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9月18日,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作家和剧作家、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王梓夫老师来到第十六期毅恒讲习堂,为我们分享了他与文学、与创作的缘分与故事。王老师依靠文学创作走出农村,从最初扎根于故里生活的乡土题材,写到重新挖掘运河之辉煌的历史长篇,用三十余年研究运河文化并为之书写“漕运三部曲”。
在这次讲习堂中,王老师讲述了他如何与文学结缘,受文学之恩惠,并回馈文学的传奇故事,也映射了一个时代变换的缩影与记忆。之后,现场的同学们也与王老师针对戏剧和文学创作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作者丨陆玉斯、高明玖
PEER传播与推广
与文学结缘
讲习堂现场图片
文学作为“工具”和“备胎”
王老师经常被人问到:是怎么开始搞文学的?文学是不是他的梦想?但对于这个问题,王老师直言:“真的不是,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那时候人的处境,我们的人生是没有选项的人生,而文学是我向上爬的工具。这么说特别亵渎文学,但确实是事实。”
王老师出生于农村,一同长大的小伙伴没有几个不是过着没有选项的人生,没有几个不老老实实地当一辈子农民。但他“怕累怕苦怕挨饿怕穷”,那不仅是怕物质的匮乏,更怕没有任何精神生活。他不想认命。当时要逃离农村,只有两条路:当兵,和读书。他连续几年报名参军,但当时的人也都挤破了头要当兵。第一条路走不通,本还有第二条路可走,但文化大革命来了,大学停止招生,他彻底无路可走。
而正是文学在这时帮了他一把。“大家都不做的事情你做了,就显得你特别突出。”他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引起一阵轰动,紧接着各机关选拔干部的时候,他被选上了,他终于“从不堪的处境摆脱出来”。
虽然离开了农村,当上了干部,但王老师称自己是“最不能当官、最烦当官的人”。领导总觉得他不听话、不驯服,于是他给自己找了一条后路——文学,而文学也又一次拉了他一把。
感恩文学
王梓夫老师
时代之幸
“我又对不起文学了,把文学当备胎。但不管我怎么亵渎文学,文学对我是有恩的。”他决定从此忠于文学,以感恩之心对待文学,不能三心二意。
抛开个人的努力,王老师坦言,一个作品的成功需要合适的文学创作环境,个人的才华,还需要有一点运气。他有幸赶上了新时期文学,刚刚从文革十年中精神的饥渴中逃脱的人们,对文字的狂热超过当今的抖音,超过任何带货主播。这种黄金时代,千载难逢,他有幸遇到、加入了这个队伍,并且还跟上队了。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们一代人的幸运。
个人之幸
于他而言,除了时代的幸运,他还在走向文学的途中,有幸遇到了三位老师。
浩然(作家,代表作《艳阳天》)是他文学路上的第一位恩师。他有幸与浩然一同下乡体验生活,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待就待了3年。而他们天天谈论的,也只能是文学。这样好的机会,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
神童作家刘绍棠被打为右派后被发配到运河边上的一个渡口,正好距王老师的岳父家一喊之地,他们便一边喝酒,一边聊当右派的经历、创作构思种种,从上午十点喝到晚上十点。在乡土文学运动中,刘绍棠组织了一个队伍,由他来挑题,王老师也是其中一员。这是他的第二个幸运。
李英儒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书法尤其好。王老师初入文坛的时候,受“搞创作首先要有生活”影响,再加上仅读到小学三年级的浩然现身说法,他深信有生活就能搞创作。但认识李英儒老师以后,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李英儒老师讲中国文学、俄罗斯文学,他全都不懂。他这才发现,自己还有太多课要补,先不要急着混稿费,要先老老实实地读书。
这三位不仅是老师,更是王老师的“幸运星”。浩然是王老师文学上的领路人;刘绍棠成全了他乡土文学的理论和实践;而李英儒让他明白,作家不仅仅要会写字,还要有知识、有学问,作家首先是要一个学者,要有自己理论上的思索和储备。
与运河的故事
讲习堂现场图片
在“漕运三部曲”前,王老师已经在思索转型。他要舍去一些东西,再重新构建一些东西,重新认识他所认识的生活,重新品味和思考所谓的人生素材。他觉得自己不能局限于农村这个土地上。虽然这片土地决定了他的气质、性格,他的作品风格,但他要跳出来——像决心要从农村跳出来一样,也从乡土这一题材中跳出来。
在这之后,王老师开始重新明确自己安身立命的文学题材,运河于是进入了他的视线。大运河从明朝咸丰停航后一直被废弃,连历史上的辉煌,也一同被埋葬。几乎没有人再研究运河,很多材料在当时也只能靠王老师自己到图书馆手抄。他从通州到杭州,再从杭州往回走,最后在杭州住下一个月,决定把自己的方向定在运河历史上,要把运河的辉煌历史挖掘出来。在三十年的时间里,王老师为运河写了四本书。
Q&A
分享结束之后,王老师、靳老师与同学们针对戏剧和写作进行了一番探讨。
Q1: 近年来一些艺术形式例如音乐剧越来越火热,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那中国话剧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北京人艺分成几种,有一种是经典戏,也很难买到票。各种艺术,都和大气候有关,话剧和音乐剧一样也是舶来品,话剧也只有一百多年历史,未来会好起来的。话剧有辉煌的过去,也会有辉煌的未来,它面向的是知识分子,现在也在培养自己的观众。
Q2: 话剧的冷清和艺术形式的变化有关系吗?
曾经电影院也很萧条,为了卖票甚至推出小姑娘陪看的服务,大批电影院倒闭。但今天,只要有大片,电影院也会爆满,很难说话剧未来的趋势。
Q3: 写历史小说时,如何既符合史实,又能沟通当代的读者?
历史小说里写的是哪段历史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哪个历史节点来回观历史。历史小说不是把历史讲给历史上的人听,而是讲给现代人听,写作时应当考虑要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手法让现代人能够喜欢读这本书,既要让大家能够看懂,又要让懂的人觉得有味道,美学的东西要渗透,不是表现为外在的风格和类型。
Q4: 平时写出来的文章在网上都能达到十万加,害怕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没有人看。故事的构建如何寻求听众的反馈?
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是要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还是在书店卖钱。网络小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情节的架构十分精彩,但在手机上看是一目十行的,如果把网络小说印出来之后,感觉会完全不一样。纸质书和网络小说的不同之处在文化含量和语言。
网络小说只要故事足够精彩就会有人看,但文学不同。文学要有故事,但文学不是故事。它要给人家有一点点思索,甚至让人家记住,比如在我的作品中,就会把码头风情和人物命运结合在一起,这些文化因素才能给一本书厚重感和历史感,而不要先考虑受众的问题。另一方面,语言也需要打磨的。现在语言经常被当成一种工具,而因此被忽略。作家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而现在很多人还是在被语言说,而不是在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