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也点燃了微博话题#大山的孩子去太空了#,说的是我国航天员、首位飞天载荷专家桂海潮的故事,这位从云南施甸县姚关镇走出去的孩子,如今代表祖国出征、飞往宇宙去摘最亮的星。
神十六发射高清大图,来源人民日报
摄影张敬宜、谢集潇
云南网在《航天员桂海潮“成长记”》中评价道,对于来自信息不发达地区的“小镇做题家”,做题是走出去的捷径,但不代表他们只是“做题家”,随着接触的世界更大、舞台更广,孩子们的潜力也能得到充分释放,而桂海潮的经历也给了这些孩子们无限的希望。
“小镇做题家”的讨论看似横空出世,背后是教育、公益领域长期关注的“县中教育”,县中指在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占了全国普通高中总数的一半。近年来,由于“超级中学”兴起、生源师资流失、教育质量下降等多方因素,县中出现“塌陷”,21年《光明日报》撰文《“县中塌陷”是县域整体教育的警示信号》,直指“现象亟须重视并得到妥善解决”。
本期公益故事,美好编辑部对话聚焦县中教育的公益组织PEER毅恒挚友(以下简称PEER),和主攻教育创新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中心执行主任刘鹏,一起走进舆论中心的“小镇做题家”们,共同想象未来县中教育的模样。
“视野的差距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缩短,但这些孩子也有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编辑部:PEER服务的县中学生知道“小镇做题家”吗?
PEER:知道。现在高中生都是04-07后了,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而且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长为方便联系,从小就给孩子配手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小镇做题家”的内容。
PEER:这不是他们日常会讨论的词,更常说的是“未来可期、不负现在”这种。倒是我们在调研《县镇中学生画像》时,问过他们对“小镇做题家”的看法,学生们的反应挺有趣的,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会反问为什么只有“小镇做题家”,没有“小镇摆烂王”,因为自己成绩不好,够不到“做题家”;第二类,觉得自己只是不会做题,但有其它能力和认可来源,比如在B站做UP主,或者王者荣耀打得好等等;第三类,承认自己是“小镇做题家”,但不觉得这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上了大学后自己能够发生脚踏实地的改变。
编辑部:学生们的自如自洽似乎和舆论场上的焦虑有所不同?
PEER:可能是年龄上的差别吧。相对来说,高中生还是比较积极向上的,PEER服务的县中大多是寄宿制,学生们还没进入到和现在天差地别的环境,可能上大学后会有感触,毕竟“小镇做题家”、“985废物”都是进入大学后的自嘲。
编辑部:PEER怎么看待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割裂”?
PEER:虽然现在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到非常多信息,而且能到县中就读的,家庭经济情况也比较好,但真正能出市、出省的机会还是很少,只能通过手机去想象这个世界,视野的差距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缩短,这也是客观事实,并不全是刻板印象。
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的生活不只是做题,也有从课外书、家长、老师身上去学习的生命力,就像小树苗会自己长出芽来,但这种芽比较脆弱,问题可能会在之后上大学、择业上显现出来。
PEER:需要,但不只是为了应对高中阶段的压力,PEER一直在做的是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大白话就是把人当人看,引导学生们认识自己,找到向内而生的生命力。
“小镇做题家”上大学后貌似逃离了家乡,但PEER的县中项目是希望学生们和家乡去产生联系,看到问题采取行动是一种联系,去认识一些他者是一种联系,和学校旁边的米粉店阿姨聊天也是一种联系。这种建立联系的能力是可以迁移的,以后不管是到了大学,还是进入社会工作,都能够去认识新的环境。
PEER:PEER项目贯穿初三到高三,不仅在学校里提供服务,寒暑假也会有活动,比如“挚行伴夏”夏令营是面向初三升高一的孩子,采用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方法,孩子们通过解决社区的“真实问题”,锻炼自己的能力,减少面对新环境的疏离感。
“PEER空间”是面向县中在校生,它是一个建立在县中的物理空间,会配置多媒体设备、书籍等。虽然PEER会派驻长期志愿者(挚行者),但他们的角色是协作者,协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组织活动、学习课程,还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对接外部的公益资源,促进自主探索、朋辈交流和社会参与。
“少年E计划”则是针对高三毕业生,通过为期6天的“模拟大学”夏令营,形成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思考和计划,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
总的来说,我们的项目很看重学生自己在意什么,把选择的自主权交给他们。
PEER:PEER在做的是兜底和教育倡导,我们服务的学校大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校长也希望在教育上有一些破局,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我们希望在PEER空间做的东西能够破壁,(能量)突破这个空间延伸到学校里,比如不唯成绩论、比如倡导友善尊重。(现在)学校的朋辈关系是偏竞争的,PEER倡导的是朋辈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合作,能够形成共同体。
来自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同学
在学校操场举行“苗艺工作坊”
这点我们已经在学校里看到了,孩子们基于兴趣爱好在一起玩、组社团,还会因为发现一个共同问题去发起一些行动。另外就是公共精神的培养,在公共空间如何和他人相处,也会倡导学生们去关注公共议题。
PEER:高考结束的暑假,不要只是学车,也可以出去走一走,学习一些之前想学但没时间做的事情。
编辑部:PEER提到学生对“小镇做题家”的反应,和您的观察一致吗?
刘鹏:一致,甚至孩子们觉得会做题是一种优势,表示自己的竞争能力比较强,老师家长也会给到正向反馈。这和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选拔和评价机制有关,读书好的孩子能获得更多关注、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会有更好的发展,家长更有面子等,所以虽然“小镇做题家”是指县中学生,但其实它和基础义务教育息息相关。
那为什么(这种教育方式)之前行得通,现在提出要转变呢?这和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早些年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可以彼此借鉴一些成功经验往前走的,但现在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认知边界碰到瓶颈,相反需要在基础学科领域取得突破,在无答案的世界里找到答案,这就需要具有独立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储备。
PEER进驻服务的中方一中学生
在讨论“可持续校园”
编辑部:最近大热的ChatGPT是否加剧了这样的迫切性?
刘鹏:是的,包括更早的AlphaGo,它们的出现肯定会加速教育创新的发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会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ChatGPT出现后,网上有声音担心人类会被替代,这种危机感是可以理解的,但重点不是工具代替人类,而是我们是否具备产出这样工具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因为包括AlphaGo在内的人工智能都属于替代性工具,从长时间的结果来看,它们并没有替代人类,而是把人类从繁琐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加速了我们的计算速度。
而要培养这样具备独立创新精神的人才,就需要我们从基础教育体系、人才评价和选拔体系等方面去推动教育创新。
刘鹏:单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变化,(目前来看)不是很可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往城市集中,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倾斜。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做的“发展共同体”是从另一个视角探索农村教育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比如“乡村振兴”可能会是人口回流的一个契机,农村会有新的业态,(教育)尝试空间会更大、更简单、更从容,阻力也会更小。如果能找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更好,但在现有教育体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短期尝试也是一种努力。
PEER举办第一届友毅思大赛跨县赛
鼓励学生从“乡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
开展研究和行动
刘鹏:教育分狭义和广义,学校教育是狭义教育,广义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参与的事情,如果只看学校教育,想象空间比较有限,毕竟它有模式化、工具化的一面,我们不能把教育只寄希望于学校,他们能做的是在学科和部分育人上给予指导,但长期的引导和培养,更多是家人的影响,再到社会对不同孩子的评价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包容性,关键是要引导孩子主动地建立对自我的多元评价标准,而不是单一的唯成绩论。
所以从广义教育来说,未来教育的想象空间很大,包括前面提到的ChatGPT的出现,也在加速我们对教育创新的推动。
PEER挚行者(驻地志愿者)
向公众进行县中教育观察的分享
刘鹏:这样的讨论有一定意义,至少它能对现行教育制度保持一个审视,会不会只会做题的孩子是不完整的?一味只培养“做题家”,可能是不妥、不完善的?同时,如果只是一味地抨击过去,意义也不大,对过去的反思是思考未来的培养方式如何更加多元化。
从整体教育来看,除了多元评价体系,未来(重点)更多是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自信,不再只是被别人评价,也有主动自我评价和获取的意识,现在不管是“做题家”还是“摆烂王”,依然没有跳出别人评价的视角。
刘鹏:任何打击只要不是苦难就是财富,人生路很长,慢慢走欣赏呀。
县中作为城乡教育的枢纽,对促进教育平等、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今年3月《光明日报》再度撰文《县中振兴:办好家门口的高质量教育》,提出“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的指挥棒指向人才多元与人人出彩”,这和PEER、刘鹏对未来教育的畅想不谋而合。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除了公益机构,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也参与到县中振兴中,包括曾经的“小镇做题家”们。我们也向你发出邀请,一起为县中孩子创造更加多元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份力所能及,成为真实发生的改变。
[1]. 林绍惠. 县域普通高中的发展困境及其破解’, 教学与管理. 2023年1月1日,第6页
[2]. 邓希泉,林静. 社会区隔与利益固化藩篱:“小镇做题家”现象的社会主因. 北京青年研究. 2023年第1期,第24-25页、第30页
[3]. 光明日报. “县中塌陷”是县域整体教育的警示信号. 2021年03月29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3/29/nw.D110000gmrb_20210329_3-02.htm
[4]. 光明日报. 县中振兴:办好家门口的高质量教育. 2023年03月14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3/14/nw.D110000gmrb_20230314_1-13.htm
[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0周年 | 从择校退烧到呼吁减负,守护每个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2022年12月19日. https://mp.weixin.qq.com/s/DGdQoX1Jug2HpDJdCP7Fyw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2年8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1所初高中累计逾148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10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7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