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了上一期《教学勇气》的共读,教师社群第三期读书会也如约而至。我们组织了社群见面会和领读共创会,完成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前四章的阅读,并相应开展了两期线上交流会。
这篇文章将带领你回顾读书会社群从初创到团队建立的过程,你将:
- 理解社群见面会&领读共创会的设置目的与内容;
- 浏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前四章内容概要 (附老师们的阅读笔记);
- 知悉老师们围绕这本书、结合自身经历所进行的探讨和交流;
- 了解老师们对每一次交流会的感受与未尽的思考。
“
关于
读书会 ”
书
[美] 威廉厄姆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学生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每章作者将基本原理与课堂启示相结合,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探讨在当前教育中关于背景知识、反复练习、因材施教等问题。
人
老师,PEER工作组
1+1领读人制度
5位上期读书会老师+8位本期老师参与共读,组成“太阳场”和“月亮场”两个不同时段的阅读交流会。老师们来自不同地域,执教不同科目,教龄长短不一,使得读书会丰富而多元。谈及加入读书会的原因,有的老师坦诚“最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上受挫”;有的老师期待“结交教育同行,和有创新力的同伴做一点不一样的事”;也有老师是因为“喜欢这个读书会的氛围和形式”而继续参与……
本期读书会采用升级版“1+1”领读人制度。每次阅读交流会由1位上期教师和1位本期教师组成全新搭档,共同设计和领读。同时,PEER为每组教师配备一位协作伙伴,提供全程支持,也分享了前期准备的领读指南、资源包、协作集等“脚手架”,协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和领读阅读交流会。
联结
社群见面+领读共创
阅读交流+总结分享
读书会由1次社群见面会+1次领读共创会+5次阅读交流会+1次总结分享会构成。我们通过社群见面会初识彼此、同聊期待、组成领读搭档、制定社群公约;通过领读共创会,老师们分享作为领读人的担忧和经验,思考作为领读人的职责与自由,从而生成集体的知识库,也进一步明晰自己该如何领读;并在每一次的交流会中积极表达、分享、追问、思考,更深入地认识了这本书和一起读这本书的人。“
很高兴
认识你们 ”
0
社群见面会
这是一个怎样的读书会?一起共读的伙伴是谁?我具体需要做什么?
老师们在刚加入读书会时,都会有这样的好奇。因此,在六月的第一周,我们举行了第一次线上见面会。见面会的目的,不仅在于向老师们介绍读书会的设置,更重要的是搭建一个轻松的空间让大家初步认识彼此,这对之后营造交流会自由安全的氛围也非常重要。希望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个有主动性和归属感的共创社群。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对于读书会的期待,并且基于共识最终形成了社群公约。
其中,在所有的期待中,老师们最希望能够:
- “对这本书有各种角度的剖析。”
- “更多了解不同类型的学生及应对策略,有更具体的方法帮助学生。”
- “觉察到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限制性的信念和做法。”
- “听到其他老师分享想法和经验,并在交流与合作中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和行动。”
见面会中老师们分享的窗外/学校风景
02
领读共创会
本期读书会中“1+1”领读人的设置让每位老师都有机会搭档设计并领读每一次的交流会。但作为当期领读人,我可以如何领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嗯,我还是有点小担忧……
多数老师之前并没有领读交流会的经验,因此也产生了方方面面的担心。比如,担心“自己控场能力不够,无法胜任主持人的角色”,“和搭档讨论时意见难以统一,又不想让彼此都很委屈”,“不能提出一些循序渐进,容易引发人思考的问题”,“对书的理解和传达的信息不到位”等等。
因此,我们希望领读共创会是一个让大家坦诚表达、集思广益、交流经验,从而逐步建立领读信心的契机。在共创会中老师们探讨了作为领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知道的实用方法/工具帮助参与者进入状态,以及参与上期领读的老师和协作伙伴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即使提出的问题不能被立即解决,依然希望大家感受到自己在整个读书会过程中是受到支持与鼓励的,而非单枪匹马面对难题。
领读共创会最后,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 “讨论让思路更清晰。”
- “紧张有序准备,轻松享受过程。”
- “感觉大家都在互相支持~”
- “彼此信任、接纳,以开放的心态去交流,多与伙伴沟通。”
- “认真读文本,要再放开一点。”
- “能够分享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收获非常开心。”
- “没那么忐忑啦!”
……
前期准备完毕,那阅读交流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让思考带来
愉悦感 ”
01
第一次交流会
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在自然界中渺小脆弱,因为会思考而高贵。而本书第一章却指出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问题是已经解决过的,因此我们主要依赖记忆,遵循之前的步骤。尽管如此,成功地思考和解决难度适中的问题会令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因此,让学生喜欢上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令他们持续体验到思考和解决问题带来的快感。
第二章中,作者强调事实性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理解、分析和思考等能力的培养需要事实性知识作为支撑。虽然学习不会运用的知识缺少价值,但是没有事实性知识,有效的思考也无法进行。因此,教师必须确保学生学习背景知识,而这又需要思考课堂上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以及学生是否具备必要的背景知识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交流会由三位老师共同设计。在前期讨论中,三位领读人表示希望在这次交流会中能营造一个包容的交流氛围,鼓励大家提出自己在阅读这两章后的问题和看法,收获到理论性与实操性并重的东西。基于预期目标,三位老师首先从各自阅读感受出发,选取和设计了一系列思考问题,邀请与会老师们结合自身经历探讨了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同时结合书中对具体课堂的建议,交流会中也邀请老师们分享了对各自教学来说最受启发的一点。
02
问题探讨节选
你观察到什么样的思考能给学生带来愉悦感,什么情况会避免思考?
与学生原认知产生冲突而引发的思考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有一次当我们在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时,从另一个方面介绍了大灰狼的内心独白。但是这和学生之前熟悉的故事不一样,给他们带来了冲击,于是学生很积极在思考,“为什么大灰狼可能是被冤枉的?”。而当学生觉得学的内容离生活太远,或者没有事实性知识做基础;提的问题较难和抽象的时候他们会避免思考。
之前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作业,让学生用“我的妈妈”绘本中得到的启发,画出自己的妈妈。并且在画作上运用学到的词语等形式,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妈妈。学生对画画相关的很感兴趣,愿意去做这件事。但是,关于背诵课的作业完成的学生不到一半。记忆方面的任务需要思考、动脑,所以学生不愿意去做。
形式对于鼓励学生思考也很重要。比如课堂上的加分奖励制度可以刺激学生思考与回答,学生也会有溢于言表的成就感。但是也有疑问的是加分真的能够带来愉悦感吗?这种成就感是否大于成功思考出一个问题?
如果学生已经有内在动力(自我认同)时,不建议额外加上外在激励的干扰;在学生内在动力非常微小时,则可调动一切能够吸引学生的外在形式(外在认同)加以刺激。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业成就感时,才会继续主动发展内在动力。同时,不同学生有不同学习风格(e.g.场依存/场独立),正向的反馈/肯定很重要,未必见诸于物质奖励。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辨别互联网上的信息,可能比学习知识点,试图把网络上的少量信息塞进脑子里来得更恰当”。作者认为该观点是错误的,你呢?
学生在学会辨别互联网上的信息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会学到偶然性知识?作者是否把获取和辨别事实性知识割裂了?
习得、辨别和处理信息是相辅相成的。比如,疫情中我们受到各种信息的轰炸,普通人对病毒不太了解,就难以识别这些信息的真伪。但科研人员、医生知识有一定基础,辨别比较容易,更容易进行独立思考。
作者认为该观点是错误的可能是为了突出事实性知识是独立思考的基础。但是即便我们了解了事实性知识,也未必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方面,实际落地性和效果还是比较差的。
部分交流问题&发言节选
03
本场交流会的感受
第一期交流会的三位领读老师在会后复盘时也交流了领读感受,分析了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以及可以优化的部分。比如,三秋树老师原本担心抛出问题后缺少回应或者讨论过于发散,难以聚焦,但是整场交流会下来,她感受到了大家满满的热情与投入,超过预期效果。同时,也意识到问题设置的稍多,建议下一期领读伙伴可以控制好问题数量与讨论时间。
那么,作为参与者的其他老师们对这场交流会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目前感受到的是这场交流会很看重对自我的认知,然后是思维方式(如批判性思维)。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很开心,像回到研究生阶段一屋子人在深度讨论,而且讨论的内容与现实教学有很强的关系。”
“在其他老师的追问中自己的思路也更清晰了。今天有些小担心自己的发言多了是否占用了其他老师的发言时间,每位老师都能发言是很好的。”
“从设置的问题和大家的讨论中收获很多。今天自由发言环节我的参与可能不够充分,没有把自己的思考分享出来,希望下次交流会可以读的更细致,参与度更高~”
“nice!通过和大家的交流自己看得更全面和客观,而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我对好奇心产生了很多好奇。比如好奇心是怎么来的?怎么被消解的?有什么作用?同时也感受到领读人的用心。一开始感觉不太会回答,但后面聊的过程比较轻松,刺激且安全。最后也在想关于学英语的思考在哪里?觉得学习语言很难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快感。”
……
(交流会后老师们的感受节选)“
记忆是
思考的残留物 ”
01
第二次交流会
既然背景知识如此重要,那如何使学生获得这些背景知识?本书第三章则接着论述了其中的学习机制。作者提出,记忆系统存储的不是你想要或尝试记住的,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教师可以怎么引导和确认学生在思考意义?一方面,课堂上可以利用故事结构来设计教案,帮助学生理解、思考和记忆;另一方面,当学生需要记住无意义的内容时,作者也相应介绍了几个助记小窍门。
然而,让学生理解知识、思考意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在学习新的或抽象概念时。第四章提出,理解新的概念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同时,理解也有深浅之分,并且理解也并不代表学生能将知识迁移到课堂外的环境中。因此,关于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和知识迁移,作者也提供给老师们一些课堂中的建议,比如更多提供实例让学生比较,注意提问的方式和类型等。
第二期的两位领读人都希望设计一场体验式的阅读交流会。因为这两章话题正好涉及有关记忆的内容,菜花老师提出可以在交流会开始时请大家现场尝试记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实际回味一下自己刚刚的记忆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意义是这两章的重点之一,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志丹建议可以在交流会中通过案例讨论,帮助老师们将书中提到的方法落地到具体实践中。
02
案例讨论与设计
一起看看交流会中老师们精彩的案例讨论与设计吧!
假设,“让学生思考内容的意义”成为当下教育界非常受重视的理念,许多一线教师和研究院专家们都在思考如何将该想法切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作为其中的一员,你也跃跃欲试:
大家将分为两组讨论,每组3人;
【教案设计组】根据下面给出的古诗《乡思》,可参考教学要点,设计一份让学生能思考文本意义的简案;
【标准讨论组】则讨论我们可以参考哪些指标来评估一个教案是否更有助于学生思考内容的意义;
分组讨论结束后,请每一组选出发言人分享本组讨论成果,两组可相互给出对对方组的反馈。
乡思
(宋)李觏(gòu)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老师们的分组讨论成果)
第二场交流会在两位领读人的默契配合下顺利结束。会后复盘时,两位领读老师都对彼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菜花老师的主持很自然,并且会及时提炼老师们的发言要点,总结和概括能力非常强。而参与老师也非常欣赏志丹老师在领读中逻辑清晰、用词准确、节奏沉稳的风格。
领读交流会不仅仅关于阅读与协作,更是社群老师们进一步了解彼此,相互欣赏和学习的过程。
03
未尽的思考
在交流会的结束环节,与会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未尽的思考:
“教案设计的环节让我意识到学科壁垒不是不可打破的,老师们的想法很棒,不同学科的教授方法也能带来启发。”
“很意外,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让我感觉很美妙。”
“收获了大家分享的方法,很受启发。设计的读书会也很有梯度和挑战性。同时,感觉作者写的时候还有矛盾,需要继续实践和反思。”
“意识到原来我把‘意义’想的太宏大了,其实对一词一句的思考也可以是‘意义’。但感觉英语学科的“意义”思考深度可能没有别的学科高,很难给学生解理科题或者读一篇内涵深厚的中文文学作品那种快感。稍微深一点的思考其实和英语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跟文本的内容有关。不知道对这些内容的思考是否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记忆呢?对一篇文章内容深入思考了以后,会对阅读一篇新文本的理解有多大帮助呢?”
“需要再仔细研读。书中提到的故事结构、冲突等方式现在也在用,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
……
交流会后老师们的感受节选
未完待续
通过共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前四章,我们一起了解了学生大脑的工作原理,探讨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思考意义的价值以及抽象概念难以理解的原因。在之后,我们将继续交流关于题海战术、因材施教、成长型思维等话题。基于我们所讨论的认知心理学原理,最终将落脚于教师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相信,读书会中神奇而美妙的联结正在继续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