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起,PEER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0所中学设立了“PEER空间”,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校园里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和公共空间”。
“友毅思”项目鼓励同学们从发现自己身边的公共议题开始,在志愿者和导师的带领下,以微小的学期行动回应和解决校园与社区中的问题,并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发出公共倡议。
我为什么要带友毅思行动?怎么带友毅思行动?我是否有资格带友毅思行动?
这是我带着自己发起的议题,在校园里组建学生行动小组时常常问自己的三个问题。
记得2020年时,我正式接触到专注于促进性别平等的公益机构“友善校园”关于校园欺凌议题的线上课程。当时正值疫情,课程里多元、平等、友善的环境第一次打开了我的性别之眼,也让我在惶恐、封闭的环境里有了一个向内窥视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想成为怎样的人的契机。
于是我想把当初这份感染我的力量,包含进友毅思的行动议题中,传递给这些对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感兴趣的孩子们。
让我印象极深刻的,是第一次交流会上我向学生们阐述校园欺凌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它的影响有哪些,以及什么是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学生们并不是因为我干瘪的文字叙述和相关数据而关注校园欺凌,他们是被友善校园留在PEER空间的几册《校园欺凌STOP!》小故事本触动了。
小组成员与友善校园的《校园欺凌STOP!》故事本
生动鲜活的故事案例以及如何应对欺凌的行动启示,吸引着后来小组成员人手一本过来跟我说想加入我的议题组。后来,成员们甚至把故事本带到了各自的班级,吸引来更多新的成员。
原来引起共鸣的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问题,而后能持续打动人的是故事、回忆,是在其间他们收获的成长。
在之后的几次共学里,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社会性别”、“性别表达”、“性别刻板印象”等概念。当大家在便签上书写他们所了解的一个个刻板印象,又再看到其他人书写的内容时,都会忍不住对那些偏见发出自己的反驳之声。
大家讨论着各自写下的刻板印象内容
基于友善校园提供的内容,我和同学们在其中融入“一人一故事”、论坛剧场等戏剧形式,把它设计成能引起本校同学共鸣与思考的友毅思行动。
一天中午,大家商量着一起绘制一面彩虹板,在每个允许带板进班的课堂上,让更多同学们在这块板上贴上写有自己想法的便签,之后这块板将越来越厚,大家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时总会有一股共同对抗着这个世界的偏见的力量在生长,这股力量也许又会在今后的某个时刻对抗着那由偏见导致的暴力吧。
小组成员绘制彩虹留言板
之后的每周行动交流会上,大家讲述着自己身边与行动议题有关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又将糅合成课堂上的“一人一故事”戏剧内容。
课堂上,成员们都会化身为引导员,在各自负责的板块里引导现场的学生基于课堂内容进行学习体验以外的思考。思考后的产出便是将故事内容重演一遍后,观众身份转为参演者,从校园欺凌里常见的漠视的旁观者变为可对表演内容直接干预的行动者。
部分成员合影
不过,成员们也提出了他们的担忧:有些人嘴上说着“不会什么都不做”,也许在现实里还是不会做些什么。
那么对这个议题更深的思考,包括怎样营造友善包容的环境、如何给予可疏解的沟通渠道等,小组成员们和我准备持续耕耘,继续行动。在这一学期的行动里,我能深深感受到的是,即使议题是由我提出的,但行动的主人还是学生。由小组里的同学们发起的行动,也将由其他学生继续践行。
最后也想感谢友善校园。本学期的行动里真正触达校园欺凌本质的内容也许还不够,但借由友善校园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希望在更长久和深入的行动里,由小组成员、学校其他学生们开始,由这样共同努力的了不起的改变开始,未来变得值得期待起来。
2023秋季学期PEER空间挚行者招募中
|
招募人数:10人 |
|
服务地点: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县域中学的PEER空间 |
|
服务时长:2023年秋季学期或一学年 |
|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
招募周期
5月10日-5月31日 第一轮招募
6月1日-6月30日 第二轮招募
7月1日-7月20日 第三轮招募
滚动招募,招满即止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项目信息,可以点击查看:
在县中,点亮15岁的精神家园 | 2023 PEER空间秋季挚行者招募第二批启动
还可以添加工作人员小P的微信(peer0101),备注【挚行者答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挚行者招募答疑群。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挚行者故事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2年8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1所初高中累计逾148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10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7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