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成绩或许可以用量化的数字来衡量;但作为人,每一个同学的可能性都是无限的。挚行者笛子在给沅陵一中弘慧班授课和跟随弘慧班老师走访的过程中,真切地记录下了老师和同学们对生活的热情。沅水很清澈,但更纯洁的是沅陵一中师生们真诚的友谊。
作者丨曹笛
PEER空间项目部
在十所PEER空间里,有四所空间所在的学校和弘慧(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弘慧)是合作学校,沅陵一中就是其中一所。
作为观察者与践行者,挚行者得以有独特的机会与视角参与观察着基金会与空间、学校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作为人本身,我也和弘慧的老师们发生着关系上的奇妙互动,从寻求帮助到拓展合作,不断诠释着新的关系。
受学生们邀请参加弘慧班的元旦晚会,
最后一首歌大家唱起了弘慧慧歌,挥起的手汇成了海洋。
我和六中挚行者卉卉这瞬间已经热泪盈眶。
和弘慧牵一双小小的手
初识到求助:觉得自己是个小麻烦怪
作来到沅陵一中的第一天,被项目官员拎着尚搞不清楚状况地见了项目对接老师和弘慧的老师们,接着陷入为保障基础生活的一片奔波之中。
那时对弘慧尚未有更多了解,只知道作为合作的一部分,我要给高一的两个弘慧班设计教授弘慧课,帮助弘慧班学生在公共议题社区探索等方面有所收获。
当思考要带给弘慧班的学生们上一门什么主题的课程时,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能够给中学时期的自己上一门课程,我希望是什么课?
答案是:阅读。
在这门弘慧课上,我希望能够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以及怎样读书这些值得持续思考并从中受益的问题。
本学期最后一节乡土中国阅读课,
每组在黑板上写下男女有别一章的关键概念
期待设计上课的一腔热血不久就被一缸凉水浇下,开课的事情进展并不顺利。
这时,我想起了前任挚行者五月在空间指南中留下的建议,遇到问题各处都无法解决的时候,就打电话给弘慧的杨老师。
一通电话过后,事情顺利地解决了。回看和弘慧的初识,似乎大多瞬间都是我作为挚行者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向弘慧老师们求助。
弘慧课不能顺利开课找杨老师,住宿面临困难找杨老师,生活有困惑询问唐老师,去官庄参与教育年会蹭车找唐老师……
初识,挚行者笛子一边感激弘慧老师的帮助,一边觉得自己是个小麻烦怪。
挚行者笛子把自己火速扔进垃圾桶
邀约:弘慧生见面会
弘慧课马上就要开课的某天下午,我突然收到了弘慧唐老师的邀约。
“同学们亲爱的笛子姐姐,你愿不愿意来弘慧生见面会上给高一的同学们介绍一下PEER空间?”
“当然!乐意至极!”
弘慧迎新会热闹极了,见面会不光承担了慰问同学激励学习的作用,也给弘慧班的班主任们发了奖状,给学生们发了奖学金。
在弘慧生的人生轨迹中,每年每个关键的人生节点,都有弘慧的支持与参与。
在会上,我分享介绍了PEER的理念、空间的职能,顺便为马上要开的升级版乡土阅读课造势宣传。
学生们对空间热情不减,甚至我这个上任两个月的挚行者姐姐一上台,就迎来了学生们的欢呼和掌声。
回头再来看,这件事情,成为了和杨老师唐老师有更多接触和合作的开端。
摄影剪辑:唐老师
像家人见面一样的弘慧迎新会
沅陵一中的弘慧迎新会之后,也有幸参与了沅陵二中的弘慧座谈会。每次和弘慧一起走访,对我来说也是进入不同学校观察校园和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的契机。
每一所学校,每一处地方,以及生活在这其中的学生气质,都不一样。
晚饭时间沅陵二中的操场上活跃着更多的学生,
这和体育生更多以及学校的规定不同都有关系。
参加弘慧支持的沅陵教师读书会嫩芽读书会的年会时,参观了思源中学,这所学校以橙色白色和蓝色为主,橙白的建筑上是海蓝色的字迹。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男厕所与女厕所都采用海蓝色的标识,这让我一时间找女厕所找了很久。
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才发现,知道颜色和性别的关系是社会构建的与觉察当下自己的思维惯性是两件事情。
知易行难。
出行:雾山之行
结项总结的时候,当调查到四个有弘慧班的空间挚行者最喜欢的部分,大家不约而同说道——“弘慧走访”。
作为一个生在县镇长在县镇的挚行者,弘慧走访乡镇学校及学生家庭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下乡走访。
早上和学校第一朵绽放的山茶花打过招呼,和唐老师碰面,乘坐公交来到沅水大桥的另一侧搭上杨老师的车。
清晨刚下过雨的山里水气氤氲,晓岚在阳光下和群山中染出大片的金色。
一路风景是难忘的美。对第一次看的我来说是这样,对跑过无数次这条路线的杨老师和唐老师来说也是。
“这还不是沅陵风景最美的季节”,杨老师和唐老师说。
“等春天,漫山遍野都开满了花,那时候的沅陵最美。”
“这个季节山上有野菊花,一会儿看到指给你看”,唐老师笑着说。
下了高速后我们的车开始盘山绕行,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我们要去的学校就在这群山后面。
远看山上丛丛松塔一样毛茸茸的植物,一瞬间让我以为自己回到了盛夏的北方的山上,近看才发现是毛竹。
听说可以种来卖,但是当地的交通运输并不方便。
杨老师停下车薅起了一种植物的枝叶,唐老师兴致勃勃地在后面给杨老师拍照。
唐老师是杨老师的学生,现在除了多年的师生关系,唐老师幼儿园退休后和杨老师在弘慧做了同事。
杨老师把薅下来的叶子搓碎凑到我的鼻尖,一股熟悉的生姜混着椒麻和柠檬草的味道被嗅觉捕获,是沅陵猪脚粉和虾子粉中熟悉的味道。
我脱口而出:“是木姜子油的味道!”
“没错,”杨老师笑眯眯地说“用新鲜的木姜子做菜的滋味更好哦。”
抵达:黄壤坪九校
翻越群山和晓岚,我们来到了山顶的黄壤坪九校。
山顶的空气非常清新,学校这几年规划建设变化很大,校舍簇新,不过少了学校里的那几棵桂花树。
黄壤坪九校的校长非常年轻而有热情,他参与了弘慧为教师提供支持的乡村好校长项目,杨老师和唐老师说见证了他的飞速成长。
和弘慧生见面的地方是老师们的一间办公室,隔着薄薄的门可以听到门外学生们早上大课间做操的音乐和哨子声。
乡镇的老师们会带着孩子来学校一边办公一边照看,在办公室里看到骑着小木马的小朋友,这个场景对我来说是一个长久理所当然观念被击破的瞬间。
摄影剪辑:唐老师
黄壤坪九校弘慧生座谈会
另一个击破我理所当然观念的瞬间是当这群初中的孩子提到对自己帮助最大的经历,他们说到是弘慧的夏令营。
这让我为自己理所当然认为已经洞见短期支教和营地是参与者自我陶醉的短视而羞愧。
不要再着急下判断,因为我可能还未看到事物的全面。
走访:孩子们生活的家
跟着校长,我们走进了孩子们生活的家。在当地,校长的角色如同乡绅,调解邻里纠纷了解各家情况,大家尊重读书人,也愿意听校长讲话。
乡下的生活到处都像是画卷,废弃的轮胎长出花草,城里精心设计的轮胎花坛,长不出这样天然去雕饰的姿态。
看到废弃的电线杆倒下,不禁开始想象,它是在哪一天倒下的,又是在哪一天建起。
在一个外乡人的眼睛里,他乡到处是风景。
同样是名为家的空间,在这些家的空间里,事物呈现了和城市不同的布置和摆放方式。
比如在地面直接设计的烧烤取暖熏制多用火坑,以及悬挂在墙角不占位置井然有序的工具们。
和我的家乡不同的还有沅陵每家不约而同选择招待客人用的一次性塑料杯子,还有静静躺在墙角的葛根,听说地里随便一刨就可以收获很多。
家长和老师们围坐在小木札上,一人捧着一杯热乎乎的茶水,聊着孩子的学习,猫狗环绕。
走时给每人掐一把鲜嫩的青菜,装几个新鲜的地瓜,是生活在县镇使用着礼貌用语的我所陌生的交往模式,我的礼貌似会变成疏离吗?离开时,我自问。
插曲:官庄的孩子们
下午赶往另外一所学校,穿过官庄镇的时候看到一群群穿着沅陵六中校服的学生们走出校园在镇子里穿行。
连忙问起六中挚行者同事卉卉子,“你的崽子都跑出来了你知道吗心卉姐?”
“什么?” “他们去秋游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吗?!”
恭喜我的挚行者小伙伴喜提她不知道自己有的假期~
梦想教室中的梦想
下午去的学校被群山环抱着,这里从小学到初中是全寄宿制的。
拎着弘慧准备的礼物走在校园里,脸被风吹得红扑扑的小学生们会认认真真地敬礼,对行走在校园里的每个成年人声音洪亮地说一句“老师好”。
学校最缺的是生活老师,有低年级小学生在的情况下,如何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维护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成为老师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上顶楼的路上路过转角处的芭莎课后一小时教室,一扇铁门打开后是美好,地球上的每一间教室,都是英雄的诞生地。
顶楼的梦想教室打开后,也是可以承载梦想的地方。温馨的装潢整洁的桌椅,希望在这所学校里,这间教室会是孕育梦想的地方。
就像唐老师在视频剪辑中说的一样,杨老师见了学生们,照例要不厌其烦地叮嘱很多,从学习到生活。
学生们有着清澈的眼神,散会后,一名学生陪我们走了很远,一直走到学校门口的停车处。
突然想起沅陵一中快递店姐姐的那句话“这里的学生是很纯情的,会发自内心地对人好。”
还面临着很多困境,老师的紧缺,工资的拮据,学生多老师少,教学压力繁重,置身其中,这些文字不再是学习材料上一句轻飘飘的话,而是当地老师谈起便紧锁的眉头,又在学生们一句“老师好”后轻轻舒展的瞬间。
梦想教室中的梦想,希望它有机会能够飞翔。
金色与玫瑰紫的归途
傍晚的阳光洒在高速马路上一片金灿,我们如同行驶在布满金光的道路上。
回到沅水大桥时,火烧云已经渐渐褪去,留下东边淡紫与玫瑰红的天空以及西边的天青。太阳和月亮星星同一时间挂在天上,辉映着彼此的光芒。
聚会-唯有美食最解思乡
天气降温的时候,在沅陵一个人裹在被窝里瑟瑟发现,在朋友圈说“好想好想吃家里的烤鱼啊。”
第二天收到唐老师的邀约,在沅陵得以大快朵颐,饭后张伯伯和唐老师更是邀请我打包继续改善伙食。
一个人在异乡的孤单以及思乡之情,在唐老师杨老师的照顾下,被美食融化得无影无踪。
应杨老师的邀请来杨老师家中赴弘慧聚会,见到了在沅陵工作的弘慧人们,是热闹的大家族。
唐老师笑着称自己和张伯伯是拖家带口做弘慧的工作,张伯伯平时需要的时候就是弘慧的兼职司机,这已经成为了全家人生活的一部分。
“把你的手也给我”
和我相处最多的除了弘慧的老师们,就是高一的弘慧生了。
在课堂上不知不觉积累的珍贵记忆与培养的默契,以及挚行者姐姐不同与老师身份带来的亲切感,学生们习惯了在下课后绕道来空间看看笛子姐。
我看到了他们对弘慧身份的认同以及归属感。
在牵挂他们的弘慧生学长学姐寄来的书信礼物中,在他们两个班隔着墙却亲如兄妹嬉笑打闹的瞬间,在元旦晚会的最后,所有人挥起手唱着弘慧慧歌。
弘慧的海杏小姐姐和唐老师送来来自远方的书籍礼物。
“牵一双小小的手,小小的梦。
带我走出了那座山岭。
看见外面有更大的天空,
从此我有了一个同样的梦
把你的手也给我
牵在我的手中
在崇山峻岭之间
彼此相通。”
把你的梦也给我,种在我的梦中。
和人相关的事情,量化不是最好的选择,也不是最终的结果,弘慧带我看到,专注脚下耕耘,回头柳已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