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的挚行伴夏项目中,挚愿者共开设了70多门研讨课。课程研讨的领域从西方人文经典到中国乡土文学,从逻辑理性思维到女性主义,从电影史、艺术观念和戏剧表演到儿童研究、法律普及与哲学探讨。限于推文能够表达的内容有限,我们从这些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研讨课中精选出了三门,呈现给大家!
全文约9000字,阅读预计耗费18分钟。
研讨课是一群人针对一个学术话题进行讨论,并将交流、思辨、创造的精神注入其中的课程。与大班讲座不同,其授课模式是小班研讨。教授研讨课的挚愿者将利用小班研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并在研讨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生成和构建知识。
通过平等而自由的讨论,学生将挣脱老师一味灌输的固有学习模式的束缚,从阅读材料和同学发言中汲取营养,积极思辨,成为知识的主动鉴别者和吸收者。研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体现着PEER一直以来倡导的人文博雅教育理念。因此,研讨课在每年的挚行伴夏项目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块。
挚行伴夏研讨课审核流程
研讨课
一、花钱学——如何决策做到利益最大化
二、纪录之眼:影像民族志初探
三、辩论:思辨之旅
四、其他的一些精彩课程
花钱学
如何决策做到利益最大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与决策。如何将这些决策做到利益最大化?这是挚愿者张露引在《花钱学——如何决策做到利益最大化》这门研讨课中与学生核心讨论的问题。露引以行为经济学理论为主,通过设计各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经验的故事与案例,来引发学生对于理性决策的认知与讨论。
授课内容
具体而言,露引在这门课的设计中打算和学生讨论前景理论、锚定效应、认知缪误、懊悔理论和时间价值等与我们理性决策息息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课上的露引
和准高中生讨论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参与研讨之中,露引根据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状况设计了很多具体的讨论情境。比如在讨论人们是怎么被既定事实(过往决策结果)影响决策偏好的时候,露引带学生讨论了两种理论:“庄家的钱”效应和沉没成本。
“庄家的钱”效应:人们在赢钱后,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因为人们觉得,反正这是在玩别人的钱。
露引给出的情境是:
“假设有这样一个合法赌局,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元,输了失去50元。
1、请问你愿不愿意赌一把呢?
2、假如前面你已经赢了100元,现在你还会赌吗?
3、假设你前面输了50元,你又会怎样选择?”
沉没成本:没有希望捞回的成本,追加再多也无法影响局势。
露引给出的情境是:
“你买了一张电影票,已经进入电影院后就不能退款了。看话剧的过程中,你感觉很乏味,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A.忍受着看完
B.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如果只有一个干瘪地对于这两个理论的解释,那么学生很难直观地对其进行理解,更难说对这些内容进行研讨。但是露引设计的情境,会给学生们一种决策的实感,将他们代入到决策者的位置之中,看他们会如何决策。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理论不再是干巴巴的、只活在书本里面的和死气沉沉的东西,而是活在具体的经验情境中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这些生机勃勃的知识在面向学生的经验情境之中保持了开放性,教师和书本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可以在决策情境的体验中,感受这些理论是否正确?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决策直觉?是不是有值得修改和讨论的地方?当学生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这门关于“花钱学问”的研讨课或许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作为一名之前完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挚愿者,露引在授课之初感觉十分惶恐。尽管在线上设计和线下试讲中,她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她仍旧害怕自己面临人生中第一次教学失败。当她真正开始带学生进入“花钱学”的领域,开始展开关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的探讨之时,她感受到了作为教学的快乐与满足。
学生的课后反馈
可能与传统课堂不太相同的反馈,学生会觉得露引课程的“课程时间太短”,希望之后能够“加长课程时间”。对学生反馈感到惊喜的同时,露引非常认真地投入到下一次研讨课的准备之中,并期待着在下一次的课程与教学互动中一起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
在教授“前景理论”知识的课堂上,露引带领学生做了一个应用案例,让他们应用前景理论设计对某奶茶的营销方式。学生们的思考和想法很开阔、很有趣,有从推广入手来加强公众号及广告宣传的,也有从优惠策略入手设计制定合理的降价与赠品活动的,还有一些设计诸如摇号抽奖、口味盲盒等趣味活动的。这些奇思妙想都让露引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消费场景以及营销策略的浓厚兴趣。
在上“过度自信”理论知识点时,露引让学生们做了一份自信心量表来测量每个人的自信指数,发现多数学生都是“自信者”这一分数段的,只有一位学生是“自卑者”。随后露引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了过度自信与自卑二者的消极影响以及自信带来的正面影响,并以此为依据组织开展了针对刚才课堂上“自卑者”同学的夸夸会,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了夸赞和鼓励中,而那位“自卑者”虽然腼腆但也开心地笑着。
纪录之眼
影像民族志初探
不同于“花钱学”课程中浓厚的社会科学色彩,挚愿者侯允涵的课程“纪录之眼:影像民族志初探”充满着人文气息。由于对于电影史、纪录片和文化人类学等事物的浓厚兴趣,允涵决定以影像民族志为载体和学生跨学科地探讨文化人类学与纪录片。
她是这样描述这门课程的:
“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观察怎样通过影像媒介得到记录,影像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世界的?
一个世纪前,吉加·维尔托夫把摄影机比作“眼”:一个既像人眼又超越人眼的义肢,一个通过种种摄影和剪辑技巧让我们重新观看、发现世界的电影之眼。我们渐渐意识到,纪录影像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着世间万象的胶片,它也在引导、重塑着我们观察生活甚至介入世界的方式。同时,纪录片这一与动词“观察”分不开的媒介,在诞生之初便与文化人类学,另一个同样建立在观察之上的学科紧密相连。
而这一跨学科的碰撞带来的,不仅有学科间的相互充实,也有全新的争论和伦理议题:我们在哪里、在什么情境下能够拍摄,又能够拍摄什么?我们该怎样与拍摄对象相处,在人际关系中摄影机又应处于怎样的位置?我们能有意干预以重现无法在自然情况下拍到的场景吗?旁白、剪辑等后期处理是对纪录影像客观性的背叛吗?还是说,绝对的科学和客观性是不可能的?
而如今,网上视频平台的兴起使我们迈进图像和影像的时代,视频拍摄不再是仅属于少数人的奢侈品,但“男性凝视”“异域奇观”“内部东方学”等伦理问题也随之而生。那么,我们应如何带着批判的眼光重审视频媒介,并让影像成为记录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与周遭人的相遇的方式,成为激发我们对世界更敏锐的感知力和与他人更有温度的交流理解的“纪录之眼”?”
比这段自我介绍更有意思的是允涵具体的教学设计。在允涵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研讨材料不仅仅只有文本(论文和访谈),还有纪录片等影像材料;不仅仅会有学生的讨论和辩论,还会带领学生去亲自拍一个由他们所构思的纪录片;不仅仅会关注电影拍摄的技巧和方法,还会带领学生去反思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伦理问题。目前允涵的研讨课已经中期过半,在前半部分的研讨过程中,她时常会被学生的想法惊讶到,惊喜于这些准高中生们会有如此细致和灵敏的思考。
课程的第一节课是关于纪录片的一个介绍性课程,允涵带领学生看了纪录片发展初期的两部经典作品——《北方的纳努克》和《持摄影机的人》。两部影片风格截然不同,而且作为两种对立风格的代表各自影响了其后纪录片的发展。允涵先让学生从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对比两部影片,随后希望他们能更进一步探讨两位导演理论的差异。
两部电影一部讲述因纽特人的狩猎和日常生活,另一部呈现苏联城市的发展和快节奏生活;一部有更多长镜头,倾向于呈现一整个动作或事件的发展,另一部剪辑节奏更快,蒙太奇技巧更复杂。虽然允涵带学生们读了一篇维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导演)的理论文章选段,但如果要由此引出两位导演理论上的差异,即一者旨在尽可能贴近真实地复刻生活场景,而另一者旨在通过特殊的拍摄和剪辑手法,达到“真实之上的真实”,强化我们对生活的感知,作为教学者的允涵认为还是有一定难度。但是令她感到惊喜的是课程有一位同学能够非常精辟地将这种理论差异讲出来。
学生观影感受(滑动查看)
在课程的某个环节中,允涵带领学生讨论了不同风格的纪录片旁白。她首先讲到最常见的一种纪录片旁白,即“上帝之音”,也就是说一个客观、中立、没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在讲述画面。同学们也普遍认为这种旁白与纪录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一致的。随后允涵带领同学们批判性地反思一下这种常见的纪录片旁白形式,让他们读了越南导演郑明河的采访选段,在其中她区分了speaking about和speaking nearby两个概念,前者是指拍摄者自认客观、中立的声音抹去了被拍摄者自己的声音,后者则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平等的交流对话关系。
由于文本类似很多艺术家采访,遣词造句比较抽象,而且是授课者允涵自己翻译的,她担心译得并不是很好,影响学生的理解。令她惊喜的是课堂上有一位同学不仅很好地理解了文本,而且能选择一个很有趣的角度表达出来:这位同学说,speaking about是一方言之凿凿地讲述关于另一方的事情,而speaking nearby则是说,拍摄者并不把话说得那么确切,因为ta意识到自己与被拍摄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一方永远不能代表另一方说话。
在讲关于纪录片伦理的那节课时,有一个环节是允涵带学生讨论几个影史上真实的伦理争议,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原本允涵以为大家能讨论40分钟左右就很不错了,结果同学们辩论了一个半小时,可能一是因为涉及的伦理议题确实争议性大,讨论空间大,二是因为大部分学生确实很积极。
在大家的讨论中也能生发出一些令允涵非常惊喜的观点。在辩论的一个环节,允涵在带领学生讨论《北方的纳努克》里的一个争议场景:在这个场景里,因纽特人纳努克(影片的主人公)似乎没有见过留声机和唱片,他用牙去啃唱片。在进行了影片拍摄时代殖民背景的铺垫之后,大多学生认为影片中纳努克的形象是失真的,折射的是西方导演对所谓原始文化的想象,但也有学生认为该场景间接展现了因纽特人和欧洲人之间的不平等。
允涵原本以为此时大家会围绕导演的“真实意图”展开争论,没想到有学生指出,我们对影片的评价应取决于大多数观众的反响,而非导演的意图,既然大部分人都在这个场景里看到了纳努克“愚昧、无知”的一面(不管是在殖民时代还是在今天),那么这种呈现方式就是有问题的。这一观点在我们看来可能并没有什么新奇的,但是从一个初三升高一学生的口中说出非常令允涵感到惊喜。毕竟学生们自从小学就在语文课接受了“揣摩作者意图”的训练,他们能提出作者的意图是难以知晓的而且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对一件作品的评价也因考虑观众对它的接受这样的观点,允涵觉得还是颇为大胆的。
辩论:思辨之旅
辩论是挚愿者刘浩在进入大学之后收获最大的活动。“它提升了我内在的思辨能力,让我变得更喜欢思考,更加理性有条理,对待不同的观点也更加温和包容”,刘浩期待将这些收获带给学生,因此在参加今年挚行伴夏项目的时候,他开设了《辩论:思辨之旅》这样一门研讨课。
刘浩将他的研讨课分为了三个部分:一是介绍和讲解各种逻辑谬误,比如说滑坡谬误、稻草人谬误、红鲱鱼谬误、循环论证和虚假两难等,在这一部分,刘浩用各种情景和案例来向学生阐述这些谬误为什么在逻辑上是错的;二是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如何说理、如何论证和如何表达,在这一部分,刘浩以经典辩论赛和辩论问题作为素材,将他们的论证拆解来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好”的论证和说理;三是会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些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让学生将课程中所需到的逻辑方法、思辨技巧与理性思维能力运用到具体事件的分析和生活之中,在这一部分,刘浩和学生讨论代孕应不应该合法化?城步少数民族是不是应该享有高考加分政策?要不要以暴制暴?应不应该征收肥胖税?等等问题。
让刘浩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学生不仅会思考讨论他提供给大家的社会议题,在辩论过程中会有意识联系自身接触熟悉的议题进行类比,所以课堂常常有许多延展的话题自然发生,然后大家一起去讨论,拓展思路。像大家在“平等、公平、正义”主题下去聊美国对黑人的补偿性措施(入学,就业等)是否公平时,许多学生都提到了城步苗族得到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补偿,并且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延展讨论有时会产生很多新鲜的和惊喜的东西,让课堂变得更开放和接地气。
还有一点让刘浩觉得出乎意料,学生们会把课堂上的问题带到课后,去和没上这门的课的学生分享讨论。一方面大家能在课后延展课堂上的话题,反映出他们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另一方面这种讨论从课堂扩展到课后,这带动了更多人去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由于学生上过课,所以对课上聊过的话题会更熟悉,因此常常是课后讨论的引导者,会推进讨论有效的进行(聚焦核心问题,给出思考方向提示等),也能对讨论作出一些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随着一节节课上下来,刘浩能够很明显看到很多学生的成长。他们会更愿意去参与讨论,去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去说出自己的思考,而且课堂上大家的参与越来越积极(刘浩在课程设计的讨论环节非常多,并且时常会加入学生和他们一起讨论)。大家的反馈从第一节课的烧脑到后来的开心,也逐渐适应了课堂节奏。作为教学授课者的刘浩,看到学生的这些表现和成长,感觉非常满足。
更多精彩课程
除了以上三门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挚愿者开展的研讨课特别有趣,我们将这些课程大致分为三组:分别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STEAM组。它们只是70余门研讨课中的一小部分,更多内容将收录在2022挚行伴夏的成果集中。
人文学科组
一、赛博朋克的视觉艺术与哲学理念
我们说赛博朋克很酷,酷在哪里?
简单的来说这是一门和机器打交道的课,在这门课的课堂上,我们不仅以人的角度看世界,更多会去想象以机器人、仿生人的角度来探索他们的世界。赛博朋克就像一块华美而巨大的布,而这门课选择了以视觉设计和赛博世界观两个切入点进行探索。本课程以《银翼杀手》作为学习资料,通过解析场景设计、人物设定、情节设置等等来导入课程,尝试对人的本质,人与仿生人的连接等问题进行探讨。
——姚佳
二、在生命与生命之间:理解生命与死亡
在生命的循环里,死亡是终点吗?也许死亡是一个瞬间,一段过程,一种状态,某样意义……死亡既有私人领域的情感含义,又是公共的、社会的、文化的议题。面对死亡,我们彼此之间除了相互观看、共情,还有理解与记忆。生命总像河流,两岸风景,又短暂又漫长。在这节课里,我们会通过观看纪录片、回溯历史、阅读新闻、分享感受等形式,从各种学科的角度探索生命与死亡对我们的意义。
——肖京晨
三、身份认知——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和他群体
本课程通过对性别、阶级和种族三个主题来研究人群的“身份”划分。我们将拆解、分析一些常见的身份类别,探讨这些类别缘何而来、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又与社会上的各种争议话题有何关联。
课程将适当介绍相关的经典理论,并引入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将课程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8次课程,希望能让同学们获得一些关于身份认知的感性经验,同时熟悉课程主题相关的核心概念和议题,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步养成针对身份政治的问题意识与敏感,在现实参与到“身份”问题讨论时能有更多视角,促进多元化的意见表达。
——刘喜
四、当我感到痛苦的时候——重新审视「苦难」
本研讨课聚焦人类最普遍的情感——悲伤与痛苦。前半部分课程从眼泪的形状和组成切入,通过辩论、拼贴诗、戏剧展演等方式,探讨文学、艺术、戏剧、音乐与悲伤和痛苦之间的关系。尽管“诗歌并不能阻止坦克”,但忠实的记录本身也依旧作为叩问和反抗。同学们在多种传播媒介里感知人类情绪的表达,了解抑郁症污名化的现实情况,学习“共情”和“同情”之间的区别,也在历史事件里捕捉表达痛苦的边界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后半部分,本研讨课更多聚焦于社会学的视角,更为深入和结构性地探讨“苦难”。从记录苦难的方式及苦难教育利弊的视角出发,思考阶层、性别、媒体、宏大叙事(战争、疫情)和个体境遇之间的关联,进行更为深入的批判性思考,同时也习得更多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更好地理解他者和世界。
——任李菲阳
社会科学组
一、法律,与我有关
相比起法律的工具性,这节研讨课更强调条文背后的逻辑与其反映的价值追求。原定从“法律是否与我有关”、“法律如何与我有关”两层向同学们介绍法律的常识、原则与具体运用,但在课程进行中,我发现相比于部门法,大家的兴趣点更在于法律本质属性与制度设计的讨论,因此将后续课程调整为与法理学更相关的知识,以著名案例或生活经验作引,进行辩论、情景创作、演绎推理,从而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法律原则与价值位阶的合理性、法律的作用与局限、司法实践的困境、公权力的运行。最后一课,同学们分别扮演刑事庭审中的不同角色,撰写起诉书、答辩状,进行举证质证,在模拟法庭中确认了他们对法律、法治的理解。
——刘夏菡
二、1/6人生启示录
“在循环往复的时间里,未被解决的一切都会重来。”
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前十几年中,每一刻都有许多故事与际遇在发生。在这门研讨课中,会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曾经“经过”我们的事情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会探讨关于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关于我们各自的家庭、在学校的教育经历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或许能够发现很多事情都是有“意味”的,而我们也在这样的经历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董汶
三、厌女——被社会所忽视的顽疾
“厌女”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种社会疾病?相信大部分同学在看到课程的标题时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这门课中,同学们将会聚焦于各种社会现象,从现象当中发现性别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也会与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家们“对话”,理解并比较不同女性主义流派的异同。在课堂上,我也会借助音像资料、艺术作品、音乐视频等工具挖掘“厌女”的不同表现形式,最终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感兴趣、有创意的方式呈现课堂学习成果。如果你对社会科学、性别研究感兴趣,那就不要犹豫,快来加入我吧!
——秦荣含
四、童年研究——关于儿童的一切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一名儿童(此处指12岁以下),但长大一些后,似乎我们和他们之间变得又近又远。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发现儿童”的观点,但什么是真正的以儿童为中心呢?在儿童的世界中,他们的声音有时会被淹没,在被忽视的需求之中,危害也在悄悄发生。为了真正了解儿童的需要与特点,我们会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游戏、少年犯等话题,通过纪录片、观影、创意写作、游戏体验等等活动来走近他们,同时与童年时代的自己对话。每一个童年都有它独特的意义,都值得被关注与讨论。
——白天晴
steam组
一、从“信息茧房”出发——探寻算法时代清醒指南
本课从“信息茧房”现象出发,以新颖的代入体验方式让学生明白其概念、背后的缘由和对策,旨在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理解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选取材料的来源皆贴近生活,包括新闻热点和常见app的使用陷阱等。本课的重点有三个:信息茧房、算法与批判性思维,在重点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式的延展。课程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倾向于抛出问题让学生解决,而不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和定性评判。搞清概念只是引子,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寻清醒指南,促进学生高效利用信息去服务自身。
——向锦辉
二、小白怎么用C语言设计游戏
本门研讨课最初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并运用C语言来解决问题,最终产出是在授课者的帮助下一步步完成贪吃蛇游戏设计。先通过让学生玩授课者设计的贪吃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虽然以硬核知识为主,但是会插入一些软知识来调和课堂,比如和学生聊中国手机市场。
C语言对于PEER来说好像有些离经叛道。因为C它需要先输入,才有可能研讨,但是8次课的教学时长对于C语言来说有些短,“研讨”遥遥无期。C语言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收获与反馈及时,学生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在不断的debug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很多新的东西。
——李辉
尾声
研讨课设计通常是挚愿者们的第一次课程设计和授课体验,从线上学习阶段开始,挚愿者们就会接触到研讨课设计的框架,也会在线上和线下培训接受多轮教案反馈、说课反馈,以完善教案。研讨课使得挚愿者可以将专业所长或研究兴趣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研讨课既是全新的授课模式,也是多元的内容窗口,他们可以在营内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讨课,第一次体验“研讨”的魅力。也许这门课程会成为学生未来研究志趣、专业选择或是人生规划里的重要灵感,为ta打开全新的可能性。
还记得给你带来过最大改变的一门课吗?
评论区告诉小P
ABOUT
挚行伴夏
Q&A
往期推送
战略资助方
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是由泰康保险集团发起的非公募基金会。
泰康溢彩基金会以“关爱生命、造福民生”为宗旨,聚焦养老、公共卫生、助学、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公益事业,致力于支持生命大健康相关的公益项目,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帮助更多人享有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
资助方
战略合作方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1年9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