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来到龙胜的第一天,我和龙胜中学的挚行者小崔坐在河边,吃着在PEER内部远近闻名的龙胜烧烤,不夸张地说,是飞跃半个地球也要回来再尝一口的程度!
虽然相差六岁,但对女性主义同样心怀热忱的两个人聊到了半夜。那天晚上我说的最多的词就是“很难”“不抱希望”。从大学学习哲学和性别研究以来,身边和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让我对于改变系统性的压迫越来越悲观。
对于在龙胜分校的行动我有很多设想,但同时心中也充满了恐惧。
当时小崔反复说,“要相信,要坚持,同学们真的会超乎你的想象。” 说实话,当时的我是没有信的,我心里默念的是,小崔一个18岁的“孩子”懂什么呢?
美味的龙胜烧烤
这一次我想做一个“另类”的女性主义实验,将“性别对立”的话语结构转换为沟通和共情。
周轶君和梁文道老师的播客“为什么男性害怕参与女性主义讨论”,和纪录片《面具之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不能把女性主义刻画成半个人口的斗争 – 女性作为受害者,男性作为侵害者 – 而是同病相怜的战友。受伤害的不仅是女性,还有每一个无法表达脆弱,寻求帮助,为了“做个男人”而苦苦挣扎的男性。超越I hate you的,是I feel bad for you。
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这场旅程中关于改变的小故事。
“写给金智英的一封信”–友毅思小组
来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买通”每周六放电影的老师,然后插播放映了《八二年的金智英》,顺便做了社团宣讲。
来看电影的有很多男生,我很担心他们会看不进去,果然等电影快结束的时候,走了将近一半的人。但留下来的学生或聚精会神,或哭得稀里哗啦。一旁的学生告诉我,这是最安静的一次电影放映,平常吵闹得只能看字幕。
电影结束后,我提出,想聊一聊的同学可以留下来讨论,果然,留下来的只有女生和一位男生。这位男生的影评是:“看不懂,好像女主有点精神问题。” 我的内心OS是“看我预想的一点都没有错”。但同时留下的还有一位高一的女生潘潘(化名)。她和我大谈男性凝视、上野千鹤子,这个议题上的认知差距令我眩晕了好几天。
潘潘后来成为了性别议题友毅思小组的发起人,灵感来源于我们人仰马翻的第一次社团共学。
当时我给同学们布置了社区探索的任务,观察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现象。一个男生观察到中午吃饭,一群老爷子会看路上的女生并且评头论足。我还没来得及为他的这个观察拍手叫好。他无心的一句“男生穷就穷一辈子,女生可以通过嫁人变有钱”,瞬间让他成为全场女生的众矢之的。眼泪唾沫横飞,场面一度不可收拾。当场的争论其实只有情绪化的表达,争论双方完全不听对方的解释或回答,各说各的。
共学结束后,这个男孩子找到了我,虚心请教他这句话为什么引起公愤。在我跟他解释了之后,他表示“哦,那我这句话说的确实不对,我以后不说了。”接受的顺畅程度让我非常震惊,原来沟通只是需要好好说话而已。
当晚潘潘也和我聊起了这个观察,一拍即合成立了议题小组,探讨男女如何实现有效沟通和共情。
可持续工作坊现场
为给议题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我邀请小崔一起做了一场性别和性教育的工作坊。
为了挽留住“不小心踏错教室”的男孩子,我们专门开辟了一章“为什么男性应该关注和参与性别议题”,小崔也现身说法做了很多分享。
这场工作坊后,性别友毅思小组提出了他们想做“撕标签”的活动,但是不同于其他只针对女性的标签,他们也要关注到男性,并且细分到不同的社会身份。从女强人到家庭主妇,从瘦小的男孩到背房贷的适婚男,他们想要体现一个性别符号背后的复杂性。
为了收集大家生活中会真实收到的评论,同学们还专门采访了来空间参加象棋大赛的男生们。
大家在各种身份标签上评论
同学们采访了来空间参加象棋大赛的男生们
在游园会的当天,他们的展板吸引来了许多男生,还有男老师对着背着房贷适婚男的图片频频点头。后来复盘时他们发现,大家对于男生刻板印象的回复比较少,甚至有一些觉得这是对的,是有男子气概的体现。于是,友毅思小组自己进行了回复,希望能起到一些治愈和鼓励的作用。
性别工作坊播下的种子,在友毅思小组的思维方式和活动设想上开花结果。同学们将学到的知识和框架应用到实际行动中的能力,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一步步走入女性主义的“大汉”
下面这则小故事是我与非PEER社员的一段意外相遇。我们社团从报名开始就是9:1女多男少的情况,后来同学们自己组织了象棋五子棋大赛,那几天空间挤满了男生。有一个比赛输了的“大汉”,他因为留了胡子经常被人当作20岁的成年人。闲着无聊,他翻了翻我从龙胜中学(本部)PEER空间借来的女性主义书籍《写给贤男哥的信》。
眼见他逐渐看进去了,我赶紧趁这个机会推销,问他要不要办借书卡借走这本书。他说好。
过两天我在操场体育课碰到了他,问他书怎么样?他说觉得很好看,尤其是讲恋爱和婆媳关系的,但当他把书拿给周围的男同学,大家都觉得不好看。
我当时非常好奇,为什么他能和这些女性故事产生共情?我承诺会把这本书看完和他讨论有疑问的章节,希望他第二天下课可以来找我。
第二天他来到社团,开始反思自己在以往恋爱中,做过所谓觉得对对方好的事情,回头想来都不一定是女方想要的。也提出了对婚姻的怀疑,害怕在这种不公平的结构中会不知不觉伤害女方。
我接着推荐他看了《房思琪的乐园》,他觉得太痛苦难以坚持看完,但他为了完成潘潘“布置”的《你的夏天还好吗》熬到半夜,并且参与了友毅思小组性别故事的编撰。
后来在我离校的前一天,小崔又给他精心挑选了两本性别方面的书籍送到分校。
这样一位非常具有男性气质的“大汉”,可能不会是我主动接近的受众。一次和哥们的对弈,一本无意被翻开的性别主义书籍,一番出于好奇的对话,带来了意料之外的连接。
除了主动的行动之外,有些东西被动地放在那里,也能带来改变。
自主生长的“恐婚调研”友毅思
八周后,我的服务周期结束了,在我离开龙胜分校时,给社团的活动部部长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在学期结束前自主组织一个活动。
我设想的活动是很简单的,比如玩个游戏、开个茶话会之类的,锻炼一下他们的组织能力就可以了。没有了我的“威逼利诱”,很快大家就没有动力了吧?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依旧热烈地在群聊中讨论想法,高二部长提出想要调研当代女性恐婚的社会和心理原因,做一些活动预热,为下学期正式成立友毅思小组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发起人也是个男生,上学期加入了友毅思,但因为觉得占用他打篮球的时间就退出了。我本来以为这位半个体育生可能这学期也坚持不了几周,但后来他不仅成为了中流砥柱,更让我看到了他细心善良又负责任的一面,看到他连接起两个世界的神奇天赋。
PEER仅仅打开了一个窗户,同学们仍在持续发现身边的问题,并切身思考解决办法。自主生长,这就是友毅思的生命力吧!学生们与世界对话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写在最后
离校时导师沁霏收到的同学信件
坐在从桂林回西安的飞机上读着学生们写给我的三十多封信,他们说:
“我仿佛从一场大梦中醒来。”
“在封闭的学校,好像和世界没有那么隔绝了。”
“我学会了更灵活沟通,并减少刻板印象的影响去换位思考。”
篇幅有限,我只能用几个小故事和一个友毅思小组的行动带大家看到“有意思”的中学生们。龙胜中心分校PEER社的6个友毅思小组,各个卧虎藏龙,他们中有用i人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支持高敏感人群的治愈小分队;有深入红瑶村落学习的瑶文化探索小组;有用治愈解决致郁的解忧花;有行动力超强的丹青书法小组;还有把npc和容貌霸凌创意地结合在一起的反貌凌小组和组织了首次草地音乐节就人气爆棚的才气团队……
他们写了很多感谢我的话,但其实我最感谢的是他们。
他们给予了我无限的力量和无条件的爱;他们纯粹而谦虚,愿意聆听和接受一切新鲜的,甚至与自己认知不同的事物;他们用灵动鲜活的生命,教会我跨越模糊的概念,去爱具体的人。
我从未对改变如此充满希望。
友毅思导师报名方式
(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即可直通申请表哦~)
联合招募周期
招募期
11月23日-1月26日
第一轮 11月23日-12月10日
第二轮 12月11日-1月8日
第三轮 1月8日-1月26日
(每批次招募结束后5天内完成审核)
我们期待的申请人
共同特质
职业性:具有职业精神,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工作,对目标保持善始善终的负责态度;
共情能力:能共情县镇教师、学生、家长的工作生活情境,理解PEER工作人员项目推进需求;深刻理解他人的境遇;共情教师学生工作人员其一。
协作精神:有协作精神,尊重开放,包容多元。
反思精神:在工作中以平等、尊重、开放、多元、包容的态度应对不同关系与情况。
加分项:
有一定的阅读推广、社区行动、公共倡导或运营经验;
坚守公正善良价值,不以关系远近和个人喜好区别评判;
有开放谦逊的心态,价值中立,沉稳不偏激;
正确认知过往成长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不夸大个人努力对周边的影响;
关注所处环境原有文化氛围,意识到环境和结构对个体的影响;
表达顺畅,叙事条理清晰,不浮夸;
遇到新挑战和问题时,有勇气跳出自己的习惯和经验寻找新的思路和资源解决问题;
能够适应县镇环境长期生活或过往经历中有对陌生环境的适应经验和自我调节能力。
答疑请添加小P(peer0101)
备注「长期志愿者招募」
期待你的加入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3年10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余所初高中累计逾16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11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89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