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中的每一天,我都会回想着自己对一中空间的印象——照片的回忆、用心的书架,以及一张温暖的关系之网。在二中的建设与行动中,我越来越确信,这里的空间也一点点地具备着这些特质。我记得行动组员和完全陌生的同学一起在空间画展板,开启一段全新的友谊;也听见空间的电子琴上响起贝多芬奏鸣曲,演奏的同学是几年前第一届友毅思行动的成员……新的、旧的关系已经在这里交织,正是这些东西,让空间得以成为空间。
24秋正安二中友毅思导师:林点山



空间游园会时大家玩耍的身影








在开始前告别
十一月末,二中的空间框架终于做好。黑色的铝材在原本漏风的书吧里,隔出了一个小小的安全网。当时,我把PEER有关的各种材料临时放在了外面,许多同学路过,就会随手拿起来翻阅。忽然发现,我们从一中搬来的大白板上被贴上了一张巨大的粉紫色海报,我认得它——那是一中同学们制作的女性阅读主题月物料。
思绪忽然被带回十月份刚来正安时的那几天,由于一中的空间停止运营,我们需要进行一次从一中到二中的“空间搬家”。我们往返于二中和一中,把一中里的空间物料、书籍用大大小小的箱子和袋子全数打包,再搬运到二中的文印室。47个箱子,好像就能把一个空间所有的记忆打包带走了。


我们把打包好的资料放到二中
把空间搬离一中的时候,一中的老PEER社员阿红给我们送别。那天,阿红好像和每一个PEER的伙伴都熟悉得不行,而即使我们第一次见,她也用非常温暖的笑容和我打招呼。一边听着阿红和项目伙伴们聊天、盘点哪些东西还要留在一中;走过那些即将被搬空的书架,上面贴满了精炼、用心的便签,把一个个格子分好类;一旁的毛毡板上,贴满了往届挚行者的照片、留言。能感受到,温暖的回忆充满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我感到诧异,在建立起什么之前,居然要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告别。
时间运转到两个月后,我经历了和校方的反复协调、和工程师傅确认材料、上架分类每一本书,也陪空间第一次经历晚霞和朝阳。又是一个放学后的下午,我又坐在书架边发呆,想着:天呐,我真的陪伴这里从无到有,一点点地生长起来。但与此同时,我没法抑制一个阴暗的念头:会不会有一天,这里也会消失?如果真的有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感觉呢?
就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声音把我拽回现实,“老师,我不知道该咋办了”。








等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眼前站着友毅思行动组的组长之一,小羊。
空间建设的同时,二中友毅思项目的几支行动小队也组建了起来。但由于此前的活动室变动、高二年级的管理等原因,几乎没有老社员留下来继续参与行动,往期的成果也几乎没有存留。大部分的小组都是第一次开启行动的新同学。没有前辈、没有场地、没有参考物料,我们就这样摸索着行动的各种可能。
小羊就是一个新人小组里的新人组长。组员们此前并不认识,完全因为对教育议题感兴趣而聚在一起。而小羊作为组长,似乎总是很难放松下来。这种让大家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寻找解决方案的模式,对她们而言非常陌生。


小羊和组员在开会
有一次,前一天刚开完会,小羊就来到办公室找我:“老师,昨天说的那个,我还是不晓得该啷个办。”
“我们昨天商量的,是谁去……,另一个人去做……,你再去……,这周就能把材料收好,对不?”
“对,但是如果有老师不让我们弄呢?”
“不会呀,只要我们注意……,就会没事的。”
“那可是同学们不会愿意给我们吧?成绩好的同学会觉得…..,成绩不好的同学又会觉得……”
听到这里,我只能问:“好,那我们现在开始做了没?”
“还没有。”
“刚才这些问题,我们遇到了不?”
“还没有。”
“那要不要先去试一试,问题出现你再告诉大家?”
她用为难的眼神看着我,半天憋出一句“好嘛……”。我感到愧疚又好笑,类似的对话,在行动的前中期发生了好多次。


我和小羊的聊天记录
但实际上,小羊所在的小组是二中这个学期运行最顺利的小组之一,选题生成、调研、材料筹备、成果展示,几乎每一步,她们都能做出让人惊喜的事情。临近结项,小羊已经很少对我说“好嘛”了,她能独立地组织小组里的会议,也能让每个组员顺利地合作。
有时我会想,小羊到底在怕什么呢?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面对陌生和不确定,我们习惯性地感到害怕,就像做错一道题就会被几千人甩在后面一样。可是,友毅思行动和更宽广的生活一样,不是容不得错误的。恰恰相反,它需要在意外和问题中生长。
回过神来,我自己好像也陷入了和小羊类似的困境。空间刚刚搭建起来,就在担心不可见的未来了!先去做吧,等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让空间成为空间
游园会那天,空间迎来了一次闪亮的公开登场。三个行动小组和管委会成员独立运行着五个摊位,来互动的同学们几乎占满了每个摊位的空隙。我走到室外,看着一片热闹的景象,身旁,性别行动小组的小叶跑了过来,自豪地说:“哇!咱们空间也是做起来了!”


游园会时性别小组的互动摊位
让我惊喜的不仅是“空间做起来了”,还有小叶对空间表现出了这么强烈的归属感。对于非管委会的同学,我没有特别向她们介绍空间,只是把会议地点改了过来。但在此过程中,友毅思项目的同学们已经率先和空间建立了熟悉的感受,空间的最先用途,似乎就是给行动小组成员们开会、检索资料和制作展板。与此同时,她们也最先解锁着借阅、留言等各种各样的互动板块。某个下午,不同小组的同学坐在空间的几张桌子上,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PEER版本的“岁月静好”,可能就是这样的场景吧。


PEER版的“岁月静好”








结语
在离开二中时,我翻阅同学们给我的信件,其中同学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从冷冰冰的团委办公室搬到了温暖的PEER空间”。我觉得很可爱,因为团委办公室其实有着更大更暖的电暖桌,可是同学们却说空间更“温暖”,那真是了不起的事情。
在二中的每一天,我都会回想着自己对一中空间的印象——照片的回忆、用心的书架,以及一张温暖的关系之网。在二中的建设与行动中,我越来越确信,这里的空间也一点点地具备着这些特质。我记得行动组员和完全陌生的同学一起在空间画展板,开启一段全新的友谊;也听见空间的电子琴上响起贝多芬奏鸣曲,演奏的同学是几年前第一届友毅思行动的成员……新的、旧的关系已经在这里交织,正是这些东西,让空间得以成为空间。
离开前的最后一周,我在空间听见一个女生来空间弹吉他,上去和她了会儿聊天。她说,自己从一中转学过来,那里也曾经有PEER空间。我说是的,这里的书和很多东西,都是从那里搬过来的。她随即倾吐了很多烦恼,关于学习压力、关于身边被心理问题压垮的同学,最后回到对学校的失望:“这里真的太偏远了,你知道吗,很多东西都很难存活下去。”
我只是做着简单的回应,表示听到了。
“其实我觉得,你们这里也开不久的。”她忽然认真地说。
“姐,你嘴下留情。”
“不过其实,”楼上晚修的上课铃响起,她又补充道“我还是很开心的,学校有这样一个地方!”
我目送她离开,心想,我们已经有勇气面对任何一种未来。


二中空间迎来的第一个晚霞













友毅思导师招募周期
招募期
2024年11月20日-2025年1月15日
第一轮:11月20日-12月6日
第二轮:12月7日-12月27日
第三轮:12月28日-1月15日
(每批次招募结束后5天内完成审核)








我们期待的申请人
共同特质
职业性:具有职业精神,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工作,对目标保持善始善终的负责态度。
共情能力:能共情县镇教师、学生、家长的工作生活情境,理解PEER工作人员项目推进需求;深刻理解他人的境遇;共情教师学生工作人员其一。
协作精神:有协作精神,尊重开放,包容多元。
反思精神:在工作中以平等、尊重、开放、多元、包容的态度应对不同关系与情况。
加分项
有一定的阅读推广、公共倡导或运营经验;
坚守公正善良价值,不以关系远近和个人喜好区别评判;
价值中立,沉稳不偏激;
表达顺畅,叙事条理清晰,不浮夸;
身心健康,能够适应县镇环境长期生活或过往经历中有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or自我关怀自我调节能力。
答疑请添加小P(peer0101)
备注「长期志愿者招募」


期待你的加入
项目资助方


博世集团是一家创新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和售后市场产品、工业传动和控制技术、电动工具、安防和通讯系统、热力技术以及家用电器。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罗伯特•博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创立于1999年,也是博世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区域性总部,负责管理、发展及协调博世在中国的所有投资和生产业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世在中国经营着63家公司,销售额达1390亿人民币,博世在华员工近58,000人。
2011年,经博世集团批准成立博世中国慈善中心,由其来系统地来运作博世在华的所有公益慈善项目和协调企业志愿服务资源。成立至今,博世中国慈善中心始终秉承着“博爱天下、世行善举”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支持溯教育本源、赋贫者自助、促公益发展及助社区建设四大核心领域。截至2023年底,累计捐赠1.92亿人民币,携手184余家公益伙伴一起实施了超过了291个公益项目,覆盖了30个省级行政区,受益人数超过120万人次,共同推动了8个联合国可持续目标。有关博世中国慈善中心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博世中国慈善中心官网。
END
成为PEER月捐人吧!
我们诚邀您成为PEER毅恒挚友月捐伙伴,持续支持团队工作,一起坚韧有力地发声、行动。机构月捐资金将作为非定向资金支持PEER的发展,用于PEER空间、冬夏令营、议题研究等单个项目,必要时用于机构管理、传播与筹款,更长久可持续地服务县域中学生。
我们希望每一位机构月捐人,都是出于对我们工作的了解与信任,是对我们的议题倡导、实践、机构使命深度认同的持续捐赠者;感恩前行路上遇到同频的你,我们各自努力一起向前。
「认识自己,改变世界」
扫码成为PEER毅恒挚友月捐伙伴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4年10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8所初高中累计191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1295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2247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
自2020年起,PEER友毅思校园可持续行动计划面向PEER所服务的湖南、广西、贵州等县中学生开展。该项目围绕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学生团队孵化,支持学生个人成长,提升县中学生对公共议题的感知意识及行动能力,培养学生社会公共服务意识。至今已有2000余位学生完成可持续行动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