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行者与学生的连接,来自空间、日常、还有课堂。空间里书籍的借阅次数,会反映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兴趣。慧昕从这些日常工作中,结合生活所见,了解学生及当地人的一些想法。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疑惑和思考。
作者丨徐慧昕
PEER空间项目部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本学期借阅量最高的书籍,因为原作者的去世、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性侵犯新闻的报道等诸多因素,学生们对这本书的借阅比上学期更加频繁。它们(空间购入了2本)最多在书架上待两天,便会流转到下一位读者手中。
我自己在空间时,常常会用图书管理系统翻一些数据,比如关于读者班级的分析、热门书籍的借阅记录等等。面对约60条的借阅记录,我翻到了4位男性读者,实属不易。就好像每次播放《秘境星球》《宇宙》这类纪录片时,前排板凳坐的总是男生一样。
并非来自学习的压力
桑植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北。这里农村人口要稍多于城镇人口,大多数人是土家族、苗族、白族——汉族才是真正的 “少数民族”。
“计划生育”对于少数民族不如汉族严格,我接触到的学生,大部分都不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有兄弟姐妹,多的可能达到一个家庭养育4个孩子。
据我观察,家里有姐弟关系的,是多于姐妹、兄妹、兄弟关系的。一位老师曾聊到,这里计划生育执行的比较差,很多家庭一直生,是为了要个儿子。
我曾在县城的超市、水果店多次碰到相似的场景:
年轻母亲独自带着一个或两个孩子,在挑选商品和哄孩子之间手忙脚乱,熊孩子持续“纠缠吵闹”,难以忍受的母亲终于发了火,孩子瞬间大哭,但过了不到2分钟,孩子和母亲又回到了开心聊天玩笑的状态。
晚饭后,在人们经常散步的河边带着孩子玩耍的,大部分也还是母亲,她们就站在不远处,互相交谈。那么,孩子们的父亲在哪儿呢?似乎人们都非常习惯如此。
虽然现在少有子女间明显极端的差别对待,但女孩子仍免不了听到“差不多就行”、“总归要嫁人”、“女生就是麻烦”这些声音。
种种类似的现状,好像在这里很“正常”,又不那么正常。
融进课堂的辩论
本学期培训时,得知与弘慧教育基金会合作四所学校弘慧班的课程主题由挚行者决定,我当时就决定要继续探讨关于性别的议题。
受到沅陵一中挚行者五月的启发,我将“多性别选择”、“性少数群体”等做成一节课的内容,并在结束时引出了下一节课的主题——班级辩论赛,辩题则是“女王节、女神节代替妇女节是一种性别歧视吗?”
原本担心只给大略框架是否会影响辩论的准备,但最后,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大为惊喜。
正方(女王节、女神节代替妇女节是一种性别歧视)一辩立论时,提出为什么我们觉得“妇女”听起来不“好”?因为人们认为“妇女”这个词显“老”,而现在社会审美潮流不希望女性变老则是荒谬的。
近些年低幼审美的盛行,更是加剧了中年女性的困境,连顺应自然规律而变老都“不合理”了。
反方(女王节、女神节代替妇女节不是一种性别歧视)则提出,女王、女神是一种修辞,是用来赞美女性的,显示了女性地位的提升,不论生理年龄如何、外貌如何,只要心态年轻、思想年轻,就可以是女王、女神。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是正方辩手从妇女节的来源分析的发言:
妇女节全称”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为了庆祝在各行各业辛勤工作的女性所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
而用“女王节”、“女神节”代替妇女节,“劳动”的核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个光鲜却无用的外壳,尤其“女王节”、“女神节”,本质上是购物网站为吸引女性消费者而设立的,与妇女节的本质相差甚远。
这样替换字眼看起来“好听”一点的行为,正是在向“女人结婚了、老了,就贬值了”的腐朽观念妥协的表现,淡化了妇女节本来的含义,本质是对女性的侮辱。
另一位正方辩手也提到,反歧视不是为了把弱势的一方提到多高的位置,而是将它原有的本质呈现给大家,就像“妇女”这个词,本来就是中性词,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去污名化。
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大家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搜集资料,去了解“妇女”的定义、“妇女节”的来源,如何解读“女王”、“女神”的含义,相信他们自己心中也会有一个答案了。
空间杂记里的“困惑”
空间杂记因为经费有限,从最开始设想的高级相册,变成了手动给牛皮卡纸打孔、装在挚行者培训时发的文件夹里。为了吸引同学们记录和分享,我经常把它摊开,贴一些好看的照片。
在挚行者中期回顾活动结束、回到空间之后,本子里已经增加了几处留言:
“今天是慧昕姐走的……emmm 也许是第3天吧?也没有很想她。”
我回复道:“我也没有很想你。”
调皮过后,看到下方是一篇工工整整写了大半页的留言,我读了两遍,才发现这位同学是在自己是否喜欢同性的问题上感到困惑。
他发现自己最近更容易注意到一个同性同学,经常忍不住去想他,但很怕周围的舆论,怕“遭人唾弃”、被“别人说恶心”,他不想打破原有的关系。
一位同学回复说:“其实不用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做好自己就可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性格,何必太在乎他人的评价,那样只会让自己更累而已……其他的具体也不知道怎么说,反正自己多正视、多思考吧,加油!!”
之后也陆续有人分享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不用害怕,同时也建议他继续观察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确认自己的性取向。
看到回复后的本人,再次留言:“谢谢你们,我本以为没人会回复的,今天看到后吓了一跳,还好是匿名。”
在耽美文学流行、少数群体不断被看见和正视的今天,遭遇情感困扰的当事人仍然有许多担心顾虑。那些关于情感和性别的疑惑,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是发帖人和回复者,还有那些看到过的人,或许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如何正视关于性别的话题?
青春的萌动好奇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关于性别平权、性取向等认识途径也更广。无论何种工具书、资料、建议,最终面对问题、形成认知的还是学生自己。
那些在便利贴上写黄色网站地址的人、看了《小威向前冲》惊呼着跑开的人、选科时被父母亲戚“男生要学理工,女生学不好数学”固守观念干扰的人、留言写下自己情感困惑的人——这些人和我们似乎有一些相似,类似的情景仿佛在我们的青春里也都出现过,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