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周一次的弘慧班课程上,挚行者溪竹选择了《乡土中国》作为课程内容,以配合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来自县镇的学生们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从文本到现实生活,溪竹带着学生们开启了一段探索家乡的旅程……
作者丨赵溪竹
PEER空间项目部
桑植一中是与湖南弘慧教育基金会合作的项目学校,挚行者会在高一弘慧班一周上一次课。这个学期,我按照语文新课标整本书阅读安排,把课程主题定为了《乡土中国》。由于主题正好和人文线友毅思相一致,便借鉴了许多“友毅思”计划伙伴的思路和成果。
| 关于“友毅思”计划
“友毅思”计划主要希望实现以下目标:学生团队的孵化、个人成长的支持、服务意识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些目标,PEER在其中串联起议题专家、指导老师、团队导师、挚行者四种角色为学生赋能。
2021年秋,“友毅思”从校园可继续发展和人文素养培育两个方向进行探索。“友毅思语文课”是通过支持语文教师进而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项目活动。
进入新环境与自我介绍
新高一的同学们大多数来自乡镇学校,许多学生第一次来到县城,见到新同学。在第一节课上,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刚进班时,你怎么介绍自己?
短暂讨论之后,我又问,假如你们进入省外大学,碰到来自各个省市的同学,你会怎么介绍自己?
这些问题是为了引发思考:作为桑植人,你认为桑植有什么特点?作为湖南人,你认为湖南有什么特点?作为中国人,你认为中国人有什么特点?
课堂PPT
回答最后一个问题,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中提供了一种解读。因此我们课堂上也精读了重点篇目。
画出自己的家
进入文本解读后,因为写作年代和文本本身比较抽象等原因,我时常感受到大家理解文章的困难。理清概念,跟上作者思路已经非常费劲,这时候的联系实际,更像是从日常生活中拣些砖瓦,把已经成型的理论垒得更高。
在一次月假后,我决定先放一放文本,请大家自由创作,写出或画出“我的家”。
按照高中时间安排,每周一次周假,每月一次月假。周假是一个下午:周日十二点十分到下午五点半左右,月假则是拼凑成的两天半:周五上午上完四节课,到周日赶晚自习。家比较远的学生,只有月假才能回去,一个学期差不多回三次家。刚结束的月假,不少同学都是在家度过的。
学生在视频中介绍的花和当地果子
我简短介绍了可以写什么之后,大家渐渐沉浸在回忆中,笔尖在绘画本上滑行。
学生介绍画出的家
大家自发拿着图画交流起来。一股暖流在教室中涌动。相比给学生带来什么,我反倒常常被他们传递出的态度和内容震惊。比如烂熟于心的各种动植物,和土地亲近的关系。他们谈起来那么亲切自然,对我来说则是陌生的,需要学习和理解的东西。
和学生的一些对话令人恍惚,尤其在随机性很强的课堂上。比如问“最近大家观察到学校里多出了什么?”,本意让大家关注卖旧书的高三毕业生,然而学生大喊“老鼠和蛇”。比如播放当地好山好水的纪录片,学生兴奋地说“这个鸡很贵!”这些瞬间让我格外珍惜。
用镜头记录家乡
下一次月假之前,给大家安排了拍摄家乡介绍视频的小作业。收到的视频质量令人惊喜。大家在课堂上分享拍视频时的心得:
视频截图
陈家河介绍视频,来自学生陈星君
河口介绍视频,来自学生谭俊
我会反复想到,这里的学生和大城市的学生有什么不同?更紧张的作息、相对封闭的环境?
可能相对“消费者”,他们更像在担任“生产者”的角色。然而,在社会文化中,不管是课本上学到的、试卷里看到的,还是流行文化中书籍、影音、互联网文娱传递的,都与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距离遥远。看的书、听的歌、看的电视电影、追的星,使得他们对未来保持陌生和仰望的姿态。甚至,高中可能变成了拉远他们的传送带和“高考工厂”。
但也不必悲观,看到这些鲜活的视频,谁不会感叹学生们的创造力呢?他们,是未来。
| 关于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
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弘慧”)起源于2001年设立的“湖南省沅陵县一中赢帆奖学金”,2008年8月29日由张帆先生、黄飞燕女士及李少波先生共同发起,目前弘慧已经连续七年获得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满分的评级、也是湖南省第一家5A级非公募基金会,并获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中国慈善信用榜TOP30慈善机构。
弘慧以“弘道致远 慧智育人”为使命,致力于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倡导乡村学校办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让乡村孩子在属于自己的环境中成长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具备与人交往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具备社会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精神的人。
新一期挚行者招募进行中!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扫码进入咨询群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1年9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