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曹笛
PEER空间项目部
2个学期
4所学校
160多堂课
7000多个小时
576名学生
6项学生基本素养
12门弘慧课工作坊
12项个人行动挑战打卡任务
一学期的团队行动挑战,8位挚行者,红楼梦赏析、医学与生活、英文阅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推理、认识公益、我的乡土中国…….
这里是发生在每个学期,PEER支持弘慧学子成长的部分内容和方法。
什么是弘慧班?PEER如何支持弘慧班的学生成长?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
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弘慧”)起源于2001年设立的“湖南省沅陵县一中赢帆奖学金”,2008年8月29日由张帆先生、黄飞燕女士及李少波先生共同发起,目前弘慧已经连续9年获得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满分的评级、也是湖南省第一家5A级非公募基金会,并获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中国慈善信用榜TOP30慈善机构。
弘慧以“弘道致远 慧智育人”为使命,致力于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倡导乡村学校办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让乡村孩子在属于自己的环境中成长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具备与人交往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具备社会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精神的人。
「弘慧」与PEER的理念相近,是PEER在湖南省内合作多年的基金会伙伴。
“弘慧班”开设于2014年9月,是弘慧根据《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和弘慧公益教育理念,以满足乡村孩子长期成长的需求为导向,在弘慧县域所在高中项目学校设立的班级。希望通过弘慧班三年的长期陪伴,为弘慧学子赋能,提高弘慧学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弘慧学子的生活力、学习力和社会力,使其更加有自信有担当地融入社会。
其中,有四所高中的弘慧班与PEER空间合作,由空间挚行者担任弘慧课授课老师,在弘慧班班级建设、学生成长等各方面为同学们提供支持。
一个课程体系
和它所倡导的学生发展方向
弘慧和PEER多年的公益实践扎根乡土,我们都深刻地认识到,学业上的进取以及迈入大学的校门仅仅是对“慧智育人”最浅层的理解。我们期待每一位乡村孩子都能成长为独立、自主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因此,当PEER为弘慧开发课程时,目标的设定区别于强调知识输入和技能传授的课程。我们结合弘慧学子的三力模型(生活力、学习力、社会力),更多地强调了作为公益机构本身所倡导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公共精神。
具体说来,这些目标是:
【独立生活】:我们倡导可持续的个人成长理念、方法和能力。
【人际交往】:我们倡导朋辈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同辈,理解集体、代际之间的差异性和共性,学会共情。
【自主学习】:我们融入设计思维、人生设计和项目管理的内容,支持学生用更多的思维工具去看待个人学习。
【独立思考】:我们支持学生用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差异和看待问题,探讨公正。
【社会创新与社会服务】:
1.帮助学生理解以县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方向,和学生共同探讨教育发展问题,以及我们的教育创新可能性;
2.让社会服务精神走进现实,使学生作为被资助方真正理解资助的意义和它所代表的公共精神。
《社会创新:资助到自助》课堂上
弘慧学子上台展示
目标确立,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些看起来复杂的内容揉进每学期数量十分有限的工作坊之中了。
我们先来看一段课程记录:
点击查看完整记录:
从地理位置上,同学们说县城教育“在山里”、“在犄角旮旯里”;从经济条件上说,是比城市“落后”的存在,甚至有“贪污”存在的地方;“沅陵一中”作为沅陵县最好的中学,也出现在了同学们的关键词中;令我惊喜的是,同学们还拥有了向更落后地区看的视角——县城教育最起码,比“乡镇好”。
课上到这里,同学们的对县城和城市教育的反思让我十分讶异。他们不但有把自己正在接受的教育放在整个社会中思考的意识,对于在资源上更优越的城市教育,也有紧跟时代的社会现象洞察以及批判式的思考——太优秀了!
“那么,大家觉得,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教育资本化!” “阶级固化!” “资源被垄断了!”几位同学从不同角落喊出来。
虽然教育资本化不能说是造成城市和县城教育差距的原因,但的确是城市教育这些年来的一种现象。利用家长的焦虑、学生的同辈压力,课外补习机构无孔不入。
经历了关键词摘取,小镇做题家等案例的讨论,工作坊到了最后的一个环节:一起展望教育创新的蓝图。
学生对于所接受的教育是有全局思考的,只要给予他们对话的机会,这些思考就可以得到展示,也可以与学习的最终目的,乃至于学生对教育发展的期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更独立的思考。
上述“以县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这样的课程分布在了弘慧学子高一和高二的两年里。通过四个学期的12门弘慧课工作坊,高三学生自主分享活动主题茶话会,以及高一上学期个人行动挑战项目和高一下学期团队行动挑战项目实现长期陪伴逐步培养素养。课程内容如下:
独立思考、人际交往这样的课程目标其实融入了每一堂课的讨论与活动中。
在”认识差异-非暴力沟通的艺术”一课中,同学们开启了一段关于“只有强者才有话语权”的讨论。提出这一观点的学生并非在推崇“以暴制暴”的沟通方式,ta对于“强者”有自己的理解:
点击查看完整记录:
非暴力沟通,我想重点应该在”沟通”上,有的沟通,可以商量,才可以用非暴力的方式。而且这一定是”强者”的沟通方式。”强者”不只是有”武力”,武者,莽夫尔。真正的”强”一定会贯彻一个词语——”原则”。
重新定义“强者”的概念,类似这样说理的过程在工作坊中并不少见。概念可以被拆分、再定义,质疑可以被提出,观点可以相互驳斥。学生需要这样的过程去内化一个新的概念,也需要这样的过程去学会尊重差异和观点的不同。
弘慧班由不同背景的学生构成,新高考指导下的班级选课变化使得学生们分散到了各自的行政班中,同学们在课程工作坊上的相聚,也是逐渐形成团队的过程,尊重和共情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在“以县镇为中心的教育创新”一课中,通过一系列社会话题的引入和小组讨论,学生们能以弘慧作为案例,思考以县为中心进行教育创新的目的,思考县镇是城还是乡,是向上看到资源更好的地方还是向下兼容?
“我和我的老师”一课,挚行者和同学们一起思考,回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如何看待我和老师的关系?当本地视角与外地视角碰撞,一些新鲜有趣的想法和观点也随着碰撞,老师“吐槽大会”在欢乐中结束时,同学们对于老师都有了寥寥几语的谈论之外更为全面的理解。
在“可持续高中生活”一课中,我们探讨高中三年如何度过可持续的生活,学业和人际交往讲如何可持续运作。挚行者站在讲台上仿佛能够听到同学们小脑瓜思考转动的声音,大家在思考除了高考之外对他们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优先级是什么。
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再精彩的说理与辩论也无法达到格物致知的效果。这些课程过程中会有一些宏大的概念出现,而这些大的概念怎样化为学生具体的行动呢?
知识从不是遥远与呆滞的,只有实践才能进一步亲近知识,进一步促进真实的理解。于是,课堂之外融入生活的个人行动挑战和团队行动挑战从这里开始。
可持续的个人行动挑战
个人行动挑战是什么?
个人行动挑战是基于独立生活、人际交往、自主学习三大目标设立的12项打卡任务,涵盖了同学们课堂内容实践,乃至宿舍、食堂、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参与个人行动打卡,收获的打卡积分可兑换小礼物,同时也会收获成长的自我效能感与掌控感。
无论我们把高中生的生活安排得多么紧凑,把学习的日程排得多么严丝合缝,衣食住行和人际关系也依然是困扰一个尚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头号问题。
沅陵一中个人行动打卡
参与空间活动“黑暗体验馆”
桑植一中个人行动挑战
套磁达人—在空间与两位陌生人搭讪
桑植一中可持续的生活打卡之日常记账
因此,不同的打卡任务希望平顺地支持学生适应高中生活:打卡“套磁达人”的同学将收获结识新朋友的契机;与挚行者线下聊天的同学将开启对PEER空间的探索;可持续打卡与空间垃圾分类塑料瓶回收活动联动,同学们早早认知了“可持续”的观念,班级和校园的环境也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向好发展。从上课打卡、记账打卡再到具体明确的“一周不吃泡面”计划,同学们逐渐接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方面面的可持续理念。
团队行动挑战
校园服务与公共倡导
团队行动挑战是什么?
高一下学期,弘慧班同学们将会与挚行者一起迎来团队行动挑战的开启。期待同学们通过此挑战,参与校园服务与公共倡导行动,在自主学习、人际交往、独立思考、社会创新与社会服务等维度综合提升自己的素养。
团队行动挑战流程
学生们迎接团队行动挑战任务时,将会收获PEER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时刻挑战与提醒着每个团队对于选题的考量:
1. 在校园内做活动,弘慧班的利益相关方有哪些?
2. 在利益冲突下,如何寻求支持,达到共赢?
3. 谁是我的服务对象?Ta的需求是什么?
4. 我的服务如何回应需求?
5. 针对现在的社会问题,原有的方案有哪些?为什么不有效?
6. 可以从其他项目、领域寻求灵感?
7. 什么是团队中的独立思考,边界是什么?
8. 当你的想法和团队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
9. 作为弘慧学子,哪些是我的特权?哪些是我的义务?
10, 如何让弘慧班更好地被他人看见、认可?
在行动挑战中除了收获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锻炼撰写项目策划及报告,项目进程管理,团队分工与协作和资金管理等能力外,我们也希望弘慧同学们能够理解:
1. 在校园内做活动(服务项目)需要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寻求共同点,达到共赢。
2. 好的公益服务是从和服务对象共情开始的。
3. 好的社会创新不只是活动形式,而是新的视角去回应既有的问题。
4. 在团队中保持独立思考是被允许的。
5. 弘慧班身份被接受不是因为我们的特权,而是我为他人服务的义务和能力,以及积极开放的心态。
2021年春季学期的行动挑战中,同学们在家乡文化推广/环境保护/校园公共行为倡导/生活规划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小组群策群力设计并展开活动,并将实践的产出和过程中的故事和发现在校园内进行了展示。
50%的个性制定课程
除系统的弘慧工作坊及行动挑战外,挚行者们也会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开展每学期个性的定制课程。
本学期的第一堂课,桑植一中挚行者溪竹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真人图书馆敲开了教室的门。从【选择】这个主题延伸出去,同学们问了各种问题,从如何看待容貌焦虑,到如何看待明星暴雷。在台上台下的互动与问答中,40分钟的时间似乎显得短了,一切都过得那么快。
溆浦一中挚行者媛祯将PEER空间的OH卡活动带到教室中,以OH卡为媒介,为同学们进行了英文情绪词汇的讲解。本学期课程在英文阅读的主题框架下,承载了认识情绪、自我关怀和非暴力沟通表达的柔软内容。
在沅陵六中的课堂上,挚行者若思也引进了PEER空间的价值观拍卖会活动。除了欢声笑语之外,挚行者收获的还有满满的感动,站在讲台上面似乎都能够听到同学们的小脑袋在思考的声音。
“比起他们记住什么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思考。”
“要有自己的观点,要有批判性的思维。”
沅陵一中挚行者静静把「伦理学」带入了高中课堂。围绕伦理学家的复杂名姓展开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好理解,但这堂课的意义也超过了“理解”的层面:
点击查看完整记录:
在县中谈伦理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丨PEER空间·沅陵一中
在“功利主义”这个版块即将走到尾声的时候,有位同学下课来找我交流。她说,老师你前面讲了那么多边沁的想法和理论,这节课又讲了这么多针对他的批评,那之前讲的那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
在之后的一节课上,我尝试用更清晰的方式向Ta们表述:
教学者讲述的观点未必就是对的,受到批驳的观点也未必就是错的。有影响力的伦理学家们,几乎每一位都曾被钉在靶子上批判过无数次,但他们的思想与观点却仍然跨越百年甚至千年流传至今。
重要的不是谁驳倒了谁,谁“战胜”了谁,而是那些批驳者的观点让你产生了什么思考,那些被批驳者的回应又让你产生了哪些思考,以及,你自己是谁。
课程外的空间与时间
课程是一期一会的,为了更好地支持弘慧学子形成团队感,空间的打造也至关重要。
在PEER空间中有一块“弘慧角”,布置着弘慧相关的各种材料与往期学生作品。这学期,个人行动打卡的积分榜单在弘慧角固定张贴与更新着,弘慧课相关的学生产出日渐丰富了,挚行伴夏的照片与策展成果也做了长期的呈现。
沅陵一中的挚行者静静与弘慧学子一起发起了PEER空间图书角活动,大家选出期待推荐给同学们的书籍以弘慧班级成长经费进行购入,参考中方一中本学期活动案例为报名活动的同学们两两组队组成“共读一本书”的定制书友活动,前后共有17组同学参与了本活动。
照片、产出、音频、图书与活动……相信下学期的课程成果也会渐渐丰富着空间的弘慧角。
跨越时间的友谊也在成为弘慧学子联结的纽带。今年夏天匆匆结束的挚行伴夏夏令营也在PEER空间内外重新延续。从与挚愿者的见面会到与挚行者共同策划校园内的挚行伴夏公共展览,夏天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校园里,与那些感动和温度一起,并未褪色。
沅陵六中挚行伴夏见面会激动的弘慧同学们
溆浦一中挚行伴夏策展,学生分享自己议题组的收获
策展结束展品在弘慧角长期展出后,参与的同学们这么回忆道:
“再来一次!希望每个人都记得彼此,长大后再相聚!!!”
“这十几天的挚行伴夏活动很美好很快乐,也很享受,要是说有什么建议读话,就是希望理论知识能少一点或者讲得有趣一点,不然容易打瞌睡,然后希望还能有机会跟哥哥姐姐们再见。”
“突破社交恐惧症的一天!”
“此次成果展的受众有些小,是我们主讲其他学生倾听,虽说有积极的同学,但还是略显单薄,如果可以,希望能将展示的形式丰富一下,可以增加一些互动。”
“希望可以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夏令营的小伙伴参与进来。”
“我们组的产出没有在夏令营与别人分享有些遗憾,这次的成果展收获多多。非常棒,开启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
“PEER向同学们展示了夏令营的成果,不仅是向同学们介绍我们在夏令营做了什么,更多是想让同学们了解PEER,并积极参与PEER的活动。在PEER,没有老师要求你做什么,怎样做,在这里,大家可以尽情地说出你自己的想法,寻找同好,也可以和很多同学们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希望这次展览能让更多人了解PEER。”
后记
“弘慧课像是一个引子,提醒我们去关注日常生活中不会刻意去想的东西。当有一个人引领大家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去想我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放在哪里,到底之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到底想要什么?(弘慧课)给了我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2个学期,4所学校,160多堂课,7000多个小时,576名学生,6项学生基本素养,12门弘慧课工作坊,12项个人行动挑战打卡任务,一学期团队行动挑战,8位挚行者,红楼梦赏析、医学与生活、英文阅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推理、认识公益、我的乡土中国…….
这个秋天发生在弘慧班中的故事,在下个春天,还将继续被挚行者和弘慧学子们续写,并进而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一位学生。
战略合作方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0年12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