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校园操场上拍摄到的美丽的日落
挚行者旅程的期待
在写这篇手记之前,我还特意去翻看了当时一开始写的对自己和这段旅程的期待。
我写了关于我心中的理想的中学教育:“应该是让更多的学生被看见,被看见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被看见自己的迷茫胆怯但‘这都没关系’,被看见自己可能萌芽的一些小兴趣,播撒一些可能的种子。”
而对我自己的期待是,“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这个播撒者和看见者,能带给他们在眼前生活外的诗与远方。”
而旅程到这里的时候,我居然惊喜地发现,这些期待和愿望在我服务的期间里一点一滴积累着,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成熟,但是我也在一点点摸索的过程里收获了很多个第一手的经验,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感恩。
“书吧”的创业之旅
其实一开始开垦的过程有点像创业,并不知道这片空间里能做什么。中方的空间也是所有服务学校里最大的一个,可是越大也越给我造成了一些迷茫感,不知道从何开始。
因此,在第一个月期间,自己能做的更多是聆听和了解,不给自己很多的KPI,而是从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和小活动开始入手,从一个个小项目里收获small wins。从管委会招募,到给管委会做入职迎新、实践期培训,以及重新搭建空间里没有被利用起来的小角落,不管是小的留言板,还是艺术手工的角落,都在一次次我和同学们的装点下植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这些微创新里,空间开始拥有了一批新的“客人”:女孩子们可能会在中午来艺术角和朋友相约着画画或者捏捏手工,亦或是在空间的留言墙看看有什么新话题,三五好友约着留下自己的想法……
不知不觉,随着学生管委会逐渐上手熟络,空间变得逐渐地井然有序起来,的确有一种在经营自家书吧的感觉。
同学们在艺术角绘画/手工
“旅途”中的迷茫
熟悉了空间的日常运营后,又陷入了一些迷茫,不知道还能做一些什么让空间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来。
在和空间管委会的相处和日常闲聊中,我也不断在他们的言语里汲取灵感。
比如,同学们经常会跟我说到他们的日常作息,虽然同学们在表达的时候已经属于自嘲模式,对自己当下的生活见怪不怪,但是我这样已经离军事化管理的教育模式很远的人听来,还是会带有一丝疑惑。
目前同学们生活状态真的是最理想的中学生活吗?
除了学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部分没有被关照到呢?
空间可以成为一个这样的支持者,帮助到更多学生实现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里所无法实现的部分吗?
留言板话题:被爱的前提是漂亮吗?
普鲁斯特问卷,同学们在积极留言
旅途中的思考
于是,我开始对空间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空间除了充当同学们的娱乐放松空间,也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同学们能够在这里拥有更多自我表达以及获得朋辈支持的机会。
我首先想到了树洞信箱这个活动模式,这其实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但说实话,一开始想做的时候还不是特别自信,总有点害怕会不会没有来信,或者自己不一定能处理好来信的需要。
但是当我和管委会同学说到这个想法的时候,马上得到了两位同学的支持,他们都主动积极地乐意充当回信员的角色。
我也因此信心大增,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做这个项目,于是就开始了一系列试试看的过程。从做海报、设置回信机制,再到收信、回信,这一系列看似很自然的行动,也在时间一点一滴的累积下,慢慢变得自然顺利。
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惊喜地和管委会同学发现,有很多来信不止来了一次。
在持续的来信里还能经常收到感谢的回复,以及会有同学和我们回复各自生活可能因此而有所好转的消息。
每次看到这样的信息的时候,作为项目的筹备者,我也会很庆幸。我过往也没有相关的经验,不确定这个活动是否会成功,但是因为它的愿景,得到了很不错的反馈。
于此同时,我也在这个树洞的项目里对学生们的问题有了一些反思,帮助我看到了很多中学生们会共性发生的问题。
例如和朋友之间人际交往问题,感情萌芽时不知如何应对,以及频繁诉说的学习压力大的问题……
这些发现也帮助我在空间运营上更加坚定,在紧张的高中的教育里,需要留出一些口子来照见同学们内在的情绪和需求,用温柔而朴素的方式牢牢地托住他们的不安全感和焦虑。
用心出发的旅程
从树洞这个项目之后,我也越发意识到,也许很多有意义的举措,并不一定需要很多特别华丽或者复杂的设置,重要的应该是“用心“,从心出发,真正站在学生角度出发,就能收获到积极的结果。
于是在此之后,我也在空间里,利用一些墙面和角落,搭建了很多个让学生们能够自由表达、抒发,同时获得朋辈支持的场域。
例如,临近秋冬的时候,我发现天气容易让人变得低气压,因此我就做了几个和情绪支持相关的小角落,比如治愈角:同学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自由地利用一些便利贴,留言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或者希望被支持的部分,然后看到的其他同学就可以在下面贴上新的便利贴,给到他们支持。
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治愈角的墙面上贴满了同学们互相鼓励的留言便利贴。
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或许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一句朋辈的鼓励,就可以给他一点点希望和力量。这就是我看到的,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有心,就能做到的、简单的看见和被看见的过程。
旅程的最后
总结一下我的挚行者经历,我想我收获到的不只是对于县镇教育和学生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有很多对我自己内在的探索和思考。
当你把自己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的时候,有时候会仍然用原先的框架思考问题,但是也在很多时候,会跳出原来的框架去做一些全新的、没有做过的尝试。
更重要的,还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跟着自己的心走,慢慢就会摸索到一个你自己独特的,和自己和他人相处的方式。
这是一段看见和被看见的旅程,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去体验,那么这段旅程就会是有意义的。
中方校园日落一景
挚行者招募周期
招募期
11月23日-1月26日
第一轮 11月23日-12月10日
第二轮 12月11日-1月8日
第三轮 1月8日-1月26日
(每批次招募结束后5天内完成审核)
2024挚行者服务时间线
线上培训→2月
线下培训→2月底(正月十八左右)
入校实践期→3月
中期交流→4月
驻校服务期→4-6月
结项→6月中旬
我们期待的申请人
共同特质
职业性:具有职业精神,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工作,对目标保持善始善终的负责态度;
共情能力:能共情县镇教师、学生、家长的工作生活情境,理解PEER工作人员项目推进需求;深刻理解他人的境遇;共情教师学生工作人员其一。
协作精神:有协作精神,尊重开放,包容多元。
反思精神:在工作中以平等、尊重、开放、多元、包容的态度应对不同关系与情况。
加分项:
有一定的阅读推广、社区行动、公共倡导或运营经验;
坚守公正善良价值,不以关系远近和个人喜好区别评判;
有开放谦逊的心态,价值中立,沉稳不偏激;
正确认知过往成长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不夸大个人努力对周边的影响;
关注所处环境原有文化氛围,意识到环境和结构对个体的影响;
表达顺畅,叙事条理清晰,不浮夸;
遇到新挑战和问题时,有勇气跳出自己的习惯和经验寻找新的思路和资源解决问题;
能够适应县镇环境长期生活或过往经历中有对陌生环境的适应经验和自我调节能力。
答疑请添加小P(peer0101)
备注「长期志愿者招募」
期待你的加入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3年10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余所初高中累计逾16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11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89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