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中学生成长”专题研究
目前已开展「县镇中学生画像」、「县镇中学生成长图谱」、「县镇中学生成长追踪研究(2022-2025)」三项研究。
县镇中学生画像研究(2021)
在银杏公益基⾦会的支持下,PEER 于2021年1月正式启动县镇中学生画像项目,希望从学生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真实面对的问题和障碍以及学生对自身处境的表述和阐释自己,关注学生如何在学校的制度和规定下展现自己的主动性,关注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与期望,为PEER开发新的学生项目或改善目前已有的项目提供坚实的支撑。基于此,县镇中学生画像项目的三位研究员分别前往三所 PEER 服务学校进行了4至6个月的驻地田野调研,采取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自传写作等研究方法,与近百位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积累了57位学生的访谈资料和33位学生的自传写作材料,以及超过18万字的参与式观察记录。最终,画像项目完成了《县镇中学生画像》和《县镇中学生画像研究报告》。其中,《县镇中学生画像》选择以“深描+群像”的方式呈现县镇高中生这一群体的成长经历和意义世界;县镇中学生研究报告则以学术研究的格式进行写作,汇总研究发现。
目前《县镇中学生画像报告》电子版开放申领,具体信息详见文章《我们和90位县中学生聊了人生》。
2024年,PEER计划出版画像研究。
中学生画像研究发现:
- 学生展现出不同样貌的自主性,但缺乏系统性的支持
- 学生是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网友是重要的朋辈支持和社会化来源
- 县中学生家庭背景和教养方式有较大的差异
- 学生均认可升学的重要性,但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
- 留守和乡村的生活经历不一定是成长的阻力,也可能会滋养学生;走出去(旅游/随迁/流动)的经历对学生很重要
- 绝大多数学生认可高考的公平性,认为需要自己努力
县镇中学生成长图谱研究(2021)
县镇中学生成长图谱研究于2021年7月发起,旨在梳理 PEER 的机构教育⽬标,并提出关于学⽣如何发展的参照模型。成长图谱项目采⽤深度访谈和焦点⼩组的研究方法,从参与 PEER 的各种⾓⾊中获得他们关于“学⽣该如何发展”的洞见。图谱研究项目⽬前已访谈 48 ⼈次,收集访谈录⾳材料共计 38 ⼩时,形成了 71 条关于学生成长的具体描述和五个成长维度:
- 持续生长:PEER倡导,学生能突破单一的评价标准,勇于不断自我挑战,在内生动力的激发下积极行动与反思,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朋辈合作:PEER倡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与多元的群体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启发朋辈关系,形成平等对话和协作的习惯,从微小的行动中理解共同体的价值。
- 公共精神:PEER倡导,学生具备公私边界意识,承担个体责任,共同维护公共规则;积极关注公共议题,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获得参与公共问题的讨论、行动与倡导的能力,从身边的社区开始推动社会发展。
- 人文自觉:PEER倡导,学生从人本主义出发尊重自我与他人,理解历史、社会与教育对人的塑造,追问”何以为人”的基础问题,诚意正心,过有反思的生活(自己的历史和成长经历)。
- 在地意识:PEER倡导,学生了解本地生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脉络,理解地方的特有生态,积极梳理个人身份与地方的关系,保持和家乡的连接。
图谱将随着PEER的发展不断生成与完善。图谱研究详细描述请见PEER学生成长图谱2022报告。
县镇中学生成长追踪研究(2022-2025)
经过15年发展,PEER已成功搭建起覆盖县镇高中生成长周期的五阶段服务体系。2021年,PEER研究院围绕「县镇中学生成长」的主题完成了两项研究成果:其一是县镇中学生画像研究,旨在从学生视角了解县镇中学生如何理解自身处境;其二是县镇中学生成长图谱研究,旨在从梳理机构教育目标,即PEER所倡导的学生成长的5个面向,包括持续生长、朋辈合作、公共精神、人文自觉和在地意识。
基于画像研究与成长图谱,本次为期三年的县镇中学生长期追踪研究项目(下称“追踪研究”)旨在尝试:
1)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影响因素;
2)追踪学生高中阶段在成长图谱五维度的发展状态及其变化,为PEER未来的实践提供实证支持;
3)了解参与PEER项目的入口和路径、以及其他背景特征(如家庭背景/成绩/性别)和学生成长的相关性。
2022年9月-2023年12月,追踪研究完成了第一年度的研究实施,得益于泰康溢彩基金会、专家顾问陈洁修教授和王辰宇教授、研究团队全体成员的支持。追踪研究的参与者是2022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县镇中学高一学生和少量高二学生,学生通过四种不同入口参与了PEER。研究选取了来自5所PEER服务学校的117名学生(每所学校17-28人不等),在他们第一次参与了PEER的项目或活动后进行第一轮问卷发放,并按照项目入口多样性、成绩、家庭社会经济情况的多样性原则,第一年选取了其中的30位学生进行访谈(每所学校5-7人不等)。
行动研究
「县镇中学中的隐形不平等」行动研究(2021)
显性的不平等在县镇高中无所不在,成绩、学生自身职务、家庭背景相关、家乡所在地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学生在学校内如何被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待。作为一个开放、包容、接纳的公共空间,PEER空间在学期内会和不同的学生产生互动。在这些互动中,PEER 发现,学生之间的不平等远不止来自于可被观察的班级、成绩、职务、家庭背景和户籍身份;他们自身成长经验的差距、在学校内和他人的互动形式也会构成隐形的不平等。
基于此,PEER 在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发起了“县镇中学中的隐形不平等”行动研究。本次行动研究旨在探索县镇高中隐形不平等的构成形式,设计行动来支持学生理解这些不平等的来源,试图将 PEER 创造成一个更为开放、包容和接纳的平台,支持县镇中学生长期发展。
「县镇中学中的共创空间」行动研究(2021)
在 PEER 空间设立六年之际,PEER 毅恒挚友希望能梳理:PEER 空间作为县镇中学中的共创空间具体是如何被创建出来的?谁是 PEER 空间实际的共创者?每个共创方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共创的?共创空间涵盖了什么样的文化,又如何与所在的环境互动?它如何参与和改变县镇高中既有的文化与制度?
为了能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PEER 在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设计开展了“县镇中学中的共创空间”行动研究,以探讨 PEER 空间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影响着每天走进它、看到它、感受它的人,并通过行动的改进来更好支持共创空间的参与者在空间内相互支持、成长。
「县镇中学阅读空间」行动研究(2022)
“PEER空间”是PEER长期驻扎在服务校,支持县镇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物质载体。但遗憾的是,PEER空间的阅读功能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出现了空间书籍借阅量下降、借阅类型单一固定等问题。因此,PEER联合挚行者于2021年发起阅读空间行动研究,以寻找高效利用PEER空间书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好方法,并选取绥宁县的绥宁一中作为研究个案,在一系列活动和研究中,归纳总结出几点阅读空间实践经验。
「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2022)
教师行动研究是一种以教师自己作为研究主体,旨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促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行动研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运用。为帮助教师解决个人教育教学实践中较为紧迫的问题,同时也为增强其研究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与创新,PEER于2022年2月启动了教师行动研究共学计划。
共学计划采取“1+2+n”的共学模式,重点关注探索性行动研究。具体而言,参与本项目的英语教师,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与帮助下,先后经历寻找研究主题与问题、学习数据搜集与分析方法、设计并实施行动计划、行动反思与评价4个阶段。研究主要采取质性取向,资料搜集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一方面验证教师行动研究对其专业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探索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发展范式。
「县镇中学毕业生职业素养发展」行动研究(2023)
2023 年是 PEER 毅恒挚友在县域教育行业深耕的第 17 年,其所服务的县中学生已有不少升入大 学,甚至进入职场。近两年来,每年以志愿者身份回归到 PEER 项目中的县中毕业生占比在 20%- 25%,在做志愿者时,县中毕业生的经验与城市学生的经验都不足,并无太大差异,反而县中毕业生 能在在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对县镇情境较为熟悉,对县中学生能更好共情等优势,和背景不同 的志愿者产生良好互动,共同面对挑战,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当县中毕业生选择以实习生或义工支持 PEER 工作团队的日常工作 时,他们成长背景所带 来的劣势则会凸显出来。与城市中学毕业生相比,他们更有可能会在软件使用、效率管理、团队沟通、工作礼仪、 项目执行、报告撰写等职业素养上有所欠缺。
在此背景下,PEER 于 2022 年设计并试运营了面向县中毕业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练习生计划”, 并获得了参与者和 PEER 各部门对于项目成果如县中毕业在办公工具、工作沟通、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的肯定。该行动研究基于此发起,厘清 PEER 练习生计划所所服务的县镇中学毕业生画像,了解他们在职业素养发展方面的需求,更新项目设计原则,以此作为 2023 年练习生计划的迭代参考并运营2023 年练习生计划。相比 2022 年,2023 年练习生计划项目主要有以下更新:
- 增加了线上学习和周会制度,促进了在县镇中学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共同体的简历;
- 更有效的从能力提升、公益倡导、交流支持三方向重新梳理内容设计,提供更整全的学生职业素 养发展体系;
- 通过设计结构化反馈体系,让学生更直接地 看到了自身在职业素养发展方面的成长。
在对 2022 年练习生计划项目相关材料进行探索性研究,2023 年练习生计划迭代运营,对学生和 项目团队的双重访谈后,关于县镇中学毕业生职业素养发展,我们发现:
- 学生可以在岗前培训通过工作坊、脚手架设计学会具体的工具与工作技能,但如何将他们迁移到具体的工作场景则需要不断实践;
- 相较起工作技能,工作习惯更难培养;县镇中学毕业生在工作习惯培养方面的通病是缺乏主动性;
- 项目负责人与督导等工作利益相关方对县镇中学生的持续支持与主动反馈能促进他们的职业素养;鼓励尤其重要;
- 公益价值观与方法和职业发展价值取向有一定区别;如无适当引导,公益价值观容易在工作中被淡化。
上述发现对未来提升县中毕业生素养有些许启示,并将以可操作的形式落地于练习生计划项目中,持续优化县中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支持体系。
「县镇中学生生涯规划」行动研究(2023)
2022 年暑期开始,PEER 面向县域高中毕业生提供“练习生”计划,PEER 提供 1~2 周的培训营,以及在机构各部门进行暑期实习的机会;2023 年 3 月起,PEER 和天井学堂合作,为高中毕业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分享和一对一的免费升学指导,辐射受益学生 500 余人;2023 年暑期,生涯规划主题课程在挚友夏令营项目中落地。 基于在县域高中学生开展生涯规划的理解,结合 PEER 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及生涯规划课程在落地过程中的反思、观察等结合生成该项行动研究报告,并作为生涯规划课程迭代的重要参考。 据研究报告显示,学生在生涯规划课程中有几点表现,如下:
- 学生对生涯规划课程兴趣较高,在选组时报名人数多;
- 学生对了解他人和自己的态度有变化,有学生第一次外出社探时表现不够积极,可能因
为对被访者的主题不感兴趣。然而,第二次外出社探时,他的态度有所改变,表现得更为积极。根据评估问卷分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最为显著;
- 学生对探索自我和职业存在隔膜: 学生对外出访谈有一定的兴趣,但在第二次外出时表现出疲惫,最终产出方式主要是讲述职业故事。学生在自己的访谈中获得了一 些实际体验,但仍然存在对生涯规划和自我探索的远离感。 学生对自我探索和生涯 规划感到有一定的困难,觉得离自己较远,更关注实际切实有效的体验,如高中、大学校园生活;
- 学生在电子产品、网课等方面有新的关注,对他人是否学习文化课十分在意。
基于上述反馈,生涯规划课程组已于 2023 年秋季开启复盘-共学过程,为课程迭代积累灵感及材料。
媒体呈现
PEER研究院过往研究成果也在积极转化为对外传播与倡导的形式。2023年7月20日,县镇中学生画像研究项目的三位研究员写作的文章发表于FT中文网,题为《县中孩子的人生突围,需要的不止是张雪峰》。
2023年8月2日,县镇中学生画像研究员王旻若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分享,主题为《中考分流、高考分层,“被剩下的孩子”出路何在?》。
2023年8月8日,县镇中学生画像研究员王旻若于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县域教育生态研讨会暨《县中的孩子》新书分享会进行分享,主题为《好的县域教育应该什么样?》。
「PEER 青年学者研究支持计划」
县域具备独特的价值内聚力与社会空间结构性,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县域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在《“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到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系列决策。从教育内部来看,县中提升必须充分关注作为主体的学生与教师。从教育外部来看,振兴县中教育受到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影响。
为鼓励国内青年学者关注县中教育,推动学术研究与公益实践联手,PEER推出青年学者研究支持计划,支持青年学者将PEER覆盖的县域学校以及PEER自身的实践介入作为鲜活田野,开展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县域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