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应试教育往往被贴上诸如“枯燥”“僵化”“做题”等负面标签,然而,课堂教学却并不一定如此。题海茫茫,学海无边,加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学习韧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教师们探索教学风格的必修课。本次圆桌论坛将探讨: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教师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设计具有自身风格的课程?
PEER共学圆桌纪要
2021年4月24日晚,PEER教师支持部门邀请到了来自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的杜茜老师,从教学创新的角度,分享教学中的小点子与大构想,解答了听众的诸多问题。本次共学圆桌由PEER教师支持部门实习生徐泓梁睿主持,来自PEER各部门的十余位工作人员参与讨论。
人物简介
圆桌现场
杜老师介绍了她独特的创新性教育策略——游戏化教学、户外实践课与利用信息技术,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她以两套自己独立设计的语文课程来陈述教学策略的使用。最后,杜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经验,并就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大家展开讨论。
教学策略
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策略可以化解课堂的沉闷气氛,提高学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杜老师以扑克牌与飞行棋的使用来讲述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经验。
A. 如何使用扑克牌?
在课堂的讨论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停留在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上,讨论结构松散,学生缺乏目标,心不在焉。杜老师指出,通过四个花色的扑克牌牌来组织四人小组活动,可以实现组内互助;通过限制奖励数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游戏前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则和目标。
B.如何使用飞行棋?
以填空作业为例,将学生分组,将飞行器盘展示在黑板上,答对问题的小组获取一次摇骰子的机会,组内同学轮流答题,出现同学提醒、忘交作业等情况的小组需要倒退几格,化枯燥的填空作业为有趣的游戏互动。飞行棋游戏十分适用于完成复习阶段重复性背诵的任务。
户外实践课
《我是热爱社区小记者
——新闻单元活动设计》案例
语文课的新闻单元,杜老师带学生拉出去采风,借鉴PEER的理念,鼓励学生探索社区,进行头脑风暴,发现社区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写成新闻报道。最终,以小视频的形式展现实践成果,发布于社交媒体上。户外实践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社区参与感与归属感,而最终的结果呈现也能给予学生以成就感。同时,整个课程训练的过程也是老师自我赋能,探索教学模式的过程。
局限性:
户外实践课会受到人数的限制。与此同时,户外时间课需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人数多,管理困难,需要向教导处报备,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小策略:
A. 小班分批次进行
B. 寻找教学助手,例如热心家长或大学生
C. 选取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地点展开实践活动
D. 校内户外实践
信息技术
使用
《我愿为知识付费
——整本书教学设计》
案例介绍
对于初中生而言,《傅雷家书》是一本相对枯燥的阅读书目,然而在杜老师的课程设计中变成了富于活力的课堂教学与展示。杜老师要求学生们采取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几封信阅读,并最终以视频的形式作为知识付费的节目,来展现自己的阅读内容与成果。在展示课上,以虚拟货币的形式组织学生们竞拍互评。通过这种形式,老师得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学生们也得以锻炼阅读能力与组织能力,并且互相学习读书内容,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策略:
A.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如何恰当地使用手机。没收手机等强制性措施会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因此需要顺势而为,树立榜样,传播使用手机的正确方式,例如给孩子们看B站小何同学“如何戒掉手机的瘾”的视频,等等。
B. 录制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C. 跨媒介阅读,设定目标,让学生将纸质阅读的内容以其它媒介的形式 (例如图画、视频)呈现出来。
教学风格
A. 作为老师,首先你必须是个“做题家”,并且还要懂得命题者思路,解读评分标准。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能教会学生获得高分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底气。
B. 舍得在学生身上花时间,与学生培养感情基础,被喜爱,被认可,被接受。
C. 教学需要树立威严,要获得学生喜爱,更要让学生敬、畏。
D. 热爱生活,坚持学习,多与社会接触,扩展知识储备,提升思维能力。
圆桌讨论
初中生多在青春期和叛逆期,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哪些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呢?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吗?
做好预判。一方面,强化自己的心理暗示,让自己坚强起来,尤其是在初一升初二的阶段,要做好迎接叛逆学生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在社交平台搜集资料与案例,学习叛逆孩子的特征和应对技巧,及时预防和干预。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是国家高速发展与心理健康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学校有配备心理老师,但实际只能起很小的作用。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去给予学生支持,比如针对失眠的学生,教给他一些基本的应对方法,如腹式呼吸、听白噪音等等。
目前在游戏化学习领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专为学习设计的游戏往往没有娱乐类的游戏好玩,所以学生还是更喜欢玩娱乐类的游戏。想了解一下,您班里的学生课下爱玩游戏吗?您如何看待他们玩游戏的利弊,又会如何引导他们呢?
现在爱玩游戏的学生很多,引导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学校并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我们也能在课堂上引导如何恰当地使用手机,如何安排时间,培养班级学风,但家长如何管理孩子是脱离我们的教学范围的。
游戏化教学和游戏是两码事,游戏化教学只是提取了游戏的思维或精神,用目标和规则来约束参与者,用积分、闯关等手段促使学生达成目标,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而并不是完全虚拟的游戏。现在的教学计划是很紧张的,一学期有两三次游戏化学习课堂就很不错了。一节课里,游戏和教学和互相交织的,游戏只是一个组织教学的形式,最终还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
另外,目前,一部分游戏公司也在利用自己的游戏技术和资源帮助教学,例如王者荣耀的开发商腾讯依托游戏做了一些科普,邀请知名教授做历史知识的普及等等。
刚才杜老师提到,实践课是利用暑假时间去做的,为什么在暑假去做呢?实践教学的课外时间和课堂时间是不是会有冲突呢?该如何安排实践课的时间呢?又该如何选取实践课的地点呢?
首先,18年暑假我参加完PEER服务-学习的培训,触动实在是太大了,我就想一定要把项目落地。所以,8月底我就向学校申请了。当时我只带6个学生,学校认为安全问题上过关就过了。另外一个机会是研学,现在每个学校都在搞研学,借用这个契机带学生去研学也是可以的。所有的学校都会鼓励老师去花自己休息的时间为学生服务。
此外,观察课也很重要,这本身就是语文课的一部分。我会拿语文课的15分钟和学生们一起下楼观察,比如在操场上有一个篮球架,我告诉他们我看到了什么,然后大家去观察,除了篮球架还能发现什么样的细节,最后再变成作文。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最核心的两个能力就是记忆力和观察力。我会从整体和局部、横向和纵向、静止与动态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告诉他们要调动身体各个感官去观察,以此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关于实践课的地点,我会选取我比较熟悉、有着多元化元素、值得观察的环境,因为需要保证学生的安全问题,如果不熟悉地点的话就得提前踩点熟悉。
如何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呢?
这一方面,我并没有接受系统化的训练。但我认为媒介素养不仅是在虚拟世界当中,也可以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个体作为一个媒介,不要去传播虚假消息,要去核实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当核实不了的时候,就不要以讹传讹。比如七年级上有一篇文章《穿井得人》,就很适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就能让学生去想一想自己在生活当中应该怎么做,或者是怎么去避免。
结语
教学创新是一个个小点子堆砌而成的,却凸显着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持续反思,与对整个教学环境、社会环境的整体构想。在社会变迁迅速的当代,教师,作为教学事业任重道远的一环,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接受新变化,根据学生特点、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培养好下一代人。
图文:钟燕萍、谭熹然
排版:吴悦
审核:叶碧欣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0年12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27所初高中累计逾111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73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4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吉林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