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期毅恒讲习堂合影
12月5日,第十八期毅恒讲习堂带领我们走进藏族舞蹈文化,领会舞蹈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舞蹈学院的王晓莉老师,从舞蹈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视角,分享如何将非遗保护和科研创新与教学实践以及振兴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这次讲习堂中,王⽼师通过⾃⼰多年间⾛进⽥野挖掘抢救,分类整理,分析研究,理论提出,教学实践的经验,为⼤家带来了藏族民间舞蹈⽂化⽣动立体的分享,并现场进⾏了不同地域舞种舞蹈表演呈现。
从教室走向田野
追寻民间舞蹈艺术
1987年,北京舞蹈学院成⽴了中国民族⺠间舞系教育专业,历史原因当时很多⺠间舞蹈在学校甚⾄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教材。
⽽这些⺠间舞蹈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化和历史渊源。60年代第一代老前辈们请来西藏的艺⼈学习堆谐舞蹈。该舞种的起源据介绍是日喀则艺⼈到了拉萨,在拉萨乞讨,脚踩在一块⼩⽊板上,脚腕上拴着脚铃,头上顶着⼀小碗青稞酒,在⽊板上打出变化多端的节奏,弹着扎年琴,拉萨人吸收形成拉萨踢踏舞,在发展中根据城市的审美需求,吸收了内地的扬琴等器乐进行伴奏,提高和丰富了堆谐的艺术形式,相对比较程式化。堆谐舞蹈经过前辈的加工提炼和升华(学院派的传统组合《库⻢拉》《拾青稞》《松则亚拉》等)成为当时中专一年级学习的重要内容, 到了⼤学一年级再次学习,甚至到了研究生还要继续跳。最后发现传统的舞蹈顺序在,但是味道越来越淡,民间舞根基的东西挖掘研究得太少,距离传统的审美越来越远了。
因为⼤家都在教室里面学动作,不再⾛下去,不再⾛到人们中去。所以,王⽼师决定回到⺠间乡土,回到民间舞蹈发⽣的地方。
研究藏族歌舞文化,从起源、发展演变、各个区域中差异性的审美,如何去研究和界定这是一条完整的脉络?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院校教学中,都是以一种简单的模仿方式去做舞蹈学习。舞蹈要有生命力,需要回到民间。
对于青藏高原藏族民间歌舞⽂化的研究,从卓舞、弦子舞、热巴舞、堆谐舞、果谐舞,和宫廷舞蹈萱,与祭祀舞蹈,以及岩画壁画进行整体性研究,首先就要摸清楚这些舞蹈的起源、发展演变,各个区域的舞种类别、表演场合、表演内容、表现形式、音乐特点、唱词内容、道具服饰,不同舞蹈种类之间的地方性差异、舞蹈风格、多样性审美特征,以及如何去研究和界定这是⼀条系统、科学、完整的脉络。
但就⽬前国内的⼤部分艺术院校教学中,都是以过去的教材内容为主,通过共性的动态为支点,未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舞种、差异性特征,从单一模仿的⽅式去学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民间舞蹈一旦失去了动作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也就谈不上⽣命⼒,所以需要回到⺠间,回到老百姓当中学习。
王晓莉老师分享中
17年却像是走了70年的道
真正⾛到人民中去,老百姓跳的时候给王⽼师带来了极⼤的震撼。⺠间艺术的呈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各个地方的舞蹈极为丰富,性格审美的差异很大,通过观察他们的生产劳动,通过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其舞蹈充满了活力。男人的舞蹈潇洒豪迈,女人的舞蹈秀美含蓄,尤其是西藏阿里地区的宫廷舞蹈萱,舞蹈仪态万千,舞步典雅,曲线优美,舞姿多样,这些跟早期表演场合、表演内容、精神气质都⾮常契合。
王⽼师对藏族舞蹈的探索路围绕早期历史⽂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廊的脉络,并不受限于现在的⾏政区域划分,⽽是在历史、舞蹈考古、舞蹈人类学调查、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跨学科的视野中去了解历史,去理解不同区域环境⼈们为什么要⽤这样的形式去表达这种形态的舞蹈。
在这样的路径中,王⽼师⾛进了古代舞蹈的研究,现当代舞蹈的研究,歌舞团舞台创作作品的研究。
2006年,王老师走进⻘海省⽟树州三江源,六次踏入囊谦县。挖掘玉树最早的古舞。过去⺠间有这样的说法:⽟树⼈都是舞蹈“天才”,只有他们对舞蹈的肢体表达是最丰富、最厉害的。王⽼师亲眼⽬睹了⽟树的⻓袖舞,当地的⽼百姓挥舞着⻓袖, 整个⾝体在空间自如地360度旋转,就像赛⻢⼀样,在时空中飞扬、在天地之间⾃由舞动。那一年,听玉树的代尕老局长说起70年代玉树举办民间艺术节,囊谦县的卓、弦子舞、热巴舞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就因为这样一句话,王老师克服了所有的困难,终于在2008年的9月来到了瓦玉新荣。记得当时采访的是在村寨⼩学⾥围着跳舞的5、6岁孩童,现在这些人都已⻓⼤成⼈。⺠间的传承⽅式是从⼩就开始⽿濡⽬染跟随老人学习,⽽后这些舞蹈便深深烙印在他们的⼼⾥。
此外,王⽼师⼀⾏还去到了云南迪庆,探访建塘、小中甸、尼西、东旺。东旺乡新联村的⾃然条件⼗分恶劣,⾛进⼭壑之中,⼭体两边偶尔还会有⽯头坠落,之前东旺很少有⼈能进去的,王⽼师在第四次探访中终于⾛进了这⽚神秘的⼟地, 探寻当地出名的锅庄舞(锅庄舞,⼜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间舞蹈之⼀。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孜,云南迪庆及⻘海、⽢肃的藏族聚居区)。
东旺锅庄舞的服饰还保留着早期⽣活的需要,⾼寒地区怕沾⽔、受寒,帽⼦等都是传统的材质。⽽在这⾥,⼤家就是⼀群⼈拉起手来唱歌跳舞,集体协作,⽽不是个人表演,这些都是⺠间舞蹈与⽣活和⺠俗息息相关的重要部分。
在⽥野调查的过程中,王⽼师分享到对于不同于传统的⼈类学调查时“不进⼊主体”的原则,在他们深⼊⺠间学习舞蹈的时候,艺⼈甚⾄允许他们触摸⾝体去感知⼒量和技巧。⽽他们也在各地的学习和探索中收集到了⼤量的⺠间舞蹈艺术素材,并把⼗⼏年采⻛中的精华编纂成教材带回学校。
在一线的走访和探究中,他们发现当地的环境、历史、文化甚至服装,都会互相作用共同影响当地的舞蹈风格。王老师也会让学生去穿不同区域对应风格的衣服,听当地的音乐,去感受不同的舞蹈流派。如果没有背后的探究,则学生们只会知道不同地区是不同跳法,但并不会形成体系化的知识。例如一个舞蹈动作叫“四面八方”,是要求拧身绕圆,跺步,于四面八方弹手巾。在浅层的教学中可能只是让学生练习膝盖,练习动作,但这个动作来自藏区的“迎客”,源自于生活中向四面八方迎接客人的状态。
锅庄舞(图片来源于网络)
舞蹈艺术的传承意味着什么?
讲习堂现场还有与王晓莉老师一同而来的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严冠斌,也从他自身对舞蹈的学习和感悟出发为大家带来了分享。
严冠斌分享到他进入舞蹈学院的第一堂课就是体验了王老师的藏族舞蹈课,深刻感受到舞蹈动作的背后所传递出的文化特质,也深深被其吸引。而走进民间舞蹈的学习,发现对舞蹈的学习和体验是建立在人类学视野的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也意识到在舞蹈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当地人的文化身份,才是有艺术生命力的。而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跳锅庄舞时,所有人一起拉着手唱跳所带来的内心愉悦和满足。他也感慨道:舞蹈艺术并不仅仅是肢体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触动。
严冠斌现场分享
靳大成老师分享交流
现场交流互动
大家开展了关于民族舞蹈传承的相关讨论,PEER 在海外留学的社群伙伴分享了在海外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得到弘扬的骄傲,也感激因为有王老师一行的采风和记录传统艺术,才能让这样的艺术持续发展。她认为王老师既是记录中国民间舞的记录者,也是帮助大家去传承中国文化的传承者。王晓莉老师也回应道:“我觉得歌舞就像吃饭一样重要,在血液里流淌。人几十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艺术的存留无比重要,因为它直接关联着人的情感。”
最后来自中国社科院的靳大成老师也表述,这是第一次听到王老师如此完整的描述自己的民间舞探索历程, 过程中几次想要流泪,既是感动于王老师一行的赤诚,也十分羡慕艺术的表现力。文学可以细腻绵长深邃,但艺术的表达却更加直击人心。
往期内容: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1年9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