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璐,PEER顾问,2010年PEER桑植营挚愿者,目前在千禾社区基金会工作。2010年开始参与中大“公民课”,开始接触服务-学习,后成为课程助教,负责服务学习的项目设计及评估研究,并形成案例《基于全校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开展的公益学习》,在《高等教育新思维:中国特色的服务研习》一书中出版。2012年,入选岭南基金会的陈荣捷学者奖学金,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参加服务学习项目。
(由入文(PEER19年桑植挚行者)在桑植县城)
与入文沟通好时间,向单位请好假,我买了6月14日晚上从广州出发的硬卧,第二天上午到达张家界。再转乘中巴前往桑植,大约11时到达。在桑植一中的PEER空间待到6月16日下午3点离开。又回到张家界火车站坐车,于6月17日上午抵达广州。我在桑植度过了28小时。
【“张家界下面的一个县”】
每当我向别人介绍桑植,我都会说这是“张家界下面的一个县”。如果对方的注意力还在,我还会补充一句:“贺龙将军,你听过吗?贺龙将军的故乡,桑植”。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过去九年的变化不大,我骑着共享电动车穿梭其中,在主干道上、在民歌广场上、在市场后面的铁板烧中,完美复刻了当年一模一样的感觉。
(桑植县城民歌广场夜景)
最开始,我和入文讨论,桑植一中的条件不差,从硬件到软件,你看,学生6个人一间房,多好。我高中的时候,还是8个人呢。这里有热水器,尽管时不时坏一下,但总比很多孩子家里的条件好吧。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学。每年都有学生上清华北大,跟我的母校没差了。所以这里哪里是贫困啊?
(桑植一中校园)
入文听我说完这一轮,才慢慢地说:“我最大的发现是,这里的资源相对城市来说真的少,学生的基础很弱,老师也知道要劳逸结合、要素质教育,但他们还是会抓住任何时间,让学生多做几套题,尽可能去补那个缺口。”
【给学生一个真空状态】
这是我提给入文的下一个问题。
当天晚上,就有一个女孩跑来找入文聊天,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入文提了一些建议,她一直摇头。女孩走了之后,入文告诉我,找她谈心的人不少,但她能做的很少,有时候还要接收负面情绪,所以她也慢慢学会怎么保护自己。第二天,女孩特别开心又跑来找入文,说自己没事了,谢谢她,还提醒她不要跟班主任说。入文已经习以为常了。
在入文刚来桑植一中的时候,对接下来一个学期有很多期待,比如要给学生赋能、要带学生做社区探索等等。一个学期过去了,作为桑植一中PEER空间的开拓者,入文说:“我发现,对学生来说,做很多活动可能还不如陪他们好好聊天。一个学期下来,我觉得我对他们最大的价值就是陪伴。”
(由入文和来PEER空间的同学们)
【行动者的实验场】
出发之前,我在PEER公众号看了入文写的一篇文章《议题小览|PEER空间·桑植空间》,里面讲她怎么引导学生探索社区——县城中的共享单车多了起来,该怎么管理呢?原来现在高中生的睡眠情况不太乐观,这是为什么呢?桑植现在的房子也卖很贵了呢!透过学生的视角,经过入文的分享,我似乎也回到了那个县城中,我尝试从这些社区探索题目中,去理解这个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建设中的桑植一中新PEER空间)
(溆浦空间挚愿者收集的菠萝头)
【九年前搭建的舞台】
我是一个搭舞台的人,我给大家设置了一个讨论的场景,让同学们参与进来。在中医vs西医中,我找到《南都周刊》当年关于热门新闻“神医张悟本”的系列报道,每人从报道中选择一个角色,先念其观点和话语,在空间中形成对话。待大家纷纷进入角色之后,我便邀请不同角色分次坐到中间,接受其他角色的提问。被提问者基于对新闻事件、对人物的理解,开始讲述自己的观点。他们入戏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这个事件的不同利益相关方,他们在积极对话,时而激烈,时而沉默。而我要做的是确保大家在理性对话,并适当引导提问。
(思璐在2010年PEER暑期项目桑植营)
在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我也逐渐明白为什么孔子、释迦牟尼等先哲是通过对话来开展教育——正是在这些对话中,形成了思想,影响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