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课前的准备,是授课前最为重要的准备工作,是顺利授课最重要的保障。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呢?
需不需要为上课准备PPT?
听到“备课”两个字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是报告前熟读讲稿,还是熬夜做完ppt?实际上,备课能做的要比以上的内容广得多。
它是我们走向教室之前必不可少,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准备。这个步骤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授课内容、更有把握地应对可能出现的课堂情境,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够让我们有机会对教案进行个性化调整,使课堂的调度更加灵活。
把每一份教案都视作陌生的
不论你是初次登上讲台,还是个教学老手;不论是你是自主设计教案,或是使用PEER提供的现有教案,为了为授课做好万全的准备,我建议你应该将手头的教案一律视作“他人的教案”。
如果确实讲授的是他人的教案,那么这点很好理解:教案毕竟是从设计者的视角出发,理解这个视角对个性化调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那为什么要将自主设计的课程教案也视作“他人的教案”呢?将自己设计的教案视为“他人的教案”是一个心理仪式,让你能够暂时疏离作者的身份,以便能够更好地对教案进行比较客观的审视和反思。
深入理解教案
拿到一份教案后的第一个步骤是阅读和自评。
这个过程最重要、也最先开始的是理解和思考课程的目标,尤其是核心问题和领悟。一般而言,完成度较高的教案核心问题和领悟往往体现整个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各个课时之间的核心问题和领悟有着相互的关联,一般不建议大家轻率地对这些课程的核心问题和领悟加以修改。理想情况下,核心问题和领悟同样应该与评估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理解了核心问题和领悟之后,我们开始了解教案的内容,对教案中的知识性内容、技能、授课形式进行初步把握。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案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做到查漏补缺,弄清楚还有哪些教案相关的内容需要学习和消化。
比如,准备统计学课程时候,大家可以反复地询问自己:
是不是能够说出“相关系数”的含义?
对线性回归背后的假设是不是有清楚的认识?
会演示到的某个统计软件是不是已经熟练操作?
诸如此类的细小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如果没有准备好,可能会对之后的教学产生影响,导致一些让人很尴尬的课堂时刻(如果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办?)。
在阅读和自评之后,你开始尝试解决这些自己的不足,并开始第二轮的反思。
在知识和技能的障碍被破除之后,你开始深入地思考教学目标和评估方式之间的联系是不是合理?PEER的大部分教案都采纳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形式,那么,最后的项目何种意义上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呢?比如,如果将阅读课程中虚构类作品阅读的最终成果设计为一部学生准备的短剧,那么我们从什么应该从什么方面评价学生改编演出的戏剧,才能与设计者最初提出的目标相契合?
在这个反思过程中,你难免会产生一些新的疑问。这些疑问不再是纯粹的关于知识或者技能的问题,而是你发现了设计者(很有可能是一个月前的你)在原有教案中留下的,未经说明和解释的“缝隙”。
填补缝隙
填补这些”缝隙“,正是个性化调整的题中之意。当然,你可能遇到不同类型的缝隙,有些只是填补一些细节,而另一些可能是更加根本——比如课时与课时之间缺乏联系、核心问题和领悟与最后的评估没有关系。
因此,你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是对教案进行一定的补充,或是对不同的模块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或是减少部分次要的内容,甚至是推翻现有的教案,进行重新的设计。在填补缝隙的过程中,最好能把你所想到的理由详细的写下来,让修改变得更加光滑一些。
与小伙伴们一起试讲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试讲”是对真实授课的一种模拟,是对教案的一次实验。
一方面,试讲能够帮助改进教案的具体内容,比如,特定的讨论问题是不是能够引发大家的讨论?
另一方面,试讲人能从听众的反馈了解自己课堂调度风格的优点和不足。让自己的授课风格与教案的具体内容相适配,也是让课堂取得很好效果的一个因素。
试讲的机会相对难得,大家务必要珍惜在设计阶段和线下培训阶段与小伙伴们探讨的机会。
所以,到底要不要PPT呢?
只看结论的人会问了:那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PPT呢?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对于新手来说,PPT能够有效地帮助记忆教案内容,方便课堂组织。另一方面,PPT的实践效果可能并不让人满意:学生们的注意力可能会集中在屏幕上,错过了老师的讲授。说到底,是否采用PPT,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在课程目标和授课工具之间的权衡。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板书也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展示的方式。和PPT一样,板书同样可以课前提前设计。书写板书的过程比PPT的展示要更慢一些,往往更能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大家也可以考虑将板书作为一种可能的授课工具。
最后,为了方便大家的准备,PEER课程组还为大家设计了一份简易的《备课/试讲核对清单》,开讲前把所有的框框都GET√ ,就胸中有沟壑了!
本文作者:方卓青、张博伦
方卓青,PEER全职员工。
张博伦,PEER义工,课程组长期打杂的。
转载请联系contact@47.104.1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