可以创造更多很酷的事。
“龙配龙,凤配凤,蓑衣就配竹斗篷”,在湖南省怀化地区中方县,斗笠,曾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物件。“斗笠自古出中方,雨雪阴晴它来挡,曾经一度为贡品,有幸遇见乾隆皇”,这首流传在湖南省中方县荆坪古村当地孩童口中的童谣,讲述的就是中方斗笠的故事。
在中方县,斗笠编织的历史可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县荆坪村人士潘仕权执掌宫廷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家乡出产的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乾隆赞赏,从此中方县的斗笠成为贡品。
那么,你可知道,这一顶轻薄透亮的中方斗笠,它是由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现在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我和同学们走出了校园,在“斗笠之乡”探索着斗笠背后的那些逐渐丢失在风雨中的故事。
“斗笠之乡”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这其中的一摞就是一百顶斗笠,往往制作大户的一个房间就会摆有几十摞
一家关门了的生产基地
十一月份的一个周末,我骑着自行车去拜访一家斗笠生产基地。循着百度地图的指引,来到了位于铜锣湾大酒店旁边的一个大院。院子大门开着,里面一排门面的卷闸门却都是紧闭的。我疑心是因为周末放假的缘故,溜了一圈准备回去时改日再来时,旁边的木雕馆的老板告诉我,这家下周也不一定开门。“他们已经不做了,也就是倒闭了啰”,老板淡淡地说。
斗笠合作社招牌还在,门却已经很久不开了
我回来和大家一起整理资料才知道,尽管前些年中方县斗笠被纳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县上下对这一传统产品及工艺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但可惜的是,发展后劲始终乏力,依旧没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学习编织斗笠的队伍里来。
《怀化旅游指南》上关于中方斗笠的介绍称之为“中方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坐车来学校会路过这里,之前遇到天气晴好时还能看到马路两边都是摆满安安静静晒太阳的斗笠。有时候还能看到大车进出,车上满满的也都是斗笠。今年就没怎么见到过那种繁忙的景象了”,PEER空间理事会成员、家住中方县城附近的潘同学如是说。
209国道旁的”中方斗笠生产基地“指示牌
老街的民间作坊
陆陆续续去了几次老街,因为当地的老百姓告诉那里面有几家还在做。在中方县中方镇的老街,一条巷子进去,几排低矮的房子里,藏着5家制作斗笠的大户,有的姓曾,有的姓陈。我们就走访了曾四平和曾凡恩这两家。
这里曾经是一个银行,残破的门楼见证了老街的历史变迁
老街两边晾晒着斗笠,空气里也是桐油的气息
都是竹子编织而成的,鸡笼和斗笠很配
老街巷子的深处,树荫掩映下的斗笠的明亮的黄色
在斗笠制作大户曾四平家我们见到了正在给斗笠尖顶上色的陈奶奶
尖顶上好色后,摞在一起放好,第二天就可以刷桐油了
在斗笠制作大户曾凡恩家,我们刚好赶上斗笠的加工现场
复杂的制作工艺
斗笠由上而下有三层,顶端十厘米的锥体五等分成五个黑漆漆的三角形。接下来是一圈三寸来高的明黄色光亮带,上面贴着印花和商标。最下面一圈是半透明的篾丝网,隐隐能看出里面夹着的棕丝。
“编织一顶斗笠,需要19种工具,前后有81道工序”,中方斗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存家曾说道。先用细细的篾片和篾丝编成锥形的内胎和外胎,在两胎中间的上端夹上薄而亮的花洋布,下端铺一圈细棕丝甚至马尾,再将两胎合拢,用篾条锁上边,然后在表面刷浆、贴花、打墨、上油,一顶漂亮实用的斗笠就成了。当然,最后还少不了在里层加一个软篾编成的镂空花纹头圈。这样,斗笠戴在头上才稳重。
因为还没时间去拜访潘存家先生,我们先带着学生在中方老街的两家制作大户家了解斗笠的制作工艺。
凭一把篾刀,从竹子到竹丝,不少于10道工序。
一顶斗笠,最难的部分还是尖顶
尖顶上会嵌入鹅毛管斗笠不慎掉落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斗笠的外胎上贴有白纸,周边会摆上花洋布
有的小斗笠就会整整齐齐摆一圈上用水泡过的细棕丝
中间再加上一块颜色更鲜艳的花洋布,就可以上内胎了
外胎和内胎要用竹篾连接一起,这个步骤叫做”锁边“
加工好了的斗笠,就可以上胶、上色和上油了
——我的金箍棒在哪?——你的金箍棒就棒在适合你的头型
将头圈和斗笠用竹篾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戴了
传承,还是消失,这是个问题
在中方县,会做斗笠的人,最年轻的都是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至于八零九零后的年轻人,几乎无人学做斗笠,更不要说零零后、一零后了。
斗笠,会不会只是小朋友儿时散发着桐油香味的记忆
在曾老板的记忆里,过去,一顶最好的斗笠能顶500担谷子。结婚时,一定要一顶马尾斗笠当作定情信物,斗笠中夹进的不是普通的棕丝,而是马尾毛。由此,能看出对方手艺精湛与否。可今天,当斗笠不再是必需品,当一顶斗笠的出厂批发价仅20来块钱,斗笠编织产业的没落,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再过20年,不,怕是只要10年,当我们这一代会编织斗笠的人都走了,估计就再也不会有人手工编织斗笠了。那将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潘家存曾接受怀化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达过类似的焦虑。
儿子和女儿都不愿意接班,陪在跟前的只有小猫
我们离开时,笑着邀请曾老板夫妇有机会来中方县一中给我们讲讲中方斗笠的历史故事和制作手法。老板还没开口说话,老板娘就爽快地答应了:“那我就是你们的老师嗒,要得!”
一个普通工人从半成品开始加工100顶斗笠才能收入90元钱
我们买了一顶做好的斗笠回来,有点感慨制作这么复杂和精良的斗笠,零售价也才30块钱不到,批发的话就更低,20块出头的样子。“本地也销量很少,麻阳和桐木要一点,主要还是湘西和贵州那边,越穷的地方要得越多”,曾老板的话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有点苦涩。
作为中方的PEER空间我们的门口也挂上了一顶中方斗笠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翁的这句名言,放在中方斗笠上来讲,就是“传承,还是消失”的问题了。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给中方斗笠注入新的血液,让这场“指尖上的舞蹈”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