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学期可持续行动数据
项目地点 |
行动学校 |
项目主题 |
挚行者 |
行动组人数 |
项目影响人次 |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 |
桑植一中 |
反对校园霸凌的原创剧本杀 |
1 |
7 |
200+ |
卫生巾互助盒 |
5 |
200+ |
|||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
城步一中 |
苗族文化的可持续传承 |
1 |
4 |
200+ |
对话校长共建校园文化 |
4 |
100+ |
|||
植物治愈心情可持续发展种植 |
5 |
200+ |
|||
卫生巾互助盒 |
5 |
200+ |
|||
你我身边的教育公平 |
3 |
50+ |
|||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 |
绥宁一中 |
艰难的垃圾分类 |
1 |
4 |
50+ |
校园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
8 |
50+ |
|||
校园堆肥行动 |
6 |
200+ |
|||
校园生态多样性保护 |
3 |
50+ |
|||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 |
沅陵六中 |
废品中的可持续 |
1 |
3 |
50+ |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 |
沅陵一中 |
卫生巾互助盒 |
1 |
5 |
200+ |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 |
溆浦一中 |
SDGs在县镇高中内引发的讨论 |
1 |
20 |
100+ |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 |
中方一中 |
校园观察与可持续行动 |
1 |
8 |
50+ |
厕所里的尊严与隐私 |
9 |
50+ |
|||
清除校园牛皮癣 |
5 |
100+ |
|||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 |
溆浦一中 |
关注身心可持续的溆水心理坊 |
1 |
6 |
100+ |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 |
江华二中 |
文庙保护与文化传播 |
1 |
6 |
240+ |
食堂调研与饮食健康 |
3 |
500+ |
|||
卫生巾互助盒 |
5 |
200+ |
|||
高中生个人“热爱”调研 |
7 |
200+ |
|||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 |
正安一中 |
本地方言的保护与传承 |
1 |
6 |
50+ |
可持续项目
2022年春季学期可持续项目案例汇编
人文项目
论语演绎项目
论语演绎项目鼓励以传统经典学习与演绎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传统经典,从而对经典形成亲近感、创作欲、表达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详情:
2022春夏论语演绎项目归属于PEER友毅思人文项目,由PEER专家顾问靳大成老师、王小杰老师指导,尝试通过「文本理解与演绎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传统经典,对经典形成亲近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经典的主动性,在创作和表达中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素养。
早在2021年春天,PEER友毅思人文项目组就曾与长沙县第七中学合作开展了论语演绎项目,当时参与项目的长沙县第七中学教师和学生留下了这样的感慨:
“有了些生命历练,再碰到一些国学经典句子,突然觉得是那样触动心灵,渴望亲近。” ——教师陈灿
“传统经典文化对于现在正在成长的我来说就像是前面的明灯一样,拨开层层迷雾,指引前方。” ——学生伍远阳
“参与完项目后,我有四个收获:一,我在语文写作方面更加有把握了;二,我敢与父母沟通了;三,我在阅读文本中更注重细节了;四,我不害怕文言文了。”——学生杨佳乐
“最喜欢靳老师讲子贡的那一段,虽然我不记得是哪一堂课,但子贡的人物形象饱满,靳老师也讲的比较通俗易懂,有种回到了古代在听说书先生说书的感觉。” ——学生吴沁银
2021年的论语演绎项目亦留下过遗憾,例如,当时在编排课程时没考虑到文本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体量过大,文本编排也一定程度上缺乏梯度,使学生接受有难度,留给大家真正“进入”文本的时间不够;同时,学生在将理解融入戏剧的过程中存在困难,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脚手架”作为支持。
该如何让经典学习、实践的过程更循序渐进地发生?
基于团队内部对2021年论语演绎项目的经验反思,融合学生、教师的反馈,PEER友毅思人文项目组重新出发,带来了2022春夏论语演绎项目。此次论语演绎项目由「春季在校项目」和「暑期工作坊」先后两个阶段构成。
春季在校项目阶段,将有9名高中教师各自带领30-50名学生,在今年3月至6月,共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在校自主开展传统经典诵读学习,并围绕“孔子”或《论语》展开不限形式的演绎创作。
暑期工作坊阶段,将有约25名县域高中生从春季在校项目中获得研修名额,在7月前往北京参加暑期工作坊。暑期工作坊将为期半个月,学生们将在靳大成教授、外援嘉宾、一线教师和PEER友毅思人文项目组的共同支持下,围绕传统经典展开更深入的学习、戏剧创作,最终以戏剧展演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图1-6

(2022春夏论语演绎项目的推进时间线)
项目启动
2022年3月12日,九名一线教师、项目指导靳大成老师、项目指导王小杰老师和PEER友毅思人文项目组工作人员齐聚线上,正式启动了友毅思·2022春夏论语演绎项目。截至目前,在九名教师的大力推广下,共有503名学生报名参与了春季在校项目,反响积极热烈。
指导老师的寄语
靳大成老师在线上启动仪式中谈到:“我们需要探索出进入经典的方式,跳出以往碎片化、格式化的学习模式,从历史的角度进入,发现篇与篇之间的关系,实现对《论语》等经典文本及其背后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所生活时代的综合性理解!”
王小杰老师也指出:“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大家应切实明了《论语》“为己之学” “非记问之学”的本质。为什么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论语》?除历史背景之外,教师的状态、水平也很重要。在整个春季项目中,教师是核心,因此教师的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不能真正理解《论语》、走进《论语》。”
教师们的期待
谈及参与项目的初衷和期待,教师们说:
“我很希望通过《论语》学习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鉴赏、表达能力。” ——绥宁一中陈代寿老师
“共读《论语》,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娄底六中张赛贤老师
“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够在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中实现经典的传承;同时,也希望能够提高我们教师自己对经典的理解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 ——龙胜中学蓝凌老师

(2022春夏论语演绎项目的支持关系网)
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
想走入传统经典则缺不了“诵读” ,但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较少得到专门的“诵读技巧”指导。胡志丹老师指出了这个困难:“学生早上的诵读比较平淡,怎么才能带领学生实现有感情的朗读呢?”
针对这一问题,其他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一是教师可以挑选课本之外较为优美的文本,加入戏剧教育法,注意炼字炼句,帮助学生理解角色和对话情景;二是可以辅助学习一些美声式读法,让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对比;三是可以找些好的诵读音频,作为样本,便于学生们模仿、学习。
担心项目效果的曹玉林老师也提问道:“目前老师备课和教课时间都较为紧张,学生时间也不多,如何能平衡好、带好春季在校项目呢?”
PEER秘书长刘泓对此回应:“春季项目中最基础的要求是请老师组织学生诵读完一遍完整的《论语》,并不需要学生全面理解所有篇章,老师可以适当挑选和把握讲解的粗细。目前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有理解,产生思考。”
除了组织学生定期诵读《论语》章节外,教师们也尝试着结合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来自长沙县七中的陈灿老师在班级里设计了一项日常活动——每天有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论语》名句,在晚自习前向全班同学讲解该名句、带领全班诵读《论语》篇章;来自娄底市第六中学的张赛贤老师则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讲解《论语》小节,引领学生转换学习视角,更深入理解文本。同学们亦会定期写下学习感想,形成个人思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