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具备独特的价值内聚力与社会空间结构性,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县域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在《“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到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系列决策。从教育内部来看,县中提升必须充分关注作为主体的学生与教师。从教育外部来看,振兴县中教育受到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影响。
为鼓励国内青年学者关注县中教育,推动学术研究与公益实践联手,PEER推出青年学者研究支持计划,支持青年学者将PEER覆盖的县域学校以及PEER自身的实践介入作为鲜活田野,开展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县域教育研究。
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0所中学设立了多媒体社区中心“PEER空间”,与学校共同实践人文素质教育实验,持续探索服务欠发达县域高中生的方法、内容与项目。
自2016年起,PEER开始关注教师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以求更全面地赋能教育者,为有志于教育创新实践的教师搭建社群,与教师共同理解日新月异的教育格局。
此外,PEER 为青年志愿者群体提供完整的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体系,通过“线上课程-线下培训-乡土教育实践-总结反思”的流程,推广青年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方法。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在此过程中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決社区问题,并在反思过程中对所探索的议题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详细了解PEER毅恒挚友,欢迎前往PEER官网(peerchina.org),或关注PEER微信公众号(PEER毅恒挚友)。
PEER项目体系
研究支持内容
(1)为青年学者提供田野研究的现场。
(2)对评审优秀的研究计划提供1000-5000元研究资金支持,或食宿补助。
(3)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指导。
(4)定期组织PEER社群与青年学者开展交流,促进研究成果的合作与共享。
PEER研究员与顾问程猛副教授交流画像研究阶段性发现
申请要求
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县域学生研究、教师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公益组织研究等。
申请人资格
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高校在读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2)40周岁以下高校、科研院所青年研究人员。
(3)具有一定研究基础、正在从事县域教育的青年实践者。
申请时间
本计划长期有效。
成果形式
成果可在以下形式中选择1-2种:
(1)毕业论文。
(2)公开发表论文。
(3)调查报告。
(4)书籍出版。
*研究者需要在成果中标注PEER的支持,并面向PEER社群进行1-2次成果分享。
申请与审批流程
一:填写申请表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
需包含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以及对以下内容的说明或阐述:
1. 可能发生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以保证本项研究符合道德规范。例如,如何保护学校和学生的隐私、如何对待被研究者、如何处理研究中的冲突、如何结束研究关系等。
2. 完整的研究周期和进入项目校的田野周期,以展示本项研究的时间成本和可行性。
3. 研究成果标注PEER的支持和在PEER社群内的分享计划(注:PEER倡导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希望创造更多研究者和实践者交流共享的机会)。
二:获取研究伦理许可(ethical permission)
请在发送「研究计划」的同时,随附一份「研究伦理审查资料」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若你已通过所在学校的研究伦理审查,请附一份电子版的批准许可文件;若你所在学校没有研究伦理委员会或者不便获取,则需填写PEER出具的《研究伦理审查申请表》和《知情同意书(模板)》(见申请表单中的附件)。
三:完善研究计划,确认研究时间
提交上述材料后,PEER学术委员会将对你的研究申请进行筛选和评审,并于1个月内予以回复。若研究计划通过,PEER研究院将通过邮箱联系你,共同完善研究计划。
在双方共同确认研究计划后,PEER将联系项目校,取得学校的知情同意,确认进入学校进行研究的时间和时长,并将沟通结果及校方的要求告知你。
四:整理相关材料,按计划入校研究
在遵守伦理规范、遵照学校要求的前提下,开展研究。
研究支持流程图
评选标准
(1)申请人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2)研究计划的选题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PEER的研究主题与价值倡导,研究设计适切,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研究伦理。
(3)具备实地入校条件的申请人优先,具备服务当地学生、教师、社区的专长的申请人优先。
更多信息请邮件咨询
王旻若:wangminruo@peerchina.cn
县域学生研究、县域课程与教学研究、公益组织研究
叶碧欣:yebixin@peerchina.cn
县域教师研究、其他研究
点击此处填写申请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