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61场谈话引发的一点思考。
十月初,我开始了一个模拟大学的活动。仿照大学的教学系统,设置不同的系和专业课、社团、活动小组,旨在让大家多有一点对大学的了解,同时对自己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能更清晰。
在仅贴出一张海报及在弘慧九班简单的宣传后,大概发放出九十多份申请表,参与者来自六个不同的班级。接下来的一整周,我进行了61场面试,面试人数约八十人。
这61场面试,大多是一对一单独谈话,此外也有两两、两三的组合。在这样聊天式、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我更多地了解到这些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对一些问题有了一点思考。
“我真的不可以吗?”——关于自我认知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有点意外。沅陵一中是省重点高中,考入这里的学生至少学业上是相对优秀的,但不止一个学生,在面对自己有什么优势之类的问题时,很多学生都给出“虽然外表高冷,但熟悉后就比较开朗”这样的答案,甚至冥思苦想好一会,得出“我觉得我也没什么优势”的总结。
对自己的优势不了解,缺乏基本的自信心,长短期计划也是一个模糊的空架子……这种种表现无一不体现着一个问题——对自我认知的缺乏。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成长十分迅速的一个时期,对自我认知的缺乏很容易导致青春期的迷茫与反叛。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自我认知模糊,缺乏自我意识,一方面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没有太多时间静心思考;其次,也有高中生活的群体性太强,物理空间的缺失久而久之弱化独立意识的问题,以及应试教育模式化的影响。
针对以上,我想,首先得有新事物的出现来激活探索的热情,同时打破一些繁复的框架去创造一个空间,提供一个可能去帮助或者激发学生们发现自己真正的个性和想法。
再来,长期行走在于宿舍-食堂之间,他们现在所认识的世界,是比较单一且片面的,而即使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更多的,也没有太大差别,始终有一层玻璃,隔出与真实世界最遥远的距离。如何面对现实世界呢?理性的思维是必需的,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事物客观的一面,也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或行为。在这个学业压力巨大的阶段,通过社会实践进行个人体悟和经验总结很难实行的话,至少应该通过一些有效的锻炼去促进理性的、逻辑性的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努力VS效率:差生为什么越努力越费力?
每个班上几乎都会有成绩分层比较明显的学生,而且通常这两者的差距只会增大不会缩小,好学生越来越轻松高效,中下生越来越负重低效,只有一个老师,而老师的教学进度不可能为一小撮人放慢,于是课堂成为优生主导,日复一日的差距累积最终成为无法跨越的鸿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想,也许是“努力”惹的祸。
因材施教,我们的老师对于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建议,对于相对反应比较快、理解力好一点的学生,老师们多是希望他们去掌握方法,甚至创造新方法,而对于相对反应慢一点的学生,往往会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尽力把基础打好,多努力。
这样的做法,看上去很有针对性,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很快你会发现,差一点的学生会非常努力,但他们越努力越费力,因为没有方法的努力不会有很高的学习效率,而没有效率的努力,对学生的身心是一种摧残,越是基础性的东西越需要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灵活应用,而努力的死学只是硬撑,并且可能成为掩饰自己不肯探索的惰性的挡箭牌。
努力可以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而不应该成为一种拼命的学习方法。所以越是成绩差越应该找原因想办法,而不是急着去吃“努力”这颗速效救心丸。
—— 怎样看待“努力就能成功”呢?
——不对吗?
——嗯……如果只有努力,是有可能不对的。
教育看细节
其实要说这61场谈话有哪方面的代表性还是不足够的,只是说在这样的过程中,能真实观察到很多小问题。就“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这一点而言,想要把教育做得更好更加完善是应该去了解这些细节的,受教育者的需求,这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形式内容都是可以灵活变化的东西。教育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细节往往至关重要。
就目前的各种教改措施来看,注重细节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实在是一个让人期待的话题。
本文作者陈佳翌,沅陵一中挚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