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儒朱熹曾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阅读与思考的互动往往能给人带来巨大的进步,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生活。挚行者基于数据、实地情境为同学们精心设计的活动,我们将带着疑问与思考去阅读,在分享与交换中体会灵魂的激荡。
作者丨2020秋挚行者
PEER空间项目部
面对五花八门媒介的冲击,阅读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淡出,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这样的趋势更为明显。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之后,PEER空间在湖南及广西的十所县镇中学中举办了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学校的一间教室中搭建图书室,为中学生提供免费图书借阅服务,期待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颗名为“阅读”的种子。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阅读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阅读的出路是什么?”这往往是人们对阅读提出质疑的三个点,也是我们在做阅读推广时所遭遇的真实困境。那么,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反过来带着这三个问题去阅读,会发生什么?
“阅读-疑问-思考”
或许我们会忽视这三个质疑,而去关注我们所阅读的书籍本身。在读它的时候,你会被书中描绘的情节所吸引,会为作者倾注心血创造的句子所着迷,于是抛下之前的质疑,与文本倾心交流,在文本中挖掘所疑所惑,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再由新的问题触发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如此循环往复,形成我们自己的“阅读-疑问-思考-阅读”环路。
“阅读-疑问-思考-阅读”圈
除此之外,PEER“跨空间”阅读推广项目还追求十所PEER空间所在中学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对一本书中的人物或情节有什么疑惑,经过自己的思索凝练,形成问题写下来,再由挚行者上传到专门的活动文档中公示给其他空间,其他空间在空间内进行展示,再由对这一问题有所回应的学生进行隔空回答。
本次跨空间阅读推广活动参与方式
灵光与回响
此次跨空间阅读推广活动是挚行者基于数据、实地情境为同学们精心设计的活动。当我们带着质疑去阅读时,慢慢也就放下了这三个质疑。全身心沉浸在书海中,质疑被问题所取代。
在读完最后一行字,合上书本的那一刻,萦绕在脑海中的是《局外人》里的烈日当空,是《红楼梦》里的流水落花,是对《我辈孤雏》里克里斯托弗不顾枪林弹雨冲到战区去寻找父母线索的疑惑,是对《哈利·波特》里赫敏对另一半选择的不解……
我们希望能够有一本真人撰写的“答案之书”来回应这些困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互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也正因此,“跨空间”阅读推广项目—“灵光与回响”就此诞生。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贡献问题,也回答他人的问题,回应彼此的思考。
阅读感悟有时体现在成卷成文的札记里,藏匿于灵光一闪的疑惑中。抓住一瞬的思考,通过问答与易趣相投的伙伴交流心得与体会,即时交互,思维火花的碰撞与心灵的回响便由此自然生发。
来自绥宁一中的“橙子”同学提了一个看似简单背后却意味深长的问题,她问:“《哈利·波特》中,明明一开始是哈利波特、罗恩和赫敏三个人的游戏,并肩作战,并且哈利波特才是主角,为什么赫敏最后跟罗恩在一起,而没有选择哈利波特呢?”
桑植一中的“柠檬”同学回答她:“我觉得这涉及到一个爱情择偶观的问题。由友情上升到爱情,除朝夕相处之外还需要互相吸引,这种吸引有时候与优秀与否无关,在于性格、兴趣相投或者互补。赫敏的好学上进却不免有时候太循规蹈矩,罗恩虽看似有些懒惰贪玩但机敏果敢、对朋友忠实可靠,这可能也是吸引她的地方呀!”
当被提出的问题有伙伴一起思考时,学生之间就会围绕阅读产生互动,共鸣或是分歧,总之,回答问题的角度会变得多种多样,一个问题引发了好几条来自于同龄人的不同答复,是多么奇妙的隔空对答呀!
原本只是个人的“阅读-疑问-思考-阅读”环路,现在由问题触发了人人交互的多人“阅读-疑问-思考-阅读”环路,而与此同时,相应的PEER阅读生态圈也形成了。
现在,如果回过头来再讨论“阅读的意义”,我们还是很难去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也许我们只能给县镇中学的学生们播下“阅读”的种子,至于这种子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一切尚且还是未知数,等待时间的温柔解答,现在,我们暂且将它定义为“无限可能”吧。
Though I do not believe
that a plant will spring up
where no seed has been,
I have great faith in a seed.
Convince me that you have a seed there,
and I am prepared to expect wonders.
——Henry David Thoreau
我不相信
没有种子
植物也能发芽,
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
让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
我等待奇迹。
——梭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