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呆在沅陵六中PEER空间,挚行者若思终于找到机会实现了科幻小说读书会的行动——漫游咖啡屋。若思觉得科幻是讨论社会问题的一扇窗。在一学期的读书会活动中,同学们也随着作品讨论了许多价值与创想……
作者丨吴若思
PEER空间项目部
漫游咖啡屋:从热爱到落地
早在2021秋季学期,我和挚行者小伙伴们就有讨论过举办《流浪地球》《北京折叠》等短篇科幻小说读书会的可能性。由于时间精力、契机以及有六中好声音大型项目等原因,行动被暂缓。直到2022春季学期开学前,我作为恒星挚行者有一个成立行动组的机会,才捡起原本的读书会计划。
一般在空间做读书会,比较少会明确读什么类型的书,或者规定短中长篇的长度。所以当我在宣传我的短篇科幻小说阅读行动组时,经常被问到为什么是“科幻短篇”这个问题。其实我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好执行好落地的考虑,短篇小说阅读时间短,学业压力大的高中生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时内看完,加上科幻小说故事性强、易读,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会高一些;另一点是我的私心,我在高中阶段时沉迷各种科幻小说以及各类天文纪录片,喜欢看不同作者对于宇宙和不同社会形态的构建和想象,但是当时并没有和我爱好相同的朋友一起讨论,因此,当我大学毕业后“回到高中”,我迫不及待希望找到同盟和我一起探索科幻小说。
超出预期的是,有好几位挚行者以及几位PEER工作伙伴在宣传会后加入了这个行动组。我决定把行动组命名为“漫游咖啡屋”,“漫游”取自阿瑟克拉克经典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思绪漫游、思维碰撞,“咖啡屋”是希望大家能够很轻松像在咖啡厅一样聊天,也对应PEER挚行伴夏经典活动“世界咖啡屋”。在正式开始春季学期后,项目官员笛子请来了华侨大学研究科幻的郭琦老师当专业顾问。
科幻是讨论社会问题的一扇窗
科幻让人着迷的一个点在于,科幻小说里构建的社会建立在作者的想象力之上,不被局限,探讨社会形态和人类的可能性,但是科幻小说中探讨的主题却是我们作为现代人所熟悉的——政府权力、人权、技术带来的社会伦理变革、自由意志、国家与个人……人们的想象力可以超出这个时代,但同时也会带有这个时代的印记,被时代所局限。高中生其实已经到了对这些议题感兴趣,也对这些议题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的阶段,但是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机会表达和讨论。科幻小说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让大家可以没有负担地借助情节表达。我十分好奇那些藏在同学们心中未经修饰的观点,也十分想要知道同学们对于自己身处的社会有什么想法,这些我都想要通过读书会一点一点挖掘出来。
在正式开始六中的线下读书会之前,我先在线上开了几次读书会,搜罗一些经典的短篇科幻小说篇目来阅读,想先和大家讨论打开线下办读书会的思路,筛选阅读篇目。同时,紧密关注来空间的学生中有没有科幻爱好者。在经过大约三周的读书会、篇目筛选和确定学生负责人小N小Y后,漫游咖啡屋在四月底正式确定了六中读书会的框架,开始一起漫游啦
“
刘慈欣《中国太阳》:
烟火气的平凡生活 or 献身于理想?
自从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的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后,《三体》从科幻出圈,成为脍炙人口的小说。除了长篇小说,刘慈欣的不少短篇也同样精彩,从中国乡土出发,相较于一些欧美短篇的高语境,生长县镇的高中生更能迅速捕捉一些熟悉的内容展开讨论。
刘慈欣短篇《中国太阳》以大西北农村的水娃的人生为主线,因为贫穷而离开爹娘和村子去外边找活干,从矿里,到城市中,到北京成为高空清洁工,到机缘巧合下上到太空给大型地球工程中国太阳擦拭反射镜面,最后决定踏上单程旅途,飞向星海,水娃用余生探索宇宙深处。
其中有一段水娃的话语令人十分动容:
“是的,回不来了。有人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从不向与已无关的尘世之外扫一眼;有的人则用尽全部生命,只为看一眼人类从未见过的事物。这两种人我都做过,我们有权选择各种生活,包括在十几光年之遥的太空中漂荡的一面镜子上的生活。”
尽管这段话热血沸腾,但同学们立马就意识到了隐藏的问题。小Y是个对世间万物皆有敏锐观察的同学,她马上指出:水娃已经成家,有妻子有孩子,这么一走不是等于抛家弃子吗?这和性别有关系吗?为什么他可以走得这么决绝。
是啊,传统观念中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和星辰大海,这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如果已经有家庭,为什么大家这么容易忽略了背后被牺牲的家人?如果水娃是个女性呢?做出一样的选择会受到指责吗?
我问大家,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日常有烟火气和家人相伴的生活,还是代表人类去探索宇宙深处,献身于可能触碰不到的理想。
在场三位同学,小N、小Y以及小Z都选择了烟火气的平凡生活,没有太多的犹豫。
小N特别重情重义,他认为有稳定的家庭有家人的相伴是最重要的,这是他绝对不能割舍的。小Z说,就算选择宇宙,也不一定能大有作为。
听完答案,我一下子联系到了我在沅陵六中一年经历的很多次触动瞬间。在我整个服务期内,同学们的对家庭关系的敏感和时常表露出的不自信都让我十分感慨:在收集同学们的监护人信息时,经常听到“我爸妈出去了,写爷爷奶奶可以吗?”或者“我爸妈离婚了”;在和同学们日常相处的时候,会感受到普遍性的缺少深层次的精神肯定“真的吗?我从来被人这么夸过”;在我办价值观拍卖会的时候,“长久浪漫的爱情”“稳定的家庭”是不论男女生都力争的两条,也是会后复盘经常被大家写进Top3的价值观。
我十分好奇,如果有机会在城市高中办读书会,抛出同样的问题,城里的高中生们会给出怎样的回答?
“
顾适《再版导言》:
冬眠,永远被剩下的老人和孩子
顾适的《再版导言》是漫游咖啡屋成员小灵推荐的文本,这篇小说的题材十分新颖,就像是真实存在的一本书的序言一样,描写了人类拥有冬眠技术后可能出现的不同社会问题。
在这篇小说中,冬眠技术不再只针对重病病人,健康人也可以选择“冲破时间的束缚”,做一个自由的时间移民。但是健康人的冬眠意味着现有的家庭的解体——离婚,放弃抚养孩子,放弃赡养父母等。小N在读书会的时候有些愤怒,连着质问了几句:
“我不能想象一个人能做出这样子的选择?Ta是绝尘了吗?怎么做到冬眠的?怎样抛下一切?怎么忍心让父母签下协议?这个世界是没有他留恋的东西吗?”
“都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小Y比较平静,“仗着家人爱Ta,拿Ta没办法。”
接着,小Y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过我其实有另一个问题。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永远都是老人和小孩被留下?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还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现在也是,以后也是。冬眠技术全面推广后,那些被剩下的人也主要都是小孩和老人,那些年青人就直接这么走了,去到未来世界了。”
我一时语塞,想起和校长对接的时,校长提及六中的高单双留守儿童比率,强调我一定要好好陪伴他们,疏导他们。思考了一会,我从弱势群体和国家劳动力的角度大概和同学们聊了一下。但好像还是回答得不够。面对同学们一针见血提出的社会问题我一直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不过这个话题也算过去了。最后,我把郭琦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拿出来和大家讨论:冬眠醒来后这个人的年龄应该怎么算?如果苏醒后已经过了好几代,而冬眠者和这些人恋爱结婚会有伦理问题吗?
小N回答得干脆利落:“我认为健康人冬眠醒来就不配拥有爱情。Ta在冬眠前能够这样绝尘,那么Ta醒来后也不要有爱情,反正还会继续放弃。”
“
刘慈欣《流浪地球》:
飞船派 or 地球派?
《流浪地球》因为同名电影的热映,来参加读书会的同学们基本都看过,了解一些基础的设定。这场读书会有六人,是漫游咖啡屋最热闹的一场了。
流浪地球能够讨论的点很多,前半场JF同学提出记忆遗传技术会不会像《三体》设定中的思想钢印一样,给男主传递了忠诚于政府的记忆种子,不然为什么男主会说自己完全无法想象会背叛联合政府?以及一些关于地球状态的不同带来的社会伦理的解构和重塑。比如ZY同学提出,在中国古代的某一时期,儿子爸爸只能救一个,大家可能会更倾向于救爸爸,而在《流浪地球》岩浆侵袭地下城时,人们却按照年龄的顺序逃跑,年龄越大生的希望越小,没有人质疑这个原则。在时代、背景、利益等等不同条件下,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选择,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在流浪地球的社会中所有人的选择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所有人都有统一的选择和结论?
读书会的时候很多有趣问题都会被同学们发现、抛出,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经常没有时间完整一些话题的讨论,没有能完成回答很多问题的答案。后半场着重讨论同学们飞船派和地球派的立场。
在《流浪地球》的设定中,科学预测到四百年后太阳演化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会在这场爆炸发生时被瞬间汽化。面对这场人类史上最大灾难,人类主要分成了两大派,地球派和飞船派。地球派主张整个地球一起跑,装上行星发动机,用整个地球的资源赌一个光明的未来,全世界人民一起遭受苦难,一起流浪,最终让地球到另一个星系安家落户;而飞船派主张造一个纽约或上海那么大的飞船,不和留在地球上的人一起绝望地等死。
当我们讨论到什么人能够拿到飞船派这张“诺亚方舟”船票时,同学们第一反应就是,那肯定最优秀最聪明最能做贡献的一批人呀。
除了优秀和聪明之外还有什么条件吗?我问。但没有人回答了。
在场除了我有六人,刚好飞船派和地球派的比例为2:2,其余两人中立。我特别喜欢在读书会的时候多碰撞一些想法,怂恿大家“打起来”。大家各自阐述自己的立场和想法,言辞锋利,有来有往。不过当然,下课铃一响,握手言和,两派的同学手挽手一起去吃饭。
地球派ZY:对地球还是有感情的,这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啊,肯定是地球派,想要带上人类所有的东西一起走。
地球派小N:要死一起死,要生一起生,加上人造生态系统不可持续,就这么简单。
飞船派JF:我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飞船可以更好保存一些文明,而且是更优秀的人在上面。在地球上可能会毁灭到一个都不剩。
飞船派小Y:如果我可以拿到船票我一定是飞船派,要不然那也只能是地球派。我觉得需要优秀的人来保存我们的文明,地球派风险太大。
地球派小N:那你们到时候资源耗尽生态系统维持不下去你们看着办啊。(有些阴阳怪气,小Y作势要”手刃”小N)
中立派QH:我不知道,风往哪里吹我就往哪里倒,我保持中立。
飞船派和地球派一起:二战时候哪个国家保持中立很快就被搞了(开玩笑中)。
——读书会记录摘录
写在最后的最后
这个学期结束了,漫游咖啡屋参加的人数并不很多,一直坚持的只有小Y和小N——因为他们是我指定的负责人,也是和我关系非常亲近的管理员。其余的同学三三俩俩地来,然后三三俩俩地走。我并不介意他们的离开,只希望有限的交流中他们转动自己的小脑瓜,有些思考和收获。但是,闲暇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想,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去做一个历史参与者不超过8人的活动真的值得吗?挚行者因为知道这是一趟时间有限的旅程,所以总是想要多做一些事情,多留下些什么。那,我花的这些精力,是不是可以做影响范围更大的活动?如果究其本质,这也是成为挚行者之后我一直的问题——对于挚行者来说,摆在自己面前最需要做的、最有优先级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答案因人而异,每位挚行者在进入空间后都有自己的思考与选择。于我而言,在六中呆了九个月,期间不断自我询问,临近结项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重要,甚至这个问题不应该存在。在人与人的互动而产生的化学反应中,没有像“绩效“这种在商业里的单一指标。
PEER空间不是一个商业项目,不需要考虑机会成本,不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我固然想要尽可能多做事,但是在空间这种场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无法用理性去判断“最优”。什么是“最优”?办个读书会给一百位同学思想启蒙就叫“最优”了吗?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做公益项目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能产生的影响。反思的方向其实更应该放到,我们怎样做能够扩大这个读书会的影响力,吸引来更多同学的加入。质疑原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同学们,其中对我自身产生的内耗反而更加容易拖垮自己。
挚行者做什么,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挚行者会带给空间不同的东西,这也是PEER空间这个项目迷人的一点:铁打的空间,流水的挚行者。每一个挚行者都拖着自己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来到县域,带着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去拥抱和同学们相处的所有可能,与自己吸引来的同学们互动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文化,影响到自己能够影响的同学们。最后,带着不舍和收获结束这段旅程,再等待新的挚行者来开启。
关于漫游咖啡屋,我喜欢科幻,我很遗憾第一个学期没能和同学们太深度地交换关于社会的观点,我想要拓宽同学们的思维,我想要和大家一起向往星辰大海……这些是我办漫游咖啡屋的初衷。如果要再往深里说,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无奈,同学们会被学业压力、对未来的迷茫、家庭条件的局限等等因素限制住自己对世界的好奇。但是这个社会太大了,太多元了,太有趣了,我不想独享这个社会多元化的精彩,也不想看到大家身心皆被束缚的妄自菲薄。我感慨于现实的残酷,惊喜于同学们思考后迸发的火花。
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仰望星辰大海,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劳累的时候仍然记得可以抬头看看星空,看向人类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最后,我带着我在沅陵六中见过、爱过所组成的一切,融进我拖着的世界中,继续前行。
如果你希望拥有同样的县域体验
欢迎关注秋季挚行者招募
2022秋季
挚行者招募正式启动
招募人数:12人
服务地点: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县域中学的PEER空间
服务时长:秋季学期或一学年
报名扫码
咨询请加
备注“挚行者”
2022年秋季挚行者招募周期
滚动招募,招满即止
4月26日 第一轮招募启动
5月20日 第二轮招募启动
6月25日 第三轮招募启动
7月15日 三轮招募结束
7月20日 公布最终录取名单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1年9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