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季学期的结束,也宣告着PEER空间挚行者本学期的服务走向尾声。7月17日,挚行者结项分享会圆满完成——在分享会上,五位挚行者怀着满心的激动与喜悦,从不同的方面谈起自己的感悟。
挚行者郑宝菱以「与学生对话的N种方式」为主题,讲述了自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无效、或是有效的对话经历,最后表明:“对话的发生过程和它所呈现的N种方式、N种结局或许本身就是它的意义。”
作者丨郑宝菱
PEER空间项目部
大家好,我是宝菱。2019年秋季学期和刚结束的2020春学期,我在广西桂林龙胜县的一所县城高中进行志愿服务。
在将近一年的服务期里,我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县城的高中生。我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守候在一个集阅读,手工,益智,音乐,棋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神奇教室——PEER空间,以一个姐姐,一个同龄人的角色,迎接走进来的学生,开启与他们对话的可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和学生对话的N种方式》。在此之前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回想一下,在你读高中,作为一名学生的时候,你会面临哪些想和别人倾诉的烦恼?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学习压力?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和朋友的矛盾?无处安放的怦然心动和各种情愫?
当你面临这些烦恼的时候你会想要和谁诉说?
爸爸、妈妈、老班、老师、闺蜜、兄弟,还是那时候的你更多的选择了自己默默承受?
演讲照片
对话里的无奈与失望
无法回答的问题
在PEER空间这个地方,学生常常会愿意和我倾诉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困惑。这些困惑五花八门,有关自我认知,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家庭矛盾,情绪波动。
我记得曾经有个高一女生跑来问我,“姐姐,你觉得我是一个软弱的人吗?”
乍一听这确实是个没头没尾的问题。
我记得那时候我根据对她的了解,认真地回答道:不会啊,我觉得你是一个有自己的力量的人,你常常会帮助我很严厉地维护PEER空间的秩序。
“意思是我很凶吗?”她想了想回答我。
我笑笑和她说不是这个意思,继而我又反问她,“问什么你会问我这个问题呢?”
原来是因为她身体不舒服,和父母提出想回家休息,她的父母不理解,反而说她事儿多。她没有和父母抗争到底,于是她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便用了“软弱”这个词来形容她。
在高中生这个年纪,别人的一个评价很容易就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到后面她离开一直喃喃自语地说:“没错,我肯定就是一个软弱的人。”
故事到这里就告一个段落了。你们可能在想,诶?那你是怎么回应她的呢?你们后面是怎么对话的呢?事实上,我并不知道要如何回应这个学生,我开头给她的那一段回答并没有让她感觉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复,她带着对自己的疑惑离开了PEER空间。
无法回答,甚至无奈微笑、沉默以对常常是我和学生对话到最后结束的姿态。
“差评”回信
在PEER空间,我也尝试了一些主动和学生对话的活动。在我这学期的服务期内,我发起了一个类似“解忧杂货铺”的活动,我给这个活动取了个独一无二自认为有点酷炫的名字——“心事虫洞”。
PEER空间的“心事虫洞”
学生可以以匿名的形式给PEER空间投信,而我则和其他几名热心的学生组成回信的专业团队,尝试给来信的同学答疑解惑。
心事虫洞开张一阵子后我们收到了学生4654的一封信,心中她谈到了与她的朋友W和H的矛盾,作为中间人的她不知道怎么办。巧的是4654的朋友W也给心事虫洞投了一封信,讲述她与H的矛盾。我和学生团队根据他们描述的情况给他们写了回信。
第二天,4654拿着信来找我,一脸认真地和我说,姐姐,我觉得你回的信回得不好。我听了之后顿了顿,回答说:“我们是根据信中的内容尽可能的回复,我觉得我们都是很认真地给予回复,可能我们回复的内容没有戳中你想要的那个点,但是我觉得你用好不好来评价我们的回复很奇怪。”
后面我没有继续和拿着信来找我的那个学生说下去了。但是学生对回信的“差评”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无论是以谈话还是信件的方式,当对我充满信任的学生带着ta的问题来到我的面前,满怀期待,希望从我这里得到对ta问题的有效解答却希望落空、失望而归的时候,我们的对话还剩下多少意义呢?
这个问题我想先留给在座的大家。
有效的对话
回到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和学生对话的N种方式。
除了沉默以对或者无奈接收学生的差评,我这个志愿者姐姐和学生的对话还有怎么样的方式呢?我能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确切的正面的影响呢?
答案是肯定的。
漂流字条墙
前面提到的那个认为自己软弱的女生,她一开始来到PEER空间的时候对性取向的问题十分关注,我所服务的学校的PEER空间有一个漂流字条墙,学生可以自取便利贴在上面写出他们在生活中的困惑和回答。
PEER空间的漂流字条墙
她在上面提问说:“大家觉得同性恋是正常的吗?”
我记得我那时候在后面回复了一句,爱就是爱,爱是不分性别的。
后来她来找我谈了很久性取向的问题,她主动告诉我她喜欢女孩子,而且现在有一个异地的女朋友,也正是她的女朋友说她很软弱让她对自己产生了自我怀疑。
她来和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常常都是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后来,这个女生在空间发起了一个名为“奇怪的知识又增长了”的科普角。其中一期科普角的主题是“爱的彩虹永远都是美丽的”,里面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轻松有趣的口吻介绍了性少数群体LGBT。
我对发起这个科普角的活动的女生表示十分支持,心里也对她充满了敬佩。她从自我怀疑到尝试以自己的力量来做出一些改变,而我有幸,见证到了这样一个过程。
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反思自身
而关于4654同学,她除了来信倾诉她在友谊方面的烦恼,还给心事虫洞写过一封信求解她关于梦想的困惑——她想成为一名医生,刚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班,她选择了理科,可是她的文科成绩显然比理科要好,她学习理科感到十分吃力。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对她学习理科都产生了很多不理解,慢慢地,她对自己的选择也产生了怀疑。
在给她的回信中,我引用了自己和朋友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恰恰是坚持下去以及做出改变这两个选择。分享完故事,我把最终该怎么选择这个问题又抛回给了她,最后给她写了一些鼓励的话。
我不知道我的回信在多大程度上回应了她的的疑惑。碰巧回信后不久,心事虫洞又收到了一封关于对自己是否应该坚持梦想的信,我把来信拿给4654,询问她是否能帮我回复这一封信,她爽快地答应了我。
她模仿我回信的口吻给投信的同学回复了一封长长的信。
后来4654和我说:“其实在给别人回信的过程也是更加了解自己应该怎么做的过程。”
4654的回信
回归对话本身的意义
这两位同学的故事到这里就又告一段落了。
而关于和学生对话的方式和意义两个问题在这里我想尝试给出自己的一些回答。
我想说的是,志愿者可能不是一个专业的心理老师,每当学生出现烦恼困惑的时候能以专业的知识去分析解答,但志愿者作为“哥哥姐姐”这样同龄人的角色又似乎比在校的老师更能让学生卸下心防去讲述生活中遇到的真实且琐碎的烦恼困惑。
当学生觉得在我们这里得到的回应对ta有帮助时,我们当然感到高兴,而当我们的回应湮没于学生的问题和情绪里时,我们也保留自己的这种“无能为力”。
因为在对话的N种方式里,有解和无解都是对应的N种结果之一。我想,和学生对话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达到有解,对话的发生过程和它所呈现的N种方式、N种结局,或许本身就是它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演讲,谢谢大家。
活动最后,PEER为宝菱颁发志愿服务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