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R与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在湖南的四所学校有合作,沅陵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沅陵一中)就是其中的一所。这里的挚行者除了运营PEER空间,会和弘慧班的同学也有深入的接触。
为了上好她所负责的课程,伍悦经常去听别的老师上课。从与老师意味深长的对话,到她自己的课堂,在复杂的情况中,伍悦总是关注那些发生在细微之处的改变。它们像岩石上裂开的纹路一样,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培育,说不定就会生出不一样的花来。
【听课引发的对话】
“真的,你还别不信,那时候我每天都搞到很晚。备课、给学生纠错、一对一辅导,一年下来单教学方法总结就写了几万字。”陈老师在我脸上发现了一个“礼貌”的笑容,就这样添上一句。
陈老师是我去听课认识的。这学期,我被分到PEER与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四所高中之一——沅陵一中,有固定课时请学生来到空间,带学生上PEER的社区探索课程。
(沅陵一中的课间10分钟)
我高中毕业多年,对课堂的记忆又寥寥无几,若真想到要站在讲台上讲课,心里是惶恐的。所以我想先以旁观者的视角去感受课堂,去了解课堂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时会随机选择一个班,先征求任课老师的同意,获得许可就会进他们班旁听。
为了让课堂进行下去,陈老师开始点名,可能是因为学生会支支吾吾讲半天,陈老师开启了自问自答模式。
(在校门口等学生下课的家长们)
开篇提到的这次对话发生在那次听课的两个月之后。我刚好上过几节课了,多多少少有了些体会。
陈老师扬着眉问我:“你上这样的课,学生应该很感兴趣吧,感觉怎么样?”
“还行吧,学生对课堂活动比较感兴趣一点,加入一些理论探讨时,就会有些尬。”我说。“感觉要平衡学生的兴趣和引导他们去做深入探讨挺难的,需要慢慢去调整。”
“你才刚开始上课,慢慢你就会明白的,无论你多么认真备课,结果都差不多。大部分学生都很懒,他们就想着玩,根本不愿意动脑子。”
“有一些学生还是蛮有求知欲的。”
“你这个课不用考试,不用赶进度,还有活动可以玩,自然有学生会感兴趣。我的课你也看到啦,并不是我不用心,学生不配合我能怎么办,成绩不好,又都是我们老师没教好。”
“当老师是挺难的,可能还是得想一想怎么结合学生的兴趣吧。”
“其实也挺容易的,关键是要想明白,佛度有缘人。知识点一讲,聪明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讲再多还是不懂,不需要整那么多幺蛾子。”
“人家苏格拉底在2000多年前说教育是把火炬点燃,而不是容器填满,都过去2000多年了,大家还在搞灌输式教育,说明灌输式教育是有一定道理的。“陈老师弹了弹身上的烟灰,又添上一句道。
“……”
当时我心里涌过很多的想法,我正想抓住它们,下课铃声就帮我终止了这个话题。
我相信这不是陈老师真实的想法,不然他根本不会来找我聊天。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陈老师最后说的那句话,老实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应,我想不如就谈一谈我上课的感受吧。
【我的课堂】
(挚行者在线下培训时做的社区探索课程大纲)
课堂明显变得有序,学生分享和讨论时,也更深入更投入。课后,关于对课程的期待,学生的反馈也完全不一样,第一个班大部分人希望轻松、没有课后作业;而第二个班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对社会公共问题有更深入地探讨。
| 学生——课堂的成就者
(暑期夏令营学生在行动)
课堂最后10分钟,我抛出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你理解的公平。有一两个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我稍作追问后,课堂陷入了吓人的沉默。
直到有一个同学说,他理解的公平是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在一些现实或极端情况下就需要牺牲少数人的利益,点燃了整个班级对这个话题的讨论。
有人说:“大多数人没有权利要求少数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也有人说:“公平就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权利。”
……
学生说出了很多我之前都没有想到的点,可以这样说,最后10min钟的讨论拯救了干巴巴的一堂课。
这让我想到,课堂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构建的,老师或许可以做一些引导,最终成就课堂的还是学生。
(课堂纪实)
结果,现实给盲目自信的我以沉重的一击,第三节课,大约来了1/2的学生,来了的学生又有大约1/3的人坐在后面下棋、看书,全程几乎没有抬起头来。
而我像是被打懵了,整堂课我没有对后面的同学说课堂上不能下棋,而是一直在想办法吸引他们的兴趣,然而并没有成功,同时还忽略了前面2/3参与课堂的学生。
在反思时,我发现自己忽略了课堂设计最重要的一环——课堂规则,我不仅没有跟班上学生讲明规则,甚至自己也没有想得很清楚。
有时候,学习是痛苦的。实际上,可以这么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可能包含一定量的焦虑、紧张或困难。
所以课堂除了本身要尽量有趣之外,其实还需要一定的奖励机制和规则,推动学生去跨越一些障碍,来到老师身边,而不是让他们走向完全的自由和确切的轻松。
(空间一角)
就像目前的我,在谈及课程设计时不说口若悬河,但也头头是道,但在课堂上却异常笨拙,面对学生的不回应,或是讨论跑偏常常不知所措。
我想,承认自己并不是总能正确行动,可能是正确行动的第一步。真正的教学机智正是来源于对教学体验的不断反思,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反思,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的反思,对反思的反思,通过反思才会又一种“睿智”逐渐形成。
如果要问200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教育还是在把容器填满,而不是将火炬点燃?我想可能是要修炼出真正的教学机智并不容易,大家都还在路上。
但未来是可期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