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次暑期项目
直接服务超过6000位中学生
2022 PEER挚行伴夏
挚愿者招募开始啦!
“挚行伴夏•服务-学习项目”是PEER毅恒挚友的经典暑期项目,自2007年以来,超过1000名海内外青年挚愿者,通过PEER的培训和连接,为偏远地区的县城中学生带去高质量的人文素质夏令营。
2022年夏天, PEER将招募100名“挚愿者”前往湖南、广西、贵州的10余所学校,服务当地900多名学生,为他们创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成长体验。

招募要求
年满18周岁:机构将与你签署志愿服务协议
完整参与项目: 从线上学习到结项完整参与可获得志愿服务证明
认同PEER服务理念:认同朋辈教育,热心公益服务的你将在项目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支持与成长
「2022 PEER 挚行伴夏服务-学习项目 · 申请表」
WHY 挚行伴夏
站在2022年的起始,我们相信,许多年轻的朋友在渴望找到“常规”的生活。网课、假期与旅行的不确定只是微不足道的烦恼,有人在恐慌个人的规划赶不上行业与时代的变化,更多的人在赛博空间的纷繁信息里迷失对生活的控制感。
你或许已经多次在内心追问:面对当前的生活与未来的不确定,我还能做些什么?
PEER作为一家教育公益机构也与你一样,在各种突发状况带来的变化中度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对于我们共同追问的问题,PEER的答案是:创造连接,寻找伙伴,不必等待踏上坦途,而是成为铺就道路的人。

“挚行伴夏”是一场为县镇高中学生提供夏令营的实践活动,它创造高中生和青年志愿者群体与县域社区的连接,也创造青年志愿者与社会议题的连接。从“我关心的”和“我能做的”社会实践入手,PEER让高中生与挚愿者可以走出封闭的校园环境,认知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挚行伴夏·服务-学习项目”的服务对象是14-18岁的中学生,他们就读于湖南、广西、贵州的县域中学,寄宿为主。有留守与流动经历的学生超过项目参与人数的一半。学校多采取军事化管理,学生一周出一次校门,一个月最多能回一次家。与家庭、社区的分隔使他们的成长缺少环境的滋养与认知自我的方向标。
“我是否有资格继续受教育”,这是以备考为主基调的高中最容易在学生心中埋下的问题,而PEER希望通过挚行伴夏使学生开始思考:我所受的教育能让我与社会产生怎样的互动?


案例分享
十五年的挚行伴夏项目实践使我们确信给这些青少年以机会,走近身边的社区,提出自己的问题,就能使他们从内生发出力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以“文化保育”议题为例,学生在乡土、民族文化中发掘出的独特内容,在文化遗产滋养下产生的认同感,以及在文化保育的实践中获得的社会调研方法都会在未来长久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贵州 贞丰中学
2017年
2017年,贵州贞丰中学的一组同学在挚愿者的支持下了解了本地布依族的歌曲传统。从特色曲种“八音坐唱”入手,学生们撰写论文阐述了布依族歌曲的发展概况、传承情况和曲目特色。在学习了调研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之后,学生们还探访了贞丰县城的纳孔古寨,采访了会唱“八音坐唱”的布依族老人。同一营内的小组还有聚焦于布依族服饰、语言、饮食文化的调研活动。另有一组同学从本地“者相镇”的名称出发,研究了本地村寨命名的历史。


@广西 龙胜中学
2019年
2019年暑期,广西龙胜中学的同学调研了县域内的红瑶服饰特色,不仅撰写了小论文阐述服饰文化,还在挚愿者的支持下画出了自己的红瑶元素服饰设计图,将年轻的创作力注入了传统服饰复兴的愿望中。学生将最具特色的“瑶王图”融合进了服饰设计,希望新设计在满足大众日常穿着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湖南 沅陵六中
2020年
在2020年的暑期项目中,湖南沅陵六中的挚愿者带领学生全面解锁本地文化遗产——辰龙关,不仅从历史、人文角度了解辰龙关,还在实地走访、测绘后产出了景区测绘、调研报告、建筑图纸等成果,并针对辰龙关的文化传播影响力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随着挚行伴夏本身的发展,学生的社区探索、议题探究也从调研为主的学习转向了对于行动本身的强调。
@ 广西 龙胜中学
2021年
2021年暑期,广西龙胜中学的学生在研究了本地具有特色的五色糯米饭和米花糖后,向市场摊主学习了制作方法,并制作了一批特色食物配合着调研成果展示一起带到了县城的中心。居民们一边听着学生的讲解,一边品尝学生制作的美食,传统美食的故事、制作方法和文化意涵就在这样自然的交流中进入了更多县域居民的记忆。
文化保育还仅仅是挚行伴夏9个议题中的一个。更多的县域学生在PEER的支持下从身边熟悉的小事物、小话题入手,了解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话题。许多学生是第一次走上街头做访谈,第一次走进县城的机关单位了解“开一家奶茶店需要哪些手续”,第一次在面向讲台的课堂之外去学习社会生活的真实内容。
“认识自己、改变世界”是挚行伴夏秉承的教育理念,朋辈的支持、社区的支持都是一位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保障。在这个夏天,你将有机会成为朋辈支持的提供者,成为县域中学生的成长领航员。
HOW 挚行伴夏

项目阶段
学习-实践-交流
对于青年志愿群体来说,你所受的教育又能与项目产生怎样的互动呢?挚行伴夏是一场打开教育可能性的公益服务训练营。在这里,你可以在社区探索、自主研讨课设计和议题共创中充分运用你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
“挚行伴夏•服务-学习项目”分为5个阶段,共持续110天左右,挚愿者需要参加线上学习、线下培训、在地调研、中学生夏令营、交流分享会。
你将使用的部分手册



60天线上学习
挚愿者将每周抽出6-8小时的时间学习“公益、教育、服务-学习、社区探索等”相关议题。
6天线下培训
挚愿者线下汇集,用体验学习的方式,学习社区探索、挑战赛、读书会、工作坊等工具;在学习授课技巧后,一起试讲,一起磨课;通过参访公益机构,参加沙龙和公共演讲,共同探讨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3天在地调研
前往服务学校所在地,以专业方式探索和挖掘当地文化,为夏令营做好准备。
18天夏令营营期
用所学知识和技巧,为县域初中生、高中生带去知识、陪伴和欢乐。
2天分享会
挚愿者再聚会。展示、分享18天的教育观察与思考。
阶段 | 时间 |
服务-学习平台:线上课程 | 5月12日-7月7日 |
拓展营:线下培训 | 7月13日-7月19日 |
营点学校:在地调研 | 7月21日-7月23日 |
乡土教育实践:夏令营 | 7月24日-8月11日 |
成长分享会:交流会 | 8月13日-14日 |
*项目时间暂定,将根据疫情及学校实际调整
项目地点
(最终学校名单仍在确认中,区域分布如下)
湖南省 怀化市、邵阳市、永州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贵州省 遵义市

*彩蛋提醒*
2022年恰逢机构15周年庆,
挚愿者将在成长分享会与我们共同见证,
并在这里认识来自长期项目及其他项目的伙伴、
往届学生与优秀的PEER往期挚愿者

招募时间
提前批报名可获得营点优先选择权
招募期 | 时间 |
提前批次 | 3月10日-3月20日 |
第一轮招募 | 3月24日-4月6日 |
第二轮招募 | 4月7日-4月20日 |
第三轮招募 | 4月21日-4月30日 |
挚愿者名单公示 | 5月8日 |
报名通道
「2022 PEER 挚行伴夏服务-学习项目 · 申请表」
或扫描二维码

进咨询群请加小P,好友申请备注【挚愿者答疑】

ABOUT 挚行伴夏
Q&A
1. 挚愿者是什么?
“挚愿者”是PEER对短期项目志愿者的称呼,寄托了PEER对志愿者的祝福和期待。因为PEER的志愿者们真挚、诚挚,不少志愿者因PEER结识,成为了彼此的人生挚友。
2. 服务–学习是什么?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体验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的一种形式。
在实践时,当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社区问题,并在反思时对复杂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时,学习便产生了。而更多的知识和反思又能促进我们更好地服务。挚愿者和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时,与同伴分享结果和想法,反思体验过程,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们称其为服务-学习。
3. 社区探索是什么?
一种面向青少年的教育项目。它让青少年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基于改变社区的目的,发现自己身边的感兴趣的社区问题,通过研究的方式理解问题的实质,并拿出实际的方案改变社区人们的生活面貌。
4. 研讨课(Seminar)是什么?
即小型讨论课,是PEER挚行伴夏中重要的教学模块。研讨课旨在通过贯彻博雅教育和乡土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授研讨课的挚愿者将利用小课堂讨论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通过平等而自由的讨论,学生们将挣脱固有学习模式的束缚,开拓视野,进行更深更广的多主体思考。
5. 挑战赛是什么?
PEER项目中关于团体活动的一种称呼,它大多是由具有一定竞技性质的游戏组成。
想了解更多PEER的方案和案例?欢迎移步官网项目、新闻中心和资源共享区域。
往期挚行伴夏相关文章

战略资助方

资助方

战略合作方
