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至今,每周两节的阅读课,也完整的上过至少九节了,数量虽然有限,遇到的问题可不少。 秉着“不怕试错”的精神,不忽视不逃避,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倒也有了一些进步。
预习有必要吗?
课前预习,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但往往常被忽略的环节。一方面科目的繁多和课程的紧密性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这项工作;另一方面,大部分科目即使不预习,在老师整理思路的时候反应快一点也能跟着走的再加上课后的习题作业巩固,是否预习似乎影响也不大。于是不自觉养成不预习的习惯。
但对于阅读课来说,课前没有熟悉文本,上课时的讨论是无法参与的,“一片沉寂”这样的情况,也就这样“理所当然”了。
于是在之后的阅读课前,我会要求大家在上课前先做预习,可以是思维导图,结构图,小海报,或者句段备注……形式不限,但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先去理解内容并进行一些思考。
下次上课,至少没有“老师我没有先读好文本”这样的声音了。算是达到了目的。
此外,预习的过程需要自己先去探索,寻找问题,是某种程度的自学,通过预习作业,能逐渐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自学习惯,而不是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通过这个好的学习习惯也能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
综上,预习确实是一个对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有效果且简易好操作的方法。
课后作业
除了读后感,阅读课的课后作业也许可以更多样。时间稍微宽松,可以让小组合作,以任务卡的形式完成基于本次阅读文本的某项任务;如果时间比较紧张,让同学们根据文本提一个拓展性的具体的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也可以交换问题回答,或者由老师提出,所有人一起就这个问题表达想法。都是有趣的。
提问、读后感或者其他形式,可以根据所读文本的主题来选择。涉及现实生活的主图,通过一个具体联系到自身的问题来更加深入探索理解是恰当一点,关于各种情感,教育类的主题,记录所想所思的读后感就更能抒发感受。
学生也是有所长有所喜好的,自主选择也是不错的方式。
总之,形式的多样化是为了内容的丰富,作业是为了启发思维和深入了解,而不是束缚灵感而让思维变得套路。
激励制度与课堂活跃度
主动回答问题的总是少数几个成绩较好平时也比较活跃的同学,其他的人就没什么参与感了,甚至一不小心就会集体陷入沉默。
对于大多数学生们,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一个机会,而更像是一个挑战,并且是挺有难度的挑战:“他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或者“我觉得他说的挺好的,我就没必要说了“,还有“不喜欢站起来被很多人关注”,以及“说的不好很尴尬”。
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一个看似轻松的举动竟要面临如此多的困难,而老师的一句称赞似乎也没有足够的力量鼓励大家去完成一份挑战。
努力学习,成绩会给你一个相对等价的回报;而积极参与阅读课,好像并没什么可得。虽然我们知道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主动性,勇气等等,但当事人却不太在意。而且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发现他们并非没有想法和观点,只是单纯没有一个“动力”,一个“值得”去激发他们做这件事。激励制度——看来是一个最直接了当的方式了,不能贵重,不能大家不感兴趣,考虑再三,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由于空间本学期的主题是模拟大学,在开始时就通过申请表和面试筛选出了固定成员。非会员的同学也可以来看书或者参加日常活动,但是不能借出书籍或者参加比较重大的活动——但对于这两项,大家其实热情不小,所以首先成功的引起了兴趣。
问题永远层出不穷,完全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法,但只要目的没有改变,实验不同的方法反而是乐趣。
实验报告001——内容至上,形式可以随情况改变,因人而异。
小结:
预习
让学生课前预习文本,否则无法参与讨论
课后作业
读后感、小组任务卡、提问与回答(多种形式)
激励制度与课堂活跃度
主动表达想法有时是机会,有时是挑战,多用激励制度鼓励学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