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eminar(小型研讨课)和阅读课中,PEER鼓励互动讨论,反对把课堂变成倾向于单方面传输的“lecture”。于是,设计者需要不停思考的是诸多讨论环节中,讨论问题应当如何设置。
换句话说,怎样的讨论问题是一个(不会让学生懵比,不会让老师因学生的懵比而心塞的)好问题呢?提醒两点:
它可以被回答
它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推动课堂进程
可以被回答
在往届项目结营报告中,有很多类似反馈:
看电影之后的反思环节中,主讲人直接问同学一些很笼统的问题,比如看完有什么感受,同学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可想而知,这位授课人在讲课过程当中,提问了一些不可以被回答或者很难被回答的问题。例如,看完一个电影之后,如果问“有什么感想”,同学们可以评论的点就太多了,例如电影内容(或故事情节)、拍摄水平、演员演技、色彩运用、镜头切换等等一系列内容。除非课程内容是电影赏析概论,否则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同学们无从下手。因此,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切忌使用这种不可被回答的问题,以防课堂冷场。
引发学生思考,推动课程教学进程
也就是说,每个讨论问题都应紧扣并且服务于每一课的核心问题。讨论问题之间应当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使得学生们每参加一次讨论,都向理解核心问题走近一步。这就要求授课人在设计教案时,谨记自己的核心问题和期望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而掌握的知识。
下面分别就seminar和阅读课举例。
1)Seminar的讨论问题
【反例】
如何看待三峡大坝对历史遗物的破坏?
你们觉得文明的发达程度和语言的成熟与复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可能有些什么关系呢?
以上问题的回答大概可以写成一篇小文章了。这样的开放式讨论在课堂中应当尽量避免,因为抛出这种问题后,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授课人没有充分准备,很难hold住场。
建议挚愿者们将知识点带入讨论问题中,鼓励学生们带着已经学到的知识(或提示学生们从某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以下是几个比较好的例子:
【举例】
人有洛克理论中的“身份”吗? 你觉得洛克的观点有哪些方面是需要被改进的呢?
药家鑫是否该判死刑,为什么?他比我们更“坏”吗?坏在哪里?【提示:联系法律层面与人性层面的讨论思考】
经过了一周的社会调查和刚刚对戏剧的讨论,大家觉得应该如何修改剧本的故事设定,从而更好的反映当地文化?
分析以上三个问题得知,想要回答这三个讨论问题,就必须首先复习一些知识点。例如对问题1,学生要先复习洛克理论中的身份指的是什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讨论。这样的讨论问题容易引发学生思考,并且授课者可以大约预设学生们可能给出的答案。
2)阅读课的讨论问题
阅读课讨论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带学生们回到文本,就文本进行有效思考。阅读课的讨论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目的:
1)梳理文章脉络
2)找出需要重点讨论的词句进行讨论和梳理
3)在确认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之后,对文章的主题和话题进行个人思考
以下是对《看见》一书的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的部分讨论问题的设置。
1)梳理文章脉络
本章中共有几个故事,分别是哪几个故事?主要情节是哪些?
这三个故事主人公经历的共同点有哪些?
2)重点讨论的词句
为什么她问,“戒毒所是挽救人,还是毁灭人?”(第82页)
作者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是什么意思?这和作者在文中所记叙的采访经历有什么关系?(第83页)
为什么作者在文章中大段引用了张国荣《我》的歌词(“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快乐是 快乐的方式不止一种/最荣幸是 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不用闪躲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歌词中的“我”、“造物者的光荣”、 “光明的角落”和故事主人公的经历有什么关系?(第93页)
本章题目,“像水溶于水中”如何理解?
为什么本书标题为“看见”?提示:是谁在看?看见了什么?如何看的?
3)个人思考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三个故事,你认为导致故事主人公遭遇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阅读本章,如果有同学向你出柜,你将如何应对呢?
本文作者王辰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育人类学在读博四学生,PEER毅恒挚友兼职员工,常驻绥宁一中PEER空间。转载请联系contact@47.104.1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