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PEER空间都会有一个准备给学生的匿名留言册。学生们在册子上写下了很多关于学业、未来、追星、理想相关的句子。挚行者剑南统计了同学们的留言并制成了高频词云。在这些热词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和Ta们的社交状态。
而在看到了学生们的需求后,剑南更多地在思考,挚行者如何能让“留言本”变成为学生赋能的工具。
作者丨石剑南
PEER空间项目部
在2020年的春季学期,PEER研究院领衔开展了“空间匿名交流平台”的行动研究。当时的挚行者们通过观察发现,“匿名交流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以学生视角去看待「县镇中学生成长烦恼」”。而具体的做法,便是在空间有引导性的摆放A4大小的匿名心事本。
对于这个本子的功能,滔滔在春季学期的行动研究展示报告会上总结道:
被看见即意义——网络时代的学生对于匿名交流的概念并不陌生,Ta们在寻求的是在安全环境下‘被看见’的心理状态。可以不用追求绝对‘干货’,现在正是同学们最真实的状态。
作为挚行者,我期待看到同学们卸下一些包袱后的真实想法,便对上学期的行动研究总结出的这一成果颇感兴趣。
本学期,挚行者们在每个空间都放置了一个大本子。在江华二中的PEER空间,我特地把它放在了图书角的内侧,也算是空间里的一个“隐蔽的角落”。
进入空间看到的会是这个显眼的书架,
留言本放在了它的背后
除了在本子旁边放了一张“使用说明”之外,我就任由本子发展。我甚至没有做什么关于这个本子的推介,截至12月底,同学们的自由发言已经填满了这360页纸。
受江华二中已有的匿名交流平台“二中万能墙”启发
我把“心事本”改名为“万能本”
本子里的内容更迭让我回想起BBS时代的匿名沟通。当有人在页面的顶端诉说心事时,同学们就会纷纷在下面“盖楼”,或共鸣,或安慰。有人会在上面与偶像表白,也会有人留下更加私人的联系方式,寻找“同好”。当然,当发现一些人身攻击的语言出现在本子上时,我也会充当一个无情的审查员,删掉一些“帖子”。
我本想把全部内容电子化,然后做些分析。但内容实在太多,时间有限,我便只摘录了前半本的语句,共3050个字。为了保证被摘录的语句是匿名的,我隐去了所有可能会追溯到留言人的信息,包括姓名、班级,甚至还删去了只提到过一次的明星。
以下是我做的一些毫不严谨的胡乱总结,不过还挺有意思的:
出现最多的四个词
首先,我给这些语句做了分词,而后进行了词频统计,并可视化为了下面的这个词云。词云图片里的词语大小表示了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高低。在之后的文字中,我对于这些高频词,尽力不去做站在自己立场上的解读。我会把我获取到的信息呈现在这里,提供一个看待这里学生内心所想的入口。
前半本留言本的词频统计
加油、努力
“加油”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这快成了留言本上的万能语句。无论是表达沮丧的心情,还是在这里书写理想,跟贴人们都会在下面写上“加油”二字。无论是“湖南师范大学我来了!” “生活好难” 还是 “一定要去上海” 下面,总会有人留言以勉励。
同学们不光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加油”,也给自己喜爱的明星“加油”,让Ta们也“努力”。我得知了10年出道的李钟硕仍然活跃在同学们的视野中,尽管他正在服兵役,上一部作品距今已一年有余。我还认识了7年前的快乐男声全国20强范世錡,还有3年前出道的跨次元少年偶像团体“易安少年团”。
我从大家的笔下得知的这些偶像,着实让我感到“古早味”十足。和同学们私下聊天后才得知,很多时候,同学们并不是主动地上网搜寻得知这些偶像的存在——Ta们更多地是从自己追星的姐姐口中了解到的这些形象,并持续了下来。
除了中文中的“加油”“努力”,表达相近情感的日文语句“頑張りましょう”也经常出现在本子上。自2016年秋季学期,为了能让学生们面对高考拥有更多选项,江华二中开设了日语班。ACG,J-Pop等日本文化元素也经常出现在本子上。我从同学们的笔下认识了日剧中的黑泽优一、安达清人物角色,还有菅田将晖和片寄涼太等日本歌手。同学们在本子上立下誓言,要“加油,努力学日语,去日本见他们!”
未来
“未来”出现的频次仅次于“加油”和“努力”。在这个本子上,表达对未来期许的同学比回顾过去的同学更多。一个十分常见的句式是“再坚持一年/两年/三年,想想自己向往的未来”。
但是,极少同学会在留言本上描绘自己“向往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从仅有的词句中,我窥探到,有些同学的“未来”很坚定,“一定要报效祖国”,另有一些则意味着“要成为有钱人”。未来或许还意味着能够去听一场自己偶像的演唱会,意味着能“去上海”,意味着能“看北方大学铺街”,或者,“未来”还意味着意味着“能和Ta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我还遇到过不止一位高三的同学,在晚自习有限的课间时间来到空间,想借用电脑查一查复旦大学校园的样子。我便会打开卫星地图,或是街景地图,向同学展示一圈。
我不知道我该不该这样做,也不知道在展示是,我应该说些什么。
为了保护同学们的隐私,我在录入留言本内容时,把留下的所有QQ号统一记为了“QQ”。QQ号如此高频率地出现在留言本上,还真是出乎我的预料。
同学们都在哪些情况下留下QQ号呢?最常见的便是“找同好”——语C、配音、同人等等。我好像跟随着这些对我来说有些陌生的词汇步入了新鲜的世界。匿名交流平台让一些隐蔽的声音被安全地看到,又同时能够成为接入更私人化沟通平台的桥梁。
被看见了,然后呢?
先前的行动研究提出,空间留言本让学生们“在安全环境下被看见”,而“被看见即意义”。
这里确实是一个窗口,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发出难被追溯的呐喊。作为挚行者,我确实看到同学们卸下一些包袱后说出的一些真实想法,而这些词句也引领我走向了大家的世界。
私下里和龙胜中学的挚行者葳葳聊天,留言本的存在对部分学生来说重要且珍贵。在联网设备禁用的校园,一些内向同学的表达欲和社交欲得以在这里满足。我和葳葳也都观察到,有很多人进空间只做一件事,就是直奔留言本角落,安安静静写一会儿再走。
而总结了半本留言册后,我也由“被看见即意义”本身产生了疑问。毕竟,到目前为止,我在留言本上看到的内容,和校门口奶茶店的留言墙、QQ上的二中匿名交流墙、校园隐蔽角落里的涂鸦,或许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当这个入口在校内满足了学生们的需求后,作为在地协作者,挚行者如何能让留言本更加“PEER”一点——成为为学生赋能的工具?我仍然在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