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PEER”友毅思”计划正式在长沙县七中开营。“友毅思”计划以PEER空间作为连接平台,利用长沙的公益资源、青年大学生社群资源等区位优势,把优质的公益项目资源引入校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和开展实践。
本学期的友毅思计划以“生涯规划”为主题,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共学与探索,引导学生对自我认知、职业与生涯规划进行进一步思考,同时探讨不同形式的组织机构应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作者|黄庆林
PEER空间项目部
6月7日,PEER生涯创造营项目组在长沙县七中PEER慈弘空间举行了生涯创造营的开营活动。
PEER空间生涯创造营以生涯规划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对于自我、职业和生涯的认知与规划,并发展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项目设计了“小组共学”、“企业注册”、“企业运营”三个阶段,并分别设置3组由1位导师与4-5名学员组成的小组来参与每个阶段的学习与探索实践。学生可以探究不同的组织机构(社会企业、公益组织、商业机构)的运营状态,同时体验作为个人、机构的一份子应当具备怎样的社会服务意识。
启动营包括开营仪式、大组破冰、小组团建、团队工作坊、主题讨论、未来剧场、嘉宾对谈等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独特的意义,对于参与者而言也有不同的收获与体验。
▍开营致辞在开营仪式的环节,马校长和PEER秘书长刘泓分别作了致辞与发言。马校长从高考之前努力的十二年与高考后志愿填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的对比谈起,对高考前只管学习轻视兴趣教育与学习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与强调了提前做好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马校长回忆了自己的中学时代生涯教育的缺失,嘱咐学生应该珍惜当下的认知生涯的机会。关于如何做好生涯规划,马校长从发挥自己的长处、多去尝试探索、身心全面发展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
刘泓老师用椅子与坐椅子的人的对照谈到了出生涯规划的主体性大于工具性。在思考生涯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刘泓老师认为,未来工作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比如互联网时代,对苏东坡的研究不再是一件枯燥的史料文献查阅与整理工作,如果把苏东坡的与友人的来往信件划分为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就可以做出一份关于苏东坡的朋友圈分析了。在社会发展方面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无法被机器替代的服务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组破冰&小组团建
在大组破冰、小组团建的环节,同学与导师通过“我是谁”的游戏加深了对彼此的印象与了解,“蒙眼拼乐高”给每组设置了小挑战,3个小组也因为共同面对同一个挑战去共同思考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如何协作。
▍团队工作坊:从协作困境到团队守则
团队工作坊的环节,PEER工作人员曹竹飞带领大家回忆了过往经历中最不愉快的团队合作经历以及最不愉快的会议讨论经历,同学们讨论完之后一次进行了故事分享,有的同学陈述时自带戏精风格,直接分饰两角为大家表演了当时的场景。在总结完了诸如“随意评判”“互相推诿”“忽视成员”等典型的团队协作困境后,各小组有针对性地共同拟定本小组的协作守则。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头脑风暴:“新时代、新挑战”
下午晨醒后,同学们在“新时代、新挑战”的主题工作坊讨论了我们未来在学习、工作与生活方面会遇到的挑战,各组集思广益绘制出了本组的思维导图,并在大组内进行了市集式的留言交流。
▍戏剧工作坊:从雕塑表演到未来小剧
当大家随着音乐节奏行走与停顿时,未来小剧场已经开始了。通过单个雕塑、组合雕塑的表演学习,同学们慢慢打开了自己的肢体。观看了一个关于未来生活的短片后,3个小组分别对2030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可能出现的一个挑战进行了戏剧的表演。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生涯对谈:找到平衡感,探索不确定
生涯对谈的环节,主持人龚诗情与七中2016届校友李江楠、1901班班主任陈灿老师以及PEER秘书长刘泓老师进行了一次以生涯发展为主题的访谈。
三位嘉宾分别回忆起了自己和七中连接最深的一个地方:对于李江楠而言,致远一班与营地社是对自己高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地方,陈灿老师提起了女生宿舍前的那棵陪伴了她的高中学生时代与教学生涯的老树,刘泓老师则想起了冬令营时候格致楼某教室的炭火与烤火的同学们。
关于个人生涯的选择,刘泓老师觉得个人的很多选择是由一些偶然的因素造成的,刘泓老师大三的时候觉得自己不了解中国县城的历史,于是专门花了一年去中国县城。因为帮自己老师在北大做事,毕业后也就继续留在了北大的高等人文教育研究院。
陈灿老师的人生生涯前半段确实充满了很多偶然性,从小觉得必须读书走出农村,高考过后参考同学的高考志愿以及对岳阳楼的好奇进入了岳阳师专,毕业后在乡村初中教书七年,后来通过教师招考来到了自己的高中母校长沙县七中教书,现在在找到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平衡后开始了悦读致远等更多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
李江楠回忆自己大学与社会实践的经历,感慨悦读致远提供了很多信息与机会,不过保持内心的方向也是很重要的。
当谈到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时,陈老师认为对外界的平衡感与保持阳光开朗是很重要的两点,刘泓老师提到了好奇心、感知力与对周围的关切,李江楠认为与互联网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一种很重要的素养。
生涯对谈结束后,项目官介绍了本学期项目的阶段性设置与安排,并宣布了项目的正式启动。三个小组根据第一阶段发布的任务对前两周的行动计划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今天的活动虽然走向了尾声,但真正的生涯探索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