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个好大学”是PEER所服务的高中生最容易想到的阶段目标。挚行者奂闻希望带着学生一起把这个目标细化和拓展,进而帮助他们找到中长期的目标和现阶段学习的意义。
“去一个好大学”是PEER所服务的高中生最容易想到的阶段目标。挚行者奂闻希望带着学生一起把这个目标细化和拓展,进而帮助他们找到中长期的目标和现阶段学习的意义。
为了达成这一期待,奂闻围绕“设计人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人生设计工作坊、系列职业分享会、学姐学长的来信。
作者丨焦奂闻
PEER空间项目部
我服务的PEER空间,是溆浦县第一中学里的一个图书室和综合活动空间。我是这里的“挚行者”,以管理员的身份维护空间的日常运营,组织学生活动,也给高一年级弘慧班(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受资助学生设立的虚拟班级)的学生们上课。
“对于未来很迷茫”、“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经常听学生们提起的。
在和不同年级的高中生沟通后,我发现对于以后的职业方向,很多学生并没有明确的想法。对于专业方向,大部分人会根据对现阶段学科的偏好,选择一个大的方向,比如“偏文”、“化学类”、“外语类”、“传媒类”……
提到未来,大部分人会以“去一个好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以至于“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成为了达成目标的关键。然而对于填报志愿这个同样关键的步骤,大多数同学表示会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再做判断。他们觉得等到出分后再考虑才比较现实。
但当我问起刚经历过这个过程的大学新生们,很多人会说自己填报志愿时也没有什么方向,尤其是靠后的志愿选择并没有经过细致的了解。也有人在被调剂到自己不了解的专业后,对之前的选择感到后悔,觉得自己走了弯路。
“去一个好大学”真的是一个好的目标设定吗?如果“去一个好大学”这个目标,可以扩写成“去___大学,学___专业,为以后做___打下基础”,会帮助学生们避免一些盲目的选择,甚至找到现阶段学习的意义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在空间里尝试了一系列以“设计人生”为主题的活动,包括:人生设计工作坊、系列职业分享会、学姐学长的来信。其中高一年级弘慧班的同学利用课堂时间完整参与了“人生设计工作坊”。“系列职业分享会”和“学姐学长的来信”则为学生们的思考补充了职业和专业两方面的基础素材。
人生设计工作坊:通过一系列活动内容帮助参与者看到更多可能性,同时制定阶段规划。
系列职业分享会:来自不同职业的在职人士的分享讲座,让学生直观地对感兴趣的职业做初步了解。
学长学姐的来信:通过目标大学和专业的在读大学生的来信,让学生更了解目标专业和大学。
人生设计工作坊
人生设计工作坊分为五个板块:设计尝试、设计入门、认识自我、未来展望、近期计划。每个板块45分钟,主要在弘慧班开展,同时有70多名学生参与。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为了保证参与度,课程融合了讲座和活动等形式,其中大部分活动运用了“画布”来辅助学生理解活动流程。
工作坊的内容以《斯坦福人生设计课》为基本框架,融合了哈佛大学设计工程专业课程前瞻思维板块,以及青蛙设计的团队协作工具包(Collective Action Toolkit)。
1. 设计尝试
设计尝试板块以“棉花糖挑战”团队赛开场。学生们需要分成小组,在18分钟内利用20根意大利面、一捆绳子、一卷胶带搭建起一个结构,把一颗棉花糖放在结构的顶端。哪个组的棉花糖位置最高即获胜。
棉花糖挑战规则
学生们正在搭建
棉花糖挑战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团队协作,开始动手搭建。比赛中也出现了不太符合规则但富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在赛后的总结阶段,引出了设计思维模型,和其中的关键步骤即“搭建原型”和“测试”。
学生们搭建的结构
设计思维流程
本节课的最后,学生们得到了一份长期“作业”:时光日记。时光日记鼓励学生记录每天做过的事情,将一些笼统的事情拆解成更细分的任务,并且分析记录自己的投入程度和感受情况。日记中的素材也会在之后的板块派上用场。
时光日记画布
2. 设计入门
设计入门板块用某品牌视觉系统设计过程的案例和品牌宣传片作为引入,为学生们介绍了品牌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思考流程,同时抛出了为溆浦一中重新设计标志的命题。学生们需要分成两人一组,分别扮演“设计师”和“用户”来进行简短的访谈。设计师需要暂时清空自己对学校的所有印象,并通过向用户提问来了解学校。这些信息将成为设计师设计标志时的依据。访谈后,设计师有3分钟的时间设计初稿并向用户征求意见,另有5分钟完成设计。板块最后介绍了“为他人设计”和“共情”等设计思维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流程。
学生分别扮演“用户”和“设计师”
访谈中
学生在5分钟内为学校设计的标志
3.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板块分为“深度访谈”和“个人品牌设计”两个环节,学生们需要借鉴在之前板块练习过的品牌设计过程,分成两人小组互做访谈,再为搭档设计一个“个人品牌”。
在深度访谈环节,学生分为“采访人”和“被访人”角色,采访人依照画布框架从生活的五个方面提问:娱乐、学习、工作(校园或家务)、身心健康、爱;并询问被访人的生活榜样以及对自己的描述。这个活动希望被访人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回答。
课后有学生反馈说,“以前好像也想过这些问题,但没有这么细想过。”
深度访谈画布
访谈记录
在个人品牌设计环节,“采访人”转换为“设计师”,通过总结访谈记录推导出视觉元素,经过一轮对草图的点评,为对方设计个人品牌标志。这个板块鼓励两人小组间的沟通,也希望设计师可以能倾听客户的反馈,并体会“迭代”的概念。
个人品牌设计画布
学生在15分钟内为搭档设计的标志
4. 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板块通过上个世纪20年代人类对未来的想象图片,以及现在的人们对20年后未来的预测短片作为引入。随后学生们需要“穿越”到2045年,分别从环境、科技、社会角度想象“理想世界”和“消亡世界”这两种未来的可能性,再合成一个综合的世界,并加以描绘。最后学生需要基于这个2045年的情境,想象自己的样子,为自己写一篇新闻报道。
未来展望画布
学生想象中的2045年
学生想象的2045年对自己的报道
5. 近期计划
“近期计划”是人生设计工作坊的最后一个板块,学生们首先回顾自己的时光日记,挑选出一些感受到正能量的事情。然后基于这些事情的关键词创作思维导图,拓展出自己可能感兴趣做的事情,并分析之间的联系,依照“长期的兴趣”这一标准进行筛选或融合。最后,学生们需要基于今年、5年后、10年后的框架挑选两个发展方向为自己制定计划,并对计划进行评价,也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期计划画布
学生创作的思维导图
学生列出的其中一个近期计划
系列职业分享会
作为配合人生设计工作坊的基础素材,系列职业分享会希望能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对职业的初步感受。分享会共招募到各⾏各业分的享嘉宾230余人,经过260多位学生基于职业兴趣的投票筛选,共举办了6场职业分享会:图书编辑、视觉设计师、游戏设计师、插画师、品牌电商运营、⺠宿主理⼈。
很多嘉宾认为准备分享会的过程也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甚至让他们重新看待和思考了自己的职业。
职业分享会预报名表
分享嘉宾招募
职业分享会现场
分享会反馈
学长学姐的来信
在专业方面,溆浦一中PEER空间联合了四季邮局等公益机构发起了“学⻓学姐的来信”活动,有10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与。我们根据职业分享会报名表中收集的“想报考的专业”和“想报考的大学”两个信息进行了匹配,最终有112位同学收到了来⾃49所目标⼤学的约300多位⼤学⽣志愿者参与写作的⼿写信件。信中主要介绍了了专业情况、就业前景、校园⽣生活、学习经验等信息,有的志愿者也在信中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愿意回答后续的问题。
来自49所大学的信件
学生在空间读信
学生写给学长学姐的回复
后记
相信这次尝试只是一个起点,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也更加坚定了,希望一些努力能得以延续。
学生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